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安排住在大观园
杜松在甲板上,好奇的观望从扬中岛离开的船只。
扬中岛迁移来了许多人开荒,向镇江府地方交了几万两银子不提,背后还有林府的关系,岛上的人都有钱,缺乏物资,太湖周边物产却丰富。
于是杜松掌柜亲自登岛做生意,这次又带来了岛上极缺的耕牛,然后是各类农具。
“耕牛来了。”
杜松的五条船,不光带来了大量的物资,还一口气带来了十头牛。
汤平亲自来接。
“你们都在码头啊,刚才那是谁?”
杜松好奇的问道。
“我们的将军。”
汤平没有隐瞒。
说起来,岛上的事情,薛家二老爷也是出手帮助过的,薛家和林府又有关系,所以薛家的掌柜杜松找上门,汤平与对方一拍即合。
“王将军啊。”
杜松恍然大悟。
内心叹服。
犹如他们家二老爷所言,这王将军虽然年轻,却一丝年轻人的急躁也没有,每一步走的极稳。
祁家是地头蛇,占了扬中岛几十年,也只是空中楼阁罢了。
如今这几百户在岛上扎根,别看花费甚多,还要向官府交税,可登记入了黄册,黄册一分为二,一份在地方,一份在朝廷。
也就是说,这几百户是真真正正的百姓。
不像祁家那样的,祁家在岛上也有几百人,可随便一个通倭的名义就能抹杀掉,何况这几百人的确不是良善,祁家在江面上的打手。
罗明总兵为什么说灭就灭,因为的确不干净。
这几百户不同了。
平时的时候看上去没什么用。
可有时候啊。
在册与不在册,两者的区别大了。
杜松觉得,只凭岛上对那王将军的态度,绝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消失的,至少这一两代人会受到那王将军的影响,天下哪有长久的恩情。
至少三十年内,扬中岛姓王了。
主要是林如海林老爷的支持。
林老爷的位置太关键了,偏偏林老爷继任了这么多年,有了足够的关系。
安排那么多人去了盐道与盐场。
盐啊。
多肥的行业。
别的地方真比不了,北方许多地方当兵的,每个月才能领到五斗米,只够让自己吃饱肚子,连衣服都买不起,何况是养活家人。
王家军的士兵,光军饷每月就高达一两五钱,在江南能换三石米。
......
林如海已经提前写信送去给京城荣国府二老爷贾政,书信写了许多事,也告诉了贾政,关于林黛玉的归期。
贾政刚刚收到信,看到王信这个名字,摇了摇头。
王夫人不明所以,纳闷道:“妹夫在信里夸此人之才,让老爷好生安置,老爷为何摇头?”
贾政解释道:“到底是个武夫,不是文人。”
王夫人有些不满,“武夫如何,文人又如何。”
“今非昔比,当年为了义忠亲王之事,太上皇提拔文臣打压勋贵,这些年太上皇虽然对勋贵们又好了起来,可勋贵的权力已经旁落,不是想挽回就能挽回的。”
贾政知道王夫人是因为其兄王子腾,所以生气自己的话。
不过贾政认为自己实话实说,所以没觉得自己说错。
错的是王夫人不懂。
王夫人虽是妇道人家,却是高门大妇,知道些朝堂之事,并不像贾政所想,自己生的两个儿子,哪个不是文采惊艳,忍着气笑道:“太上皇老人家金口玉言,难道下面的人还能反对。”
“朝廷大事,你个妇道人家岂能懂。”
王夫人这下子忍不住,终于沉下脸色。
贾政也懒得解释。
林如海为什么投靠文官。
自己也是如此。
还有自己的儿子,谁不是从小教导读书。
倒是宁国府那边不忘记祖制,还保留着箭道之类练武射箭的场所,可惜贾珍心里想得好,却耐不住寂寞,好好的箭道变成了吃喝玩乐的赌场。
自己没听她的,她还恼了。
长房那边的贾琏,自从娶了王家的姑娘,彻底不再读书,又开始了与勋贵们的交际,弃文从武,贾政认为此举不妥。
可自己管不到长房那边,也就视而不见算了。
自己的儿子们一定是要读书的。
贾政很清楚。
勋贵子弟太安乐,诱惑十足,无人能抵,不可能拼得过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过五关斩六将拼出来的,一波又一波的科道子弟。
无论何朝何代,科道终将是正道。
其余都将是旁门左道。
“妹夫要老爷安置此人,老爷打算怎么做?”
