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消费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兴趣型消费

近年来,针对特定偶像的推崇活动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例如,人们会从坂道系[7]或杰尼斯系[8]的众多偶像中选出一位作为自己钟爱的“一推”[9],并热情地为其应援[10]。推崇活动的对象不仅限于演员、运动员和地下偶像,甚至还包括动漫角色和作为吉祥物的毛绒玩具。

推崇活动中,支持者不只是对偶像表达敬仰之情(爱与支持),他们同时也寻求偶像对自己的回应。这种双向奔赴的互动感是推崇活动和应援性消费的核心所在:一边支持自己的偶像,一边感受偶像对自己的反馈和支持。

历史上,歌舞伎[11]演员或宝冢歌剧团[12]明星的粉丝们进行的支持活动,也可以视为一种推崇活动。然而,现今各式各样的推崇活动已经遍及更广泛的年龄层。

本书还着重探讨了昭和时代[13]文化的复古。在过去,提起文化复古,通常是指中年男性怀念他们少年时期(昭和三十年代[14])的亚文化,但现在,平成时代[15]出生的女性也开始体验并享受昭和时代的文化,仿佛探索一片未知的新世界。

文化复古的潮流显然已经从父辈传到了子辈。这就意味着,那些缅怀昭和三十年代文化的一代人的孩子们,在父母的熏陶下,自小就对昭和文化有所了解,并在成长后继续主动地去发掘和体验那个时代的文化遗产。例如,我曾在一次聚会上遇见一位22岁的年轻女士,令我颇感惊讶,因为她早在10年前就开始参观那些昭和时代风格的旅馆和日式料理店。她解释说这是受到了父母的影响。另外,漫画和YouTube[16]等媒介对她的影响也非常大。据悉,正是通过阅读漫画,她了解到了游廓[17],并对游廓建筑产生了深厚的兴趣(详见第四章)。

随着社交媒体、网络购物和二手交易应用软件的普及,人们能够即时接触到丰富多样的信息。即使是年轻人,也能通过网络资源获得深度知识,甚至能够直接购买到相关物品。这种以往被贴上“发烧友”或“御宅族”[18]标签的行为,现在已变得很普遍,就连一些非常小众的兴趣也开始在更广泛的群体中流行起来。

如今,现代消费的焦点已不再局限于汽车、时尚等传统领域。即便是在这些领域内,增长的消费趋势也转向了二手商品,如古着,而人们对于最新商品的热情正在逐渐减弱。在YouTube上,人们更愿意回顾40年前的城市流行音乐、50年前的摇滚乐,甚至是70年前的爵士乐,这些都属于二手内容。有些年轻人甚至将从流媒体下载的音乐转录到磁带上,通过祖辈留下的老式单声道录音机播放,他们认为以略带杂音的音质欣赏音乐别有一番风味。这类二手消费行为也是本次调研关注的对象,不过本书将特别关注其中的古着消费现象(详见第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