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4章 清点人数

从前的朔方军,现在的御营中军并不单指一军,而是由经略军、丰安军、定远军、振武军等等军队的组合体。

其中四万余人,大致来分的话,也就是经略军两万余人、丰安军八千余人、定远军六千余人、振武军五千余人。

当然,这并不是朔方军的总兵力,毕竟除了经略军的驻地是灵武外,其余三军的驻地都各不相同。

天宝十四载安禄山范阳起兵,郭子仪马上被基哥一纸诏令夺情,取代安守忠被任命为朔方节度。

郭子仪又向基哥推荐了李光弼,于是李光弼得以成为河东节度副使,知河东节度事。

两人接到命令,从灵武出发一同领着经略军北上常山,途中征召各地的守军前来会和,期望能够偷安禄山屁股。可惜因为基哥扭曲的心理,哥舒翰不得不舍弃潼关,主动出击。

潼关被破,都已经带兵攻入河北的郭李两人也同样只能无奈地退兵。

而后在常山待了一段时间后,就接到杜鸿渐“太子抵达灵武”的消息。两相权衡之后,就在常山郡留下了数千兵力交由乌承恩统辖,希望能守下这个关键的山口,为将来再一次进攻作准备。

所以郭子仪带回来的朔方军才会有四万多的人数。

当然,这也只是明面上的记载,内里朔方军到底有多少人数,还是得细细勘验一般才能知晓。

今日,整个朔方军所有将士都在校场上集结,在李亨这个皇帝面前演练完毕之后,就规规矩矩地站成一个又一个方阵。

李亨站在高台上抬眼望去,还真有前世高中校运会开幕式的感觉。

接受了任务的殿中侍御史李遵和监察御史崔祐甫两人带着从灵武大都督府征调而来的属官和从吏,大约几百人的人数,顶着烈日开始一个方阵一个方阵的查验过去。

这当然是李亨的要求,既然要查就让文官去查,查得彻底一些,免得武官自己报出人数,他又不相信、起疑心。

环绕在李亨身侧的有太子家令李静忠、广平郡王李俶、建宁郡王李倓、侍谋军国白身李泌、朔方节度郭子仪、河东节度李光弼、中书侍郎宰相裴冕、御史中丞杜鸿渐、吏部郎中知中书舍人崔漪、户部郎中李涵、礼部尚书知回乐县令魏少游、兵部郎中卢简金等等文武大臣。

不少人因为拥立之功,加之六部空缺的原因,得到了不小的提拔。

再外围一圈,站着的就是隶属于朔方军的各级军官。

最前方的,分别是郭子仪的两位得力副手,路嗣恭和仆固怀恩。再后面一些的,则是以浑缄、白志贞为代表的朔方军中坚力量。

“剑客,剑客。”

仆固怀恩往李亨那边打量了两眼,确定皇帝在跟周围的大臣们谈些什么,没把注意力投到这边后,就将身子朝着路嗣恭那边挪了挪,小声地呼唤起来。

路嗣恭听到这称呼,无奈地翻了个白眼。

剑客是他爹路太一给他取的名字,嗣恭则是他政绩考功天下第一,被基哥赐的名字,意为“承继汉代良吏鲁恭”。

没办法,被皇帝赐名后,原来的名字便只能当做小名。平常只有家中亲近之人叫熟悉了不愿改口,还是一直称呼他剑客。

但路嗣恭知道,仆固怀恩这么叫他可不是出于亲近,更多的是倨傲无礼。

不过路嗣恭和仆固怀恩也合作过一段时间,很是清楚这位搭档的性格,也就没同他一般计较:

“怎么?”

“你不是曾经当过那什么劳子县令,考功天下第一,还被先皇帝召见过吗?”

仆固怀恩言语是有些粗鄙,但也足够通俗易懂:

“那你定然知道这后皇帝清查出缺额来之后,会给出什么惩罚吧?”

“噗——”

路嗣恭捂住自己的嘴,努力不让自己笑出声来。

不怪他笑点太低,只怪仆固怀恩实在太搞笑,竟然用“先后”来区分李隆基和李亨父子两个皇帝。

后皇帝也就算了,要知道先皇帝的意思可是死了的皇帝啊!

“你笑什么?”

仆固怀恩虽然不明所以,但听到路嗣恭的笑声就莫名有些恼怒。

他想用武力威慑一下路嗣恭,却又怕那边的皇帝因此注意过来,所以只能给以眼神警告。

“如果你是担心手下的话,大可不必;若是担心自己的话,那就更没有必要了。”

路嗣恭知道仆固怀恩的担忧,作为前锋,仆固怀恩部的五千多人是整个朔方军中作战最勇猛的存在,但同时,也是朔方军中军纪最差的一部。

为了保持军队的战斗力,也因为郭子仪治理军队的个人特色就是怀柔,他对仆固怀恩部所犯的违反军纪之事很多时候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要不是犯下人神公愤的大事,平时里士兵在军营内饮一饮酒、赌一赌钱什么的,发现了也只略作小惩而已。

“如今京畿沦陷,河北、河南危机,粮食紧张,我猜陛下只是想查出实际人数,免得日后多发军饷,徒增劳耗。”

“你只约束好手底下的士官们,别因为平日里多出来的那份收入没了闹事。真要闹大,圣人也不是好相与的。”

“俺当然知道。”

仆固怀恩一脸不爽地回道。

主要是军队刚刚回师,皇帝就在大殿上不管不顾地当众把管崇嗣给砍了。

没见过血的皇帝,仆固怀恩和他手底下的武夫是不认可的;真的敢杀人的圣人,仆固怀恩和他手底下的武夫是感到恐惧的。

谁知道现在这个皇帝会不会一言不合就动手?仆固怀恩在心里给自己找着借口。

要是换个新皇帝上来,他绝对不会这般紧张。

这边正说着,那边就崔祐甫和李遵两人终于清点完毕,顾不上自己的衣衫大部分已经被汗水湿透,快步走到皇帝面前禀告。

“陛下,御营中军全部人数已经清点完毕。”

“其中经略军两万一千七百八十二人,尺籍上记载为两万七千六百一十五人,缺额为五千八百三十三人。”

“丰安军五千零一人,尺籍上记载为八千五百六十六人,缺额为三千五百六十五人。”

“定远军、振武军分别有四千二百五十九人和四千零七十人,是否缺额,尚不明确。”

军士的尺籍,也就是军籍,通常情况下会有两份,一份在军队当地,一份送入京中。

当然,不同的军队尺籍存放数量也不一样,有的会有三份,甚至四五份也不是没可能。

经略军的驻地在灵武,丰安军的驻地在丰远,也就是李亨来时路上假装想去的黄河对岸的军城。

这两者都是全军出动的,所以只要将清点的人数和尺籍上的人数一比对,很容易就能算出来缺额。

而定远和振武两军,都是在当地有留守军队,虽然尺籍确实在灵武存有,却也计算不出来缺额了。

不过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只经略、丰远两军的缺额,就达到了九千三百九十八人的恐怖数字。

以此观之,实际的缺额数肯定会更多。

要知道,这意味着唐廷之前每年要多承担一万多虚拟人的军费,总计下来,显然是一笔无比庞大的数字。

有大臣已经将目光投向皇帝,以为血气方刚的他会像前几日在大殿中那样勃然大怒,却发现皇帝只是微微皱了皱眉头,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反应,就好像

——对此已经早有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