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8章 新神庙,百姓塑像(求追读)
这倒是让季允颇为惊喜了,原本他还正愁着如何找清澈的水源,否则无法养育九品灵鱼,没想到吸收了村民们的香火后,竟能让自身所在河流清澈起来。
是个不错的福利。
更让季允感到喜悦的是,他分明觉得自己冥冥之中对河涨河消的变化更敏感了一些,哪里多了涟漪,哪里泛了清浪,他都能有清楚的感知。
在此之前的那半个月里,他仅仅能推动小半截溪流行进,只觉处处受阻,而现在则不同了,随着他细心感受每一处水流的变化,将意识扩散到整条河流中后,只要集中精神,他甚至能调动所有溪水拍打河畔。
在他的记忆中,以五行之力控制与自身元素相关之物,是八品神明才可做到之事。若以后信众增加,香火旺盛起来,自身也成了阳神,岂不是无需费劲施法,单靠溪流江水就能行云步雨?
甚至感悟二十四节气蒸腾往复,执掌云卷云舒、潮起潮落,也不在话下。
如此界大江大河的水君河伯,应是如此吧?
这便是独属于河神水官一道的独特之处了,水流变化万千,又与天气湿度之变最是相宜,与水交融颇深的先天河神,甚至能对水面蒸发程度有所控制,无需求法于天,便可靠着对蒸发量的控制,将某地月余的降雨安排尽握掌中。
此即是季允从老河神那继承到的一些残破记忆了,老河神虽没见过那等河伯,但靠着大裕乡河神收供庙祝的三言两语,也耳濡目染的知晓了一些水官布雨之天赋。
季允心底也因此事而激动起来,于是趁热打铁,细细感受水流之变,弄浪拨潮,好不自在。
他将商城面板调出,仔细阅读起鱼苗的介绍,只消五十功德便能兑换五百尾自然是划算的紧,又写了有增强体魄之功效,更是怎一个美字了得。
季允决定,这两日找个合适的时机,就把鱼苗给村民们兑换了去,当然,能在人眼皮子底下显迹最好,这样还能赚取些信众香火。
……
冷橙色的夕阳终是嵌进群山,水幕般铺满白松村的镕金消散在白松山坳里。随着汩汩的清浪在余晖中起伏,人声渐渐散去。
天幕泛蓝了,是独属于夜的朦胧蓝色,村民们在这夜色下拢着手,朝家里走去,没了日光的村子复被雪夜的寒气包裹着——但这冷不碍事了,起码今夜是如此。
季河神治好了大家的病,以后的日子放以后说,今夜事今夜了,无病无灾,睡个好觉。
村民们心里这般想着,一步三回头的回了家中,有人向实在来不了的老母诉说着黄昏的见闻,说是下次一定要带着娘去,有人给家里照顾孩子的媳妇儿讲季河神是如何一个体恤民生的俊少年,嘴里夸的可狠。
细雪飘洒起来,季允持掌溪水流动,不让自己被冻住。
李福生回了家中,搓了搓手,往脸上紧紧捂了一把,然后翻箱倒柜的找出个泛黄小册子,这是搁二十多年前,李福生帮着老里正记录村中农情的簿子,没想到二十多年过去还能派上用场,又找了半天后,他翻到还能用的笔墨,多裹了件粗麻衣,踩雪出了门。
掐着时间,夜色说晚不晚,黄昏将过半个时辰而已,村民们也有闲余,他正好趁此时间把季河神交代他做的事先做了些,明日再陪姜欣儿去田埂间看看。
他路过河畔,二喜、长贵、顺子、崔伢子,灵芳嫂等人都矗在那忙着什么,李福生瞧了一眼,应是在用老庙的旧砖瓦给季河神搭庙,他笑了笑,一头扎进夜色中。
季河神落村显灵的第一个夜,家家户户都在虔诚的祈祷,还有一个老汉奔波的身影。
……
醉心水道,难明天时,季允也是兀自将所有意识都融进了水里,没想到会有浑浑噩噩之效,竟像人一样浅眠了几个时辰。
