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我开始逆袭了!](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281/53225281/b_53225281.jpg)
第16章 爷爷也是有故事的!
这场雨哩哩啦啦下了一个多小时,王桂芬看着连成线的雨珠顺着房檐往下淌,嘴里念叨一句果然下雨天相门户不行,没一个好蘑菇……
雨势刚刚止歇,韩世明就拎上那二斤狍子肉,背起大侄女往爷爷家走。
小丫头双手搂着他的脖子,捏着一块槽子糕在他鼻尖晃来晃去。
“馋哭老叔!”豆豆银铃般的笑声在耳边回荡,“那个姐姐坏坏,老叔不准娶她当媳妇!”
“放心,老叔这辈子就是娶猫娶狗娶耗子,也不娶她当媳妇!”
韩世明作怪似的张嘴去咬大侄女的小手,逗得小丫头咯咯直笑,“嗯嗯,老叔娶我们家大猫!将来生一窝小猫崽喵喵叫,呀,小姑奶!”
离得老远,小丫头就看到坐在自家门口,抱着一本书看的小姑,一骨碌从韩世明后背滑下来,颠颠跑过去,将槽子糕塞进小姑的嘴里。
“小姑奶你吃,可好吃了,老叔给我买的!”
“这么乖呢!”
小姑捏捏侄孙女的小脸蛋,看到韩世明走过来,抿嘴一笑,“我当是谁……原来是我们家大学苗子,啥事这么高兴?”
“我妈让我送点东西,我爷我奶呢?”
“他们俩上后山了,坐!”
小姑递给他一个小马扎,韩世明接过来,瞅瞅小姑,小姑随她妈,长得非常漂亮,鹅蛋脸柳叶眉,睫毛长长眼睛大大,很像后世一个叫颜丹晨的明星,却又比她更年轻,更有青春活力。
“我听说你今年就差三分?啊……老侄子你咋考的,是不是一时不揍你就皮痒痒,不认真学习了?”
小姑促狭的捏捏他的耳朵,摆起长辈的架子“教训”起来,韩世明连声求饶,把豆豆逗得直笑。
“姑,你现在在卫校学得咋样?”
“还凑合吧,我不像你学习那么好,又有野心,不考上大学不罢休,我初中毕业那会儿就想好了,我爸年纪大了,得学一门能用上的手艺,等将来老爷子有个头疼脑热的,我就手帮他治了。”
“只怕是庸医杀人……”
“去你的!”小姑踹了他一脚,豆豆也乐得乱蹦,在两个长辈身上爬来爬去,扯扯耳朵抓抓头发,玩得十分开心。
“我听我爸说,你要复读?”
“嗯,就差三分过专科线,不复读一把不甘心。”
“复读是对的,眼下考上大学,毕业就是正式的国家干部,咋整都比在农村种地强。你好好加油,姑在精神上鼓励你!”
小姑促狭的抓抓他的头发,虽说两人差了一个辈分,但年岁上仅仅差了两岁不到,小姑平日里对他这个大侄子很是关照,经常送一些纸笔和学习资料什么的。
“小姑没处个对象?”
“处你个大头鬼啊!”小姑在他脑门上点了一下,“我可不像你,刚出生就订了门娃娃亲,话说大侄子,你跟那女孩子有联系么?”
提起这事,韩世明无奈抹了把脸,“小姑你真是句句戳我心窝子啊!”
“废话,不给你上点力度,你小子也不说实话!”
“不说实话!”豆豆爬到韩世明肩膀上,照着他耳朵咬上一口,咯咯一笑,“一个姐姐,要给老叔当媳妇,让老叔给气跑了,嘻嘻嘻!”
“咋回事?你详细给我说一遍,赶紧的!”
“是我爸一个朋友家的……”
韩世明把刚才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小姑点点头,“听你这么一说,那女生应该是有什么间歇性精神疾病,你可千万不能娶进咱家门啊,要不我把你腿打断!”
“不许打!”豆豆又出溜下来,坐在韩世明怀里,“老叔这是好腿!”
“唠点正经的,现在觉得哪科最费力?”
“要说最费力,应该就是数学了。”韩世明挠挠头,“我现在对数学处于完全两眼懵的状态,完全弄不懂什么函数抛物线……”
小姑脸一红,我也没学过你们高中的课程,你都不回我更白扯了,能给你出啥好主意?
“英语咋样?”
“英语还行。”
前世像绝大多数农村孩子一样,英语对于韩世明来说完全就是天书,不过现在他有一样别人无法企及的优势!
后世他下岗创业,做的就是对外出口贸易,为了生计,五十岁的人又临时抱佛脚,天天啃英语教材,没想到阴差阳错之下,竟然在这里派上了用场!
“听说明年高考,英语要算50%的分数,你要是能把英语整明白了,足可以弥补数学的劣势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
姑侄俩聊了半天,爷爷和奶奶扛着铁锹回来,豆豆颠颠跑过去,一把抱住韩殿臣,“太爷爷!”
“这不是我重孙女么,来让太爷爷稀罕稀罕……”老头子把她抱起来,小姑一笑,“爸,你老孙子给你送好吃的来了!”
看到放在外屋地泡在水盆里的狍子肉,韩殿臣脸色一沉,一烟袋锅敲在韩世明脑门上,“你们爷几个昨天晚上是不是去小二道沟那嘎达了?都说八百遍了那边有狼,不长个记性!”
“爷爷,我们这不是平安回来了嘛!”
“以后可不准去了啊,少吃两口不打紧,可别把小命搭进去!”
“知道了爷爷,奶奶、小姑我先回去了!”
“回啥回,在这吃了肉再走!”韩殿臣一瞪眼,倒是豆豆最高兴,搂着老头的脖子吧唧亲了一口,“吃肉肉喽!”
“傻孩子!”
没啥好调料,韩殿臣让他去菜园子里挖了几个新鲜的土豆,打皮,切成小块后和狍子肉一起炖了,不一会就香气四溢,馋得豆豆直流口水。
韩殿臣也眯起眼闻了闻,思绪又回到很久很久之前。
“当年我们在山场子的时候,隔三差五就打狍子烤着吃,现在想想那个味儿……”
韩殿臣苦笑着摇摇头,倒是勾起了韩世明的好奇心,“爷爷,你们当年在山场子主要干啥啊?”
“干啥,就是……就是……砍木头!”
柳玉缇悄悄捏了他一把,韩殿臣急忙调转话锋,“那长白山里面都是几百年的大木头,用快锯锯了,砍掉枝枝叉叉,用马爬犁拽着放到江边,编成木排,等到春天雪化的时候木排子往下放,我们也就顺着木排子往下游走,先到船厂,再到哈尔滨……”
“爷爷您跟我多说点呗,我把这些都记下来,写成稿子,发到报纸上,一千个字就能挣十块钱!”
“真的假的?”
“试试呗!”小姑插嘴道,“现在文学热,我们好多同学都往报社投稿赚稿费,有一个男同学的稿子被报纸录用了,人家给汇过来二十多块钱,都把我们给羡慕坏了!”
“那我就跟你说说,我记得我第一次去山场子干活,还是民国十四年……当时我也就你这个岁数……”
“肉炖好了,咱们边吃边唠吧!”
柳玉缇将满满一大盆土豆炖狍子肉端上炕桌,一家人团团围坐,吃着狍子肉,饶有兴趣的听爷爷讲他在长白山里的传奇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