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娶定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初中

“董事长,有件事,得和您说一下。”

夏正沉默了会,开口问:“什么事?”

杨均如实答到:“是少公子的事。这本来是件小事,但是,少公子和颜家订了亲,我仔细想了,就不算小事了。”

夏正一听,关于夏立明的事,精神十分的问道:“你说,什么事。”

“我今天送少公子上学,返回时。不小心听了些墙角。”

一说到听墙角,夏正就有些皮了。夏正不自觉的忽略了,杨均说的前面的话,独独记得听墙角三个字。他不由得出声调侃道:

“哦,我们杨大秘书,什么时候开始,这些不合理的行为了。以前怎么没有发现,你还有这种不为人知的癖好。”

杨均听夏正的话语,说得如此道德不沾边的样子,忙解释到:

“也不看看,这都是因为谁。你也别调侃的这么高兴,我听墙角是有原因的。要不是有原因,这墙角,给钱我还不听呢。”

夏正有些乐了:“什么原因,居然值得你去听墙角。”

杨均颇为得意得到:“是关于少公子的。不得不说,小的时候呢,长得人见人爱,这长大了,长得花见花开…”

杨均的话还没有说完,夏正就打断了他的发言,因为夏正从杨均的话里,听出了不好的预感。

不会是夏立明这小子,谈恋爱了吧。

夏正的心里不由得,冒出了这么个想法。

这小子,早恋了吗。

夏正不语,摸着自己的头发,在办公室里,来回走动。思索着,夏家这么多年都没有出过,一个早恋的子孙。

到了夏立明这儿,不至于。更何况,他才读初中呢。

杨均看着夏正的反应。心里可高兴了。

我让你调侃我,这原因一说,你还敢调侃吗。

杨均不由得笑出了声。

夏正微微严肃,皱着眉头,看着杨均的笑冷脸问:“你在笑什么呢你。”

杨均不敢笑了,乖乖的回答:“没有。我只是想笑而已。笑我自己,没有笑你。”

“真的吗,杨均,你确定你在笑你自己吗,你为什么笑你自己,说说看。”

夏正不相信的反问,可让杨均有些为难了。

杨均在心里吐槽,这董事长,还真是没完没了。逮着机会就不放过,任何调侃的可能。

杨均憋着笑意,回道:“我想笑,不是因为其它的,是因为,我控制不了,自己的面部肌肉,所以就笑了,这不恰好被你看见了吗。你还一个劲的问。我还得解释。你不问,我就不用解释了。”

夏正很明白杨均在笑什么,不就是因为自家儿子吗。

看着杨均的狡辩,夏正直接揭穿的说:“得了,你也别笑了。我知道你在笑什么。说吧。立明在学校里怎么了。”

杨均收起了嬉皮笑脸的模样,假装的咳了几声,正声到:“送完少公子以后,在校园里,听到了不远处,两个女生的谈话。其中一个便是傅家的孩子。”

“傅家。”夏正重复了念了几次。而后出声示意。

“你继续说下去。”

“我在她们俩谈论的话语里,听到了少公子的名字。我就走到离她们比较近的树后面,停在那儿,听她们继续说。”

“方月,这是我写的情书,你帮忙交给夏立明吧。”

“容丽,你怎么不自己交给夏立明呢?”

傅容丽被方月问得脸上,起了一些红韵。

傅容丽娇羞的说:“我和夏立明不认识,你和他认识。

又和他家有些生意上的来往,我家和夏家没有生意上的交集。

你又是我的好朋友。我想来想去,只能来拜托你了。”

方月听了,也合乎情理。

她和傅容丽一起长大,是同学,也是朋友。帮得忙又不止这一个了。

“好吧。我知道,等夏立明下课了,我拿去交给他。”

傅容丽高兴的拉着方月的手道谢:“谢谢你,月月。”

“不用谢,你说你早不写情书,晚不写情书,怎么这个时候写呢。”

“这不是要中考了吗,中考之后,不一定能见到他。也不知道他会考到那一个高中,趁现在还没有中考,就赶紧表白了。”

方月听完,心里想着,也是。

“等夏立明下课了,我替你交给他。我们回去上课吧。”

“好。”

傅容丽和方月往各自的教室方向走去了。

两个人不知道,她们的对话,杨均听得清清楚楚。

杨均跟着方月走去的方向,走了过去。

本想拦住方月,拿到傅容丽写的情书。

却没有想到,看到了方月,把傅容丽写的情书,狠狠的撕了个粉碎,丢进了垃圾桶。

杨均看到这一幕,有些感谢,也有些傻眼。

感谢的是方月替他解决了情书。

傻眼的是,明明刚才还是好言好语,答应帮忙的好朋友。

谁知转身,便化身成了狠厉的陌生人。

杨均把在学校里,所看到的所听到的。都详细的,说了出来。

夏正听完,直说:“这两个女孩子,可都不是简单的人呀。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手段。和方家的此次合作完后,你告知主公司和分公司,以后不接受方家的合作了。”

“我知道了,我去安排。董事长,那傅家孩子那里呢。”

“至于傅家,先不用管它。

那情书被方家的孩子给解决掉了。那立明肯定是见不到,那份情书的内容了。

以后能不合作就不合作吧。尽量少些往来。

毕竟,立明还有婚事在。那两孩子也注意些,别让她们接触到立明,就可以了。”

夏正的意思,为正是杨均的想法。杨均肯定的道:

“好,我会注意好少公子身边的人和事。”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