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粉笔
瑞安市南菁学校安高小学部五(1)班李承泽
一身素净的白,一副易碎的骨;一颗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心。——题记
它是一支普普通通的粉笔。它原本是一些石灰,经过加工上色成了一支粉笔被送进学校。直到一天早上被朗朗的书声吵醒,它才知晓,它来到了一个叫做教室的地方。
不一会儿,一只大手伸了进来,拿起了它旁边的一支粉笔。它发出了疑问:“他是谁?他拿我们干什么?”原来他是老师,是人类的一种职业,他要拿着粉笔到一块黑板上书写:在语文课上,老师让孩子们领略语言之美;在数学课上,老师使孩子们知晓数学之奇;在美术课上,老师带孩子们欣赏艺术之美……
黑板前的讲台桌上,散落着一支支生命枯竭的粉笔,而它一直没有被使用。擦黑板时,无数细细的粉笔末徐徐落下,犹如纷纷的雪花,犹如草地上的一片寒霜。它幸福地躺在粉笔槽里,等待老师将它取出,为孩子们点亮又一束路灯,助力孩子们在书山上攀登,为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领航……
粉笔那无私的精神令人敬佩,它愿用自己的生命帮助孩子们获得更多的知识。这不正如我们的老师吗?他们舍去了大好光阴,换来了我们对一个个知识点的掌握。粉笔是老师们无私奉献的人生写照,他们如同一根普普通通的粉笔,普通却不平凡。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粉笔精神”,正如李商隐笔下的春蚕与蜡炬,值得我们为它歌颂,为它宣扬。
老师评语:
作为“借物喻人”的经典写法,小作者善于发现身边事物的特点,细腻地描写了一支粉笔的奉献,并由此联想到教师,感悟他们身上的“粉笔”精神。整篇习作结构清晰,语言流畅,尤其有多处排比,增加了表达的效果,体现了小作者良好的表达能力。
指导老师:张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