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青石村
江南的仲春,一抹绿意袭来,正是播种的好时节。
青石村的农民在这群山之间开垦出一节一节的耕地,此时耕地已经有大半的农田布满了点点绿意。
哞~
一声牛哞自田间响起,一个少年赶着一头青牛,迎着绿意,自田间走来。
青牛一脚一个浅印留在田埂上,身上布满了褐色的泥浆,沉沉地走着。
后头的少年皮肤黝黑,扛着犁,身上也布满了泥浆。尽管身体有些疲惫,但少年依然一脸轻松,哼着农谣。
“小游,地儿插完了?”
青牛后面一声清朗的声音叫停了路游。路游回头一看,吆喝道:
“是喽,张婶!”
“呀,还得是小游呢”,张婶赶上了青牛。
“嘿,是这呆牛给力。”路游摸着青牛的弯角说道。
张婶跟着摸着大角,一脸满意,笑着说道:“真是一头好牛!婶借你牛用几天。你也知道,婶家那老牛走两步歇一口,这地儿不知道啥时候才能耕完,家里的男人都愁呦。”
“行,婶你牵去,别饿着它就行。”路游倒是很自然地答应了。
毕竟张婶也对他挺照顾的,平时总是时不时地给路游家送来自己种的菜。
“那肯定不能够啊,保准喂的饱饱的。”张婶拍了拍大牛角,脸上笑意更浓了。
路游将肩上的犁递给了张婶,感觉一身轻松了不少,拍了拍牛头:
“傻牛,去帮张婶几天。”
青牛愣了愣,许久才领会了路游的意思,慢悠悠地跟上张婶。
“对了,等地儿插完了,婶宰鸡给你吃呦!”走远的张婶回头远远地向路游招手,虽然看不清张婶的脸,但却能听清楚张婶的高兴。
“得嘞!”路游吆喝着回应道。哼着农谣,向着夕阳走去。
……
“路游,回来啦,你牛给你丢了?”
“去去去,你才能把牛丢了,借张婶犁地去了。”
“路小子,来这吃饭呢”
“不了,王大哥,村长煮了我的饭呢!”
“小游,姐姐家的猫会后空翻哦,今晚要不要来看看呀?”
“哈?下次……下次一定。”
傍晚的青石村,家家户户都吃过了晚饭,正在自家门口坐着。偶尔看到路过的人或者看到邻里同样出来的,总会掰扯两句。
路游拐过村里十八弯,跟村里的人打过了招呼,终于来到了山脚下的一座小院。
熟练的抬开小院篱笆,路游向着院子里喊道:
“老头,我回来了,这地儿终于干完了。”
“干完了就好,饭在厨房,洗了澡再吃。”屋里一个老人的声音传来,有些虚弱,但却十分清朗。
路游也是饿了,从厨房水缸里拿上瓜瓢,清洗干净后便端上碗筷找上了老头。
老人正躺在躺椅上,一手拿着一本书在看,封面是《草药杂谈》。见路游来了,抬头看了一眼,又埋头看书。
老人是村里的村长,也是村里唯一一个通晓医理的人。当年是老人收留了流浪的路游,现在是路游在一直照顾着老人。
路游也是在一旁桌上狼吞虎咽,一天的劳作消耗,让路游觉得喝口水都是在喝国窖。
“现在田里的活也干完了,现在你也该准备准备学堂的功课了。”
村长见路游快吃完了,也提醒道。
在这座王朝里,只有城和镇里才会设有公共的学堂,村里是很难见到学堂的。青石村的学堂是历代村长一直坚持设立的,从未间断过。
从学堂设立至今,学堂里的先生水平也有很大的波动,有在镇里学堂毕业的秀才,也有行走田间的农民。共同点是这些先生都是村里推举最有贤能的人。
“知道了。”路游敷衍道。
真不知道学这些有什么用,学了这些又不能让地儿犁得更轻松,该干的活还得干。
上学堂还不如跟着王二宝他们一起去抓鱼呢!
路游心里嘀咕着,但是没敢说出来,因为他知道眼前这个老人对学堂的看重。这要是说出来了,少不了一顿骂。
“对了,学堂新来了一个先生。”村长也知道路游的性子,没有在意他的敷衍,有一搭没一搭的跟路游聊了起来。
“先生?新来的?”路游有些意外,因为村里学堂的先生一般都是村子里的人,很久没有外来的先生了。
“嗯,这是镇里安排过来的。”村长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