第二节 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理论内涵
目前,学术界和相关政府文件对公共服务的定义及内涵界定尚不统一。2017年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涵和外延做了明确界定,即按照服务领域,公共服务可划分为公共教育、劳动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医疗卫生、社会服务、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体育和残疾人服务8个领域81项基本公共服务。一般来说,公共服务是面向公民提供的用于满足共同需要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具有公众性、公用性和公益性等特征。公共服务主要包括为保障人类基本生存而提供的基本服务、满足基本尊严和基本能力的服务以及满足基本健康而提供的服务三个方面的内容,涵盖了就业保障、基本生活保障、教育和文化服务、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养老保险等。
公共服务的种类、标准的度量、供给方式均与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内的经济、社会、政治因素密切相关。公共服务的范围取决于社会成员的公共需求,重点集中在教育、卫生、就业、社保、文化体育等领域。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分工的逐步合理以及人民物质精神生活质量的日益改善,公共服务的范围会逐步扩大,公共服务的跨行政区协同需求会逐步增大,由此催动了跨区域的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最复杂、任务量最大、最需要持久努力的任务之一,是为实现不同群体或不同行政区划范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而制定的制度机制。具体来说,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就是推动人力、物力、资金等要素在空间上合理布局,建立跨区域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促进跨地区在教育文化、卫生医疗、养老保障、劳动就业等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大体均衡,进而实现特定空间范围全体社会成员均等享有同等配置的公共服务供给。
归结起来,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本质上是跨地区、跨部门协同推进公共服务资源的再分配和公共服务供给体制的重组,建立和完善区域公共教育、医疗卫生、就业创业、住房保障等领域内的制度体系,不断优化公共服务供给,从而保障公民享有均等机会和统一品质公共服务权利的过程。公共服务的共建体现在跨地区、跨部门的政策协同和制度对接,即建设标准、政策标准、保障标准等的统一。公共服务的共享即“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聚焦一体化内涵,实现资源共享、制度对接、要素趋同、流转顺畅、差距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