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诸葛孔明,我聪慧合理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4章 武陵郡的反应,东吴肱骨之臣

武陵蛮作乱的消息如同风暴一般,以惊人的速度席卷了整个武陵郡。

一时间,人心惶惶,街头巷尾都充斥着紧张和不安的气氛。

武陵郡城的一座宽敞大厅内,一众东吴高级将领们面色凝重地聚集在一起。他们大多数神情严肃,脸上笼罩着一层阴沉的阴霾。

这些将领皆是久经沙场,身经百战之人,但面对眼前的局势,也不禁感到棘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座的诸多将领当中,有好几位堪称东吴的肱股之臣。

他们不仅战功赫赫,更是在朝堂之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武陵郡地处交界之地,战略位置至关重要。

因此,东吴一直在此处陈兵重将,严密防守。

然而,这一次武陵蛮人的突然发难,还是让众人有些措手不及。

这时,太守潘濬率先打破沉默,他环视四周,缓缓说道:“诸位将军,此次武陵蛮人大举入侵,想必是早有预谋。不知大家对此有何看法?”

说起潘濬,他可是武陵郡的老熟人了。

多年以来,他与武陵蛮多次交锋,彼此之间可谓知根知底。

起初,他因才华出众而被建安七子之一的王桀所赏识,并极力举荐给当时的荆州牧刘表。得到刘表重用后的潘濬,便开始坐镇武陵郡,负责当地的政务和军事防务。

后来,刘备入主荆州,潘濬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刘备的幕僚重臣,继续统领武陵郡的军政事务。

只可惜好景不长,随着关羽大意失荆州,武陵郡在毫无防备之下,迅速被陆逊率领的东吴大军攻陷。

潘濬还未来得及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就沦为了阶下囚。

不过,在孙权的巧言劝说之下,潘濬最终选择倒戈相向,投靠了东吴。

由于他的才能确实出众,很快便得到了孙权重用。

其在任上,也颇有建树。

被当时人称为“心膂股肱,社稷之臣。”

“哼,那些个蛮夷之人,不过是些乌合之众罢了,根本不值一提!他们此时胆敢冒头出来,岂不是比龟缩在那深山老林之中要容易剿灭得多?”

番禺侯吕岱满脸都是轻蔑与不屑之色,冷笑着说道。

可别以为这吕岱只是口出狂言而已,事实上,他可是东吴中期将领当中最为骁勇善战的一员猛将。

他所担任过的最高官职,甚至达到了东吴大司马这样显赫的高位。

且不提他曾经立下的平定交州以及荡平庐陵等赫赫战功。

单说他在武陵郡驻守的这三年时间里,就有着非凡的功绩。

自从公元 231年起,在他的统领之下,前后共计斩杀了三万多名溪蛮人的首级。

如此辉煌的战绩,足以证明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过人的胆识了。

而吕岱之所以能够取得这般成就,自然也离不开主公孙权对他的信任与支持。

可以说,吕岱就是孙权用来牵制蜀汉的一枚重要棋子。

他一次次地剿灭武陵蛮,不仅仅是为了维护东吴边境的安宁,更是意在向蜀汉方面施加压力,让对方不敢轻举妄动。

武陵蛮和蜀汉的关系,都只是心照不宣而已。

“武陵蛮此前已遭多次围剿,损失惨重,按理来说应当安分守己才对,然而现今却一反常态地大肆出动,这里面必定暗藏玄机!”

潘濬眉头微皱,面露忧色地说道。

一旁的吕岱闻言冷哼一声:“能有何蹊跷?无非就是蜀汉在背后教唆煽动而已!这群未开化的蛮夷之辈,头脑愚笨至极,心甘情愿地被蜀汉当作杀人工具来驱使。”

他目光锐利,似乎早已将局势看透。

这时,只见一名将领从人群中迈步而出,此人名为吕壹。

尽管他与吕岱同姓,但二人之间并无丝毫血缘关系。

不过,他们都深受孙权信赖。

相比之下,潘濬虽然才华横溢、能力超群,但毕竟是归降之臣,孙权自然不可能毫无防备之心。

实际上,吕岱和吕壹正是孙权特意派遣至武陵郡负责镇守要地的心腹重臣。

吕壹摇了摇头,发表了自己不同的看法:“未必如此,当前蜀汉正与我东吴结盟共同讨伐魏国,值此关键时刻,想必他们也不至于心怀这般叵测居心。依我之见,或许是这些武陵蛮眼见我东吴大军北伐曹魏,认为有机可趁,故而悍然发动叛乱。”

“无论出自何种原因,当前都是剿灭武陵蛮的时机,不是吗?”

武陵蛮如今大举进攻,正中了吕岱的下怀。

原本还觉得三线吃肉,他连汤都喝不上呢。

如今却不再是了。

如果在此期间,将武陵蛮彻底扫灭,也是大功一件。

“吕将军此言也是不错,如今蜀汉也在全力北伐,想必也没有其他的心思,那对武陵蛮的战术部署,各位将军,以为如何布置。”

潘濬也点了点头。

大势如此,武陵蛮发动叛乱,是挑选了好时机。

但,以东吴在武陵郡的部署,剿灭武陵蛮叛乱,还是有可能的。

蜀汉在江州一线陈兵有五万之众。

东吴在与益州交界的武陵郡,也是常年驻扎有五万大军。

如今,两国都在对魏一战,他们怎么想,也不会想到,蜀汉会在这时发动南征之战。

他们是完全可以放心剿灭武陵蛮的。

“我自建业刚接收到陛下的笔谕,要让我们防备蜀汉,虽然蜀汉不可能南下,但也要有防备。”

“我之提议如此,我与潘太守,各另一军旅,一路绕后,直攻武陵源,已绝武陵蛮撤退后路。”

“另一路,则是对各个叛乱之地,进行逐一剿灭,彻底消耗武陵蛮之乱。”

“而,吕壹将军,则是坐镇武陵郡城,从中调度粮草。”

吕岱说出了自己的战术。

家是不可不守。

他虽立功心切,但也有万全之备。

有进有退,才能为当世之名将。

潘濬是外臣,吕岱也是信不过,留守吕壹在大后方,他很放心。

“吕将军之决断,我没有意见。”

潘濬摇了摇头,没有什么要补充了。

他已为吴臣,自然尽力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