村民们日出而作,鸡鸣响后不久,路上就多了些身影。不多的屋舍被晨雾拢着,往日里沉寂的清晨,也因昨夜的事而改变,多出些互相搭话的人声来。
白松溪泛起一阵薄烟,水汽腾起,颇有些清新变幻的意味,季允带来的可不止是拔除痨病的神法,更是冥冥中给萧瑟的村落增添了几分活力。
河滩碎石簌簌响着,一道人影从远处走来,李福生起了个大早,携着整理好的村情小册子便来了河边,拜过三拜。
在他虔诚的目光中,季允神躯冉冉升起,眉目在河雾中显得颇有些朦胧,李福生没有犹豫,当即将昨夜调查之事呈报了上去。
季允露出欣赏的目光,伸手一召,以神力裹挟着古旧的小册子,翻开来看。
因有法力阻挡,他倒也不怕溪水濡湿了它。
“白松村如今有六十二户人家,其中独户三十人,一户二口为六十四人,整村九十四人……”
“这其中,光是老人就有五十多,亦占独户大半人口……”
“至于孩童,除去一些婴儿,两三岁的孩童外,只有姜欣儿一人年满十岁。”
季允轻叹一口气,心中暗道:“老龄化严重,劳动力断层,新芽不长,老叶何为。”
除此之外,李福生在小册子上详细写了每个人的年岁,身体状况等。
“福生,辛苦了,单就这几页纸,足够做个村志民录出来。”
李福生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脸色又浮上一股子担忧:“季河神言重了,草民做份内之事而已,唉,只是夜里与乡亲聊了聊,大部分人家还在担心自家田地的事,如今少肥少水,又要冻上几个月,等余粮吃完,来年还能不能有新苗都是难说。”
“虽然您治了大家伙的病,算是把一桩子迫在眉睫的事儿给平住了,但我听大家的意思,年底那阵……”
“你是说岁供之事吧,年关在即,乡亲们仍有忧虑,倒也在情理之中。”
“是啊,好些人正愁呢,咱们好不容易迎了新河神,没攒起多少香火,又要把牲畜啥的交上去,连您都得匀些香火去,唉。”
季允沉吟一番,随后道:“无碍,岁供之事,本神会想办法,于我而言,自然是不交更好,至于乡亲们的田地,我有法子可使其焕然一新。”
李福生瞪大眼睛:“真的?您…您使什么法子?”
“到时你等便知晓了,只是改换田貌,重整河渠,都需要精密之数以做参考,待今日你和欣儿走访完毕,本神再做决断。”
“放心,有本神在,少不了你们一口粮,什么大河神大水神的,就是天老子来了,我也不会给面子。”
李福生心嗵嗵直跳,又没敢接话茬,这时,季允方才瞥见河边立着个庙祠似的小屋,心中一动,昨夜自己竟未察觉到河边变化?
见季允面露好奇之色,李福生道:“昨夜是长贵他们几个小伙赶着夜爬山,搬了旧庙砖瓦给您砌了这神庙,二喜、灵芳都来帮忙了。”
“这以后若是有啥小事儿求您,也不消您辛苦现形了,神力也有个寄托之处。”
季允微微颔首,心下感动之余,正瞧见长贵捧着个塑像往庙里走去。见季河神望着自己,长贵当即躬身一拜。
“季河神,俺照您的模样,捏了个泥塑胎,您瞧瞧!”
季允打眼望去,那泥胎半截小臂长短,虽做工粗糙着了些,但活灵活现,竟是颇有几分自己的神韵。
忽在这时,他识海一动,脑中浮现出一行行文字来。
【恭喜神主,得百姓塑像,获泥胎一座,可赐福神力,与辖地根基共存。】
【若泥胎不灭,则辖地气运常存,神主香火永续。】
【点化神道塑像越多,神主辖地数量也可随之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