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底”该怎么摸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所拥有的资产情况、企业所承担的债务情况及企业所有者享有的权益的情况。资产负债表从总体上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我们可以从资产负债表中看出企业现阶段的经济实力。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格式,我们在前文的表1-1中已经看到了。
资产负债表分为月度、季度和年度表,但反映的都是某一个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年度资产负债表上面一定写着这样的日期:××年12月31日。它反映的是这个时点的财务状况。一天之后,到第二年的1月1日,资产负债表中的数据就会发生变动。所以,我们一般在每个月月末来编制企业的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通过负债加所有者权益来反映的,其编制依据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也就是说,资金运用=资金来源;资产负债表左边=资产负债表右边。如何理解这个等式的经济意义呢?会计恒等式源自“复式记账法”,其基本原则是“一项交易,双重记录”。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一原则。
小王要结婚了,着急买房,就向几个朋友借了钱。如果他只记得一共借了多少钱,时间长了,可能记不清楚分别向谁借了多少钱,甚至还可能把自己的钱和借来的钱混在一起。于是,小王在借钱后就在本子上记录下来,左边写上“借钱:30万元”,右边写上“小刘:10万元,小李:15万元,小周:5万元”,这样的话,账目就都清清楚楚了。这样的记录明确了财产权利的归属,可以防止发生错误。
对于企业来说,1年的交易事项很多,如果按照这种方法记录,那么资金的来源明确了,资金的用途也明确了。
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恒等式可知,资产的来源有两个—债权人和股东。在负债不变时,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方向变化;所有者权益不变时,资产就与负债同方向变化;当所有者权益和负债都发生变化时,资产的变化等于两者变化之和。下面举例说明资产负债表是如何编制的。
甲、乙、丙三人共同成立了一家企业,每人投资100万元,实收资本(股本)为300万元,货币资金为300万元,此时负债为零,资产等于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表左右两边是相等的,也就是说,资产负债表是平的。接下来,这300万元的货币资金被用于投资,企业首先花了200万元购买固定资产,这时货币资金变成100万元,固定资产为200万元,资产负债表还是平的。企业开始经营,于是从100万元中拿出50万元购买存货,这时货币资金变成50万元,存货变成50万元,这时候资产负债表还是平的。然后40万元的存货以60万元的价格卖出,存货剩下10万元,企业收到60万元的货币资金,现在资产负债表左边减少40万元,左边又增加60万元,所以左边变成320万元,而右边一共300万元,此时有利润20万元(暂不考虑税等其他因素),我们把它叫作留存收益。
接下来,企业为了扩大经营,向银行贷款250万元,其中短期借款为150万元,长期借款为100万元。此时资产负债表左边增加了250万元,右边增加了250万元,仍然是平的。这250万元当中,100万元用于购买土地使用权,这属于无形资产,另外用50万元购买存货。这50万元存货又以70万元的价格卖了出去,但款项还没收到,此时资产负债表左边存货少了50万元,同时应收账款增加了70万元,右边的利润又增加了20万元。然后自然人丁向企业投资200万元,此时实收资本不变,资本公积增加200万元。企业用这200万元收购一个供应商,这使长期股权投资增加200万元。期末,企业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共计6万元。到现在为止,该企业资产负债表如表2-1所示。
表2-1 ××企业资产负债表
续表
上面这个资产负债表反映的就是上述企业××年末的“家底”。我们大致来看一下:该企业资产为790万元,负债为250万元,所有者权益为540万元,严格符合会计里面最基本的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你可以把上面资产负债表中每个项目的数字归零,然后按照自己企业各项业务的发生顺序,感受一下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过程,你一定也能编制出自己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来。编制过程中要记住一点:每个业务发生时至少要在资产负债表的两个项目中进行记录,这是会计中最根本的方法—复式记账法,也叫复式借贷记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