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不平凡的家世
上回咱们提到,隋炀帝穷兵黩武又纵情享乐,搞得民不聊生,起义纷纷爆发,隋朝已经处在生死存亡的边缘。大家都知道,一个王朝走向灭亡之时,往往伴随着另一个王朝的兴起。而隋王朝的掘墓人,早在公元598年,也就是隋开皇十八年就已经出现了。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去瞧瞧这个人到底是谁,他又出生在一个怎样的家族吧。
在我国西部,渭河平原位于秦岭与渭北山系之间,素有关中平原之称,是我国第四大平原。在关中平原的西部,有一座小城武功,境内流淌着漆水河。
公元598年十二月,漆水河在流经武功时突然改变河道,形成“金龟戏水”的形状。此时,一个新生儿的啼哭声打破了宁静,传说他出生时有两条龙在家门前游玩,暗示着他不平凡的命运——这个男孩就是李世民。
李氏家族新添男丁,李渊满心欢喜。他怎也想不到,这个刚出生的男婴,日后不但会把自己推上皇帝之位,还将继承大统,成为一位传奇英雄。李世民志向高远、英明神武,堪称世所罕见;他的文治武功与丰功伟绩可与千古一帝秦始皇相提并论。他所治的大唐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王朝之一,开创的“贞观之治”更成为封建盛世的典范,名垂青史,李世民的名字注定将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熠熠生辉,流传千古。
古人常说“乱世出英雄,苦难铸英豪。”然而,李世民出生时并非乱世,隋朝在隋文帝杨坚的统治下国力日渐强盛,年年丰收使百姓安居乐业。由于粮食盈余,隋文帝还命兴建七座大型粮仓,储存的麦稻足够十年之用,整个国家呈现出一派繁荣的盛世景象。此外,李世民的出生极好,苦难似乎也与他沾不上边。
李世民的父亲李渊,字叔德,出生于陇西的显赫家族,祖辈都是西魏的高官。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他的祖父李虎和岳丈窦毅。李虎年轻时英俊潇洒,曾任西魏左仆射,并被封为陇西郡公。他与独孤信、宇文泰等并称“八柱国”,为西魏立下赫赫战功。
北周建立后,李虎被追封为唐国公。而窦毅同样是北周的开国功臣,他的妻子是北周武帝的姐姐襄阳公主,生下了贤后窦氏。
窦氏的出身也很显赫,作为隋定州总管之女,她的高贵血统在当时受到重视。她出生时头发已过颈,三岁时与身高相当,典型的长发美女。窦氏从小受到父亲的宠爱,舅舅北周武帝更是将她接入宫中,培养她的宫廷礼仪,使她对权谋和斗争有了深刻的理解。
窦氏聪慧过人,六七岁时便在舅舅与突厥公主的关系问题上提出了深刻的见解,成功劝说武帝稳住与突厥的关系,避免了政权的不稳。随着年龄的增长,窦氏不仅美丽动人,更是才女,吸引了众多王孙前来求婚。
窦毅是武将出身,非常重视女婿的武功。为此,他想出了一个主意:在屏风上画上两只孔雀,凡是来求婚的公子都必须参加“比武”。只要能用两箭射中孔雀的眼睛,窦毅就会把女儿许配给他。然而,前后数十位求婚者都未能成功。
就在众人束手无策之际,李渊出现并两箭全中,令窦毅欣喜,立刻将女儿许配给他。这桩婚姻对李渊来说也是名利双收,有助于巩固李家的地位。
窦氏知书达理,才艺出众,史书称其聪明能干,善于书法和文采。她若生于现代,必定是一位杰出的女强人。然而,她的贤德和谋略在古代被隐藏,只能在丈夫身后默默支持。李渊的“雀屏中选”因此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
古语有“郎才女貌”之说,用在李渊和窦氏身上再合适不过了。不管是身家背景,还是才学相貌,他俩都堪称天造地设的一对。
婚后,二人感情一直很好。窦氏对李渊那位充满北方豪气的鲜卑族娘亲极为孝顺。这位老太太对其他儿媳总是百般挑剔,唯独对窦氏赞不绝口。
《旧唐书·后妃传上》记载:“窦氏侍奉元贞太后,以孝顺而闻名。太后向来体弱多病,时常病情危重。各位妯娌因为太后性情严厉,害怕被谴责,都称病躲开,只有窦氏日夜搀扶侍奉,忙得连衣服鞋子都不脱,往往一忙就是整月。”由此可见,出身皇宫的大家闺秀,到底更懂得为人处世的礼仪,待人接物尽显大家风范。
隋文帝建立隋朝后,李渊被任命为禁卫武官,因姨母是独孤皇后而受到重用。他在政治上并无太多想法,生活安稳。李渊在武功建立别馆,主要是为了与窦氏团聚。
李渊的长子李建成于公元590年出生,次子则是在公元598年降生,传说中这位小男孩天降祥瑞。四岁时,一位算命先生来到李府,称李渊的二儿子将来必成大器。李渊听后喜忧参半,担心此言会给家族带来麻烦。算命先生神秘消失后,李渊为儿子取名“李世民”,意指“济世救民”。
公元604年,七岁的李世民见证了隋文帝杨坚的病重。此时,尚书左仆射杨素、兵部尚书柳述和黄门侍郎元岩进入仁寿宫侍病。杨坚召杨广到大宝殿,杨广心中暗自筹划,写信向杨素询问政局,然而回信误送至杨坚寝宫,令他大为震怒。
清晨,宣华夫人因杨广逼迫而匆忙更衣,逃回后向杨坚诉说:“太子无礼!”
愤怒的杨坚拍床大骂:“这个畜生!怎么能将国家大事交给他?!”
随即,他招来柳述与元岩,命令召见他的儿子。柳述等人原计划叫杨广,杨坚则说:“是杨勇。”柳述、元岩随后起草敕书。
杨素得知此事后,立刻通知杨广。杨广假传杨坚旨意逮捕柳述和元岩,囚禁于大理狱,并调动东宫卫兵封锁仁寿宫,命令张衡侍奉杨坚,后宫所有人员被迫迁移。
不久,杨坚在大宝殿去世,庙号高祖,谥号文皇帝,葬于泰陵。杨广趁机篡位,成为隋炀帝。李渊与杨广为姨表兄弟,李渊年长三岁,且外甥女王氏为杨广后妃,因此杨广称帝后,李渊的地位并未改变。
公元608年,李渊被任命为荥阳和楼烦太守,后来又召为殿内少监,负责朝廷供奉等事务。李渊热爱良马,常在家中圈养。隋炀帝继位后,妻子窦氏对他说:“皇上喜欢良马,您为何不挑几匹献给他?留在家中只会招致祸患。”
李渊不屑一顾,回应道:“他又懂什么是良骥?”
不久后,李渊果然遭到隋炀帝的训斥。随着隋炀帝治理混乱,频繁滥杀无辜,李渊为了自保,开始向他进献鹰犬和名马,结果赢得了皇帝的欢心,并被提拔为将军。
然而,这时窦氏已因病去世。李渊感慨地对儿子们说:“若听你母亲的话,我早就得这个将军之职。”说着,泪水涌出。
后来黄袍加身的李渊一直觉得心中有愧于这位夫人,她没能看到自己建功立业、一统天下,也没能跟着享受到安定后的清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