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呼吸系统疾病总论

第一节 呼吸系统疾病概述

一、呼吸系统疾病的流行病学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主要病变发生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的常见病、多发病。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2019年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发表的一篇题为《1990—2017年中国及其各省的死亡率、发病率和危险因素》的研究报告中指出,目前肺癌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已成为我国第3位和第4位死因。

由于大气污染加重、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滋长、人群结构的老龄化等多种因素,呼吸系统疾病的流行病学和疾病谱分布正在发生改变。肺癌发病的年递增率居各种恶性肿瘤之首,支气管哮喘患病率出现明显升高趋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居高不下(40岁以上人群中超过8%),肺结核在我国目前仍属于高发传染病。此外,由于病原体的变化和免疫功能受损的宿主增加,肺部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有增无减。流行性感冒在我国每年的发病率为10%~30%,其侵入体内的主要靶器官也是肺。

呼吸系统疾病不仅发病率高,许多疾病起病隐袭,肺功能逐渐损害,致残率也高,给社会和国民经济带来沉重负担。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发布《2021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指出,2000—2019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依然是全球各地区所有年龄段四大死亡病因之一。我国一些局部调查的资料表明,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负担十分沉重。

二、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

(一)吸烟

吸烟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升高密切相关,吸烟损害肺部结构、肺功能和呼吸道免疫系统功能,可引起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中指出,我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2018年中国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6.6%,其中男性吸烟率为50.5%。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到2025年,世界每年因吸烟致死者将达1 000万人,而中国将有200万人。有充分证据说明,吸烟可以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系统感染、肺结核、多种间质性肺疾病。吸烟量越大,吸烟年限越长,疾病的发病风险越高。有证据提示,吸烟会增加支气管哮喘、小气道功能异常、静脉血栓塞症、睡眠呼吸暂停、尘肺的发病风险。戒烟可明显降低上述疾病的发病风险,并改善疾病预后。

(二)吸入性变应原

随着我国工业化及经济的发展,哮喘、鼻炎等变应性疾病的发生率也随变应原的种类及数量增多而升高。例如,地毯、窗帘的广泛应用使室内的尘螨数量增多;宠物饲养(鸟、狗、猫)导致动物毛变应原增多;空调机的真菌、都市绿化的某些花粉孢子、有机或无机化工原料、药物及食物添加剂等;某些诱因如吸烟(被动吸烟)、汽车排出的氮氧化物、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细菌及病毒感染等,均可导致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升高。

(三)病原体感染

病原体感染是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病因之一。我国结核病(主要是肺结核)患者人数居全球第二,感染耐多药的结核分枝杆菌的患者高达17%以上。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此外,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和新药的研发虽然使细菌性肺炎的病死率显著下降,但老年患者的病死率仍高,且肺炎的发病率未见降低,细菌耐药率呈增高趋势,出现一些多药耐药(multiple drug resistance MDR)、泛耐药(polydrug resistant,PDR),给肺炎的治疗带来挑战。近年,器官移植广泛开展和艾滋病发病率升高导致免疫力低下或免疫缺陷患者增多,免疫抑制宿主呼吸系统感染应重视特殊病原如真菌、肺孢子菌及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