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皮肤病临证心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七、《医林改错》

【原文】

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

【解析】

此条文为王清任对血瘀证的认识,其认为病程日久,必耗元气,元气虚衰,则无气以行血,血液停留于血管内,而形成瘀血。《素问·调经论》云:“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属阳,血属阴,载气者血也,运血者气也,气旺则血充,血盛则气足,气血调和则阴平阳秘,百病不生,若气血不和则阴阳失调而疾病生焉。故人体之气血贵在流通,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停而为瘀,而瘀血的形成,又会导致机体阴阳气血失衡,进而萌生百病。可见瘀血既是一种病理产物,又是一种致病因素,且贯穿于疾病发生发展的始终。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王清任提倡活血化瘀治法,并开创一系列活血祛瘀方,根据疾病发生的不同部位,而选择不同的活血化瘀方。头面、四肢、周身血管的瘀血用通窍活血汤,胸中瘀血用血府逐瘀汤,腹部瘀血用膈下逐瘀汤,少腹部瘀血用少腹逐瘀汤,肢体瘀血用身痛逐瘀汤,如《医林改错》中记载:“立通窍活血汤,治头面四肢、周身血瘀之症;立血府逐瘀汤,治胸中血府血瘀之症;立膈下逐瘀汤,治肚腹血瘀之症。”

《临证指南医案》指出:“久发频发之恙,必伤及络。络乃聚血之所,久病必瘀闭。”说明长期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势必伤及络脉,最终形成瘀阻络脉之证。临床上,慢性难愈性皮肤病皮损难消者大多为皮肤血络癥积难除、坚结不散而成痼疾,如慢性风瘙痒,其病机为风伏血络,风伤气络,内因脾胃虚弱,络道不充,皮肤血络失养;外因风邪侵入,伏藏于皮肤血络。血络有形迂曲,风邪藏匿难除,患者日久血络瘀阻是发展成慢性风瘙痒的主要原因。风伤气络,则出现瘙痒,但临床上仅通过疏风止痒药难以根除瘙痒症状,是因久病血络瘀阻,故针对慢性风瘙痒,疏经通络、活血化瘀才是治疗的关键。又如慢性神经性皮炎,其病机为瘀阻血络,伤及气络。瘀血阻滞皮肤血络,有形之邪聚积,形成坚实的、深在的暗褐色苔藓样皮损。除了局部增厚的皮损外,其多伴随剧烈瘙痒,是因皮肤血络瘀阻伤及气络所致,气络与皮肤感觉神经密切相关,因此治疗时应首先攻逐瘀血、疏通血络,血络调和则气络得养。正如王清任所言,“如治诸疮、诸病……能使周身之气通而不滞,血活而不瘀,气通血活,何患疾病不除”。故临床针对病程较长的慢性顽固性皮肤病患者,采取通络活血祛瘀法不失为另一种思路。

【医案】

黄某,女,42岁。双颊褐色色素沉着斑4年,加重2月余。患者于4年前颜面部出现褐色色素沉着斑,斑片多集中在双面颊,对称分布,呈蝴蝶状,表面光滑,未见鳞屑,无明显瘙痒感及疼痛感,常在熬夜与心情不畅时加重,且有季节性,夏季斑片颜色加深,冬季斑片颜色减轻。近2月余来因生活压力较大,夜寐不安,双颊色斑颜色加深,范围有所扩大,遂来我院就诊。患者平素心烦易怒,刻下症见时感胸胁胀痛,满闷不舒,口干口苦,饮食正常,二便自如,末次月经2018年9月10日,经期5天,月经色暗,夹血块,有痛经史。舌红,苔薄白,舌边见瘀斑,脉弦。

体格检查:患者面部颜色较晦暗,颜面部见褐色色素沉着斑,色斑融合成片,以双颧颊部为主,对称分布,呈蝴蝶状,斑片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表面光滑,未见鳞屑。

诊断:黧黑斑(肝郁血瘀)。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消斑。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12g,红花9g,当归9g,熟地黄12g,牛膝9g,川芎6g,白芍6g,柴胡3g,益母草12g。

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7剂。配合面部刮痧疗法,1周1次。

二诊:服7剂后,患者复诊诉面色改善,精神饱满,睡眠良好,二便自如,嘱其继续服用。中药调理半年后,患者诉面部褐色斑片大致消退,疗效满意。

按语:黄褐斑,中医学称“黧黑斑”“肝斑”“面尘”,是以面部对称出现褐色斑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损容性皮肤疾病。根据中医学理论,该病是由各种内外因素引起肝脾肾亏虚、气血不足、气滞血瘀,导致面部肌肤失养,皮肤失其润泽而发生的色素沉着。由于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暴怒伤肝、思虑伤脾、惊恐伤肾等,皆可使气机紊乱,气血不能上荣于面,则生褐斑;或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偏嗜五味,均可使脾失健运,气血不能上荣于面而生褐斑;或土虚不能制水,痰饮内停,脉道阻塞,气血不能荣于面变生褐斑;或房事过度、久伤阴精,或人到中、老年,肾精亏耗,颜面不得容润而成褐斑;或水亏不能制火,虚火上炎,以致火燥结成黑斑;或外受风邪腠理受风,致气血不和,不能荣于面而生褐斑。总的来说,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以血瘀为标,肝郁、脾肾双亏为本。因此,治疗上多采用疏肝理气、健脾益肾、活血化瘀的内治法则。

本案患者为长期情志不畅,性情急躁,而致肝气郁滞,郁久化热,郁热与血气搏结于体内,且患者病程较长,患病日久气血凝滞,瘀血内生,不能上荣于颜面而成斑。肝气郁结,郁久化热,故见心烦易怒,胸胁胀痛,满闷不舒,口干口苦;月经色暗有血块、痛经、舌边有瘀斑等皆为血瘀之象,故采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以疏肝理气、活血消斑。本方以强劲的破血之品桃仁、红花活血化瘀;以熟地黄、当归滋阴补肝、养血调经;芍药养血和营;川芎活血行气,调畅气血。患者肝气郁滞,故在原方基础上加用柴胡疏肝解郁,行气宽胸;再加用益母草调理冲任,活血化瘀。全方配伍使瘀血祛、新血生、气机畅,斑自去。

在辨证论治内服中药的前提下,可配合中医特色疗法及现代科技手段治疗本病。翁老常用中药面膜、面部穴位按摩等特色外治疗法,中药面膜常选取白芷、白及、白茯苓、白附子、白僵蚕、益母草、防风、藁本等研细末,调蜜外敷于面部,以达到以白治黑,调和气血,活血消斑的效果。在外敷面膜的同时,还可配合点、揉、按印堂、攒竹、四白、颊车、迎香等面部穴位以活血通络,促进药物吸收。一般每周1次,12周为1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