“到时再说吧。”
“不如交给凤丫头,免得老爷烦心。”
贾政看了眼王夫人,最终没有拒绝。
王信,到底姓了个王字。
王家的女人啊。
贾政摇了摇头,无奈的出门,去了姨娘那边,他是一刻都不想呆在王夫人的屋里。
王夫人也知道夫君的心思不在自己身上,只当自己没了丈夫,整日吃斋念佛,命人叫来王熙凤。
贾府有两开国国公。
老大宁国府,老二荣国府。
荣国府如今又有两兄弟,老大贾赦,老二贾政。
王熙凤是长房贾赦的儿媳妇,王夫人虽然不是王熙凤的婆婆,只是王熙凤的长辈,但两人都来自王家,王夫人是王熙凤的姑姑。
王熙凤在薛姨妈处。
听到王夫人找王熙凤,薛姨妈笑道:“刚好要去她那,我们一起去吧。”
薛姨妈是王夫人的亲妹妹,同样是王家的人,也是王熙凤的亲姨妈。
王熙凤,与薛姨妈,还有薛姨妈的女儿薛宝钗,不久到了王夫人的房中,都是王家人,王夫人说起林如海的信。
薛姨妈一脸好奇的看着王夫人。
自己姐姐年轻的时候,与贾府里的姑娘可不和,后来贾府里的姑娘嫁给林如海,姐姐才在府里说一不二,虽然贾府姑娘已经去世多年,可姐姐始终不曾忘怀,为何又上心起林府的事。
不过等听到林如海是为了王信,听到一个王字,薛姨妈就懂了。
王熙凤当即笑了,说道,“这有什子值的太太与姑父斗气,等王信进京,不过是为他安排一处好住处,何必惊动姑父。”
“凤丫头说的是,这点小事,我们私下办了也就算了。”
薛姨妈也肯定道。
几人正说着,突然王府的人来了,送来王子腾的书信,专门写给王夫人的。
王夫人连忙打开,看完后,默默交给了薛姨妈,薛姨妈又给了王熙凤,最后到了薛宝钗手里,薛宝钗不可思议。
“舅舅怎么也知道王信,还要求姨娘好生善待。”
“信中不是说了吗。”
“你舅舅说那王信极有带兵之才。”王夫人叹道,“说起来也是外头的笑话,我们四大家说是世家,自己的子弟却没几个成器的,你舅舅一个人在外头苦撑,身边不但没有帮手,你公公不领情不说,还悄然扯你舅舅后腿。”
王熙凤的公公就是长房的贾赦。
王熙凤不敢乱说。
眼珠子一转,有了主意,“既然如此,不如安置在凸碧山庄。”
“这怎么能行,那属于园子的范围,年后家里娘娘就要回家省亲呢。”
王夫人没出声,薛姨妈先迟疑起来。
“有何不可,安排在姨妈以前住的梨香院南边,大主山脚下的凸碧山庄,其实只占了个大观园的名罢了,平时也没人去,地方又好,出入也方便,拐过门就是后街。”
舅舅要善待王信。
偏偏贾府老爷们不在乎。
王熙凤只能如此。
出入是个大问题,总不能直接安排在后街下人们住的地方,虽然来京城的人,能有个这样落脚的地方已经不错了,可却不能达到舅舅要求的善待。
舅舅开了口,那自然要供应一等。
安排在府上客房,出入难免碰到老爷们,唯一靠近后街,却又算是府上的地方只有凸碧山庄,而且王熙凤看来,凸碧山庄不算正经的园子里,主要是因为大主山的原因。
而且又不是乱七八糟的人,不也是王家的人么,能有什么问题。
三个来自王家的女人,因为王子腾的一句话,都开始为一个素未谋面的王信操碎了心,王熙凤胆子也大,薛姨妈也觉得没什么问题。
王夫人迟疑片刻,最终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