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1章 你儿子被狼叨走了
钱龙心中一喜,真是想什么来什么,这还没进门,就给碰上了。
“师傅,这是羊肉,你这边要么?”他把麻袋摊开来。
年轻人一看,又“霍——”了一声:“真不错,刚好我们有个领导好这口,最近正找呢,你这打算咋卖啊?”
钱龙也没卖过,一时也不知道多少钱:“你看着给就成。”
“行,我也不亏待你,以前也收过,7毛斤,你看咋样?”小年轻报了个价格。
钱龙想了一下,这价格也不低了,现在这年代,羊肉,牛肉这些的价格低,大家还是喜欢猪肉,因为那玩意儿还能熬油。
像野羊这种整天在山上跑的,都是健子肉,根本没油,所以除了尝个鲜,对普通人来说根本没用。
也就一些领导好这口,老百姓根本不会考虑。
“行。”钱龙点头。
他只分了一半出来,另外的那一半,先前分了一些给小舅和外公,剩的也没有那么多了。
没带秤,不过好在食堂本来就有秤,小年轻给钱龙拿了来,秤了一下一共二十三斤。
算下来就是16块钱。
对于这价格,钱龙很满意。
半只羊16块,如果整只的话,就是三十二块。
打一次猎,就顶一个工人两个月工资。
小年轻把钱递给了钱龙,提着羊肉走了。
钱红军看到这些钱,眼都红了:“这就又挣了16?”
钱龙嘿嘿一笑:“这还算是少的呢。”
现在这年代钱值钱,一分一毫都贵,可再过几年,物价飞涨,钱就越来越不值钱了,还得多挣才行。
钱红军这次真的高兴了。
儿子这一天就挣了三十多,可是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而且他刚才跟人说话做事老成,哪里有以前混混的样子?分明稳重得不得了。
看来儿子是真的变了。
“爸,走,我们去吃好吃的。”钱龙把钱塞进口袋,带着钱红军上了马车。
两人往民众食堂而去。
那个食堂跟集社食堂不一样,价格要便宜很多,主要针对老百姓。
集社食堂的小年轻提着羊肉,一边吹着口哨,一边进了食堂。
“小李,这是啥?”一个中年人拦住了他的去路。
“哟,师父。”小李笑嘻嘻的叫了一声:“野羊肉,前几天不是有个领导一直馋这口嘛,我就收下来了。”
这中年人正是集社食堂的大厨师父,所有人都归他管。
“野羊?”中年人瞪大了眼睛,掀开麻袋一看,还真是野羊。
“那人是打猎的?”他问。
“应该是吧,我也没问,他卖了就走了。”小李挠了挠头。
中年人没再多说什么,把麻袋又捂了起来:“算了,如果是猎人下次应该还会来的,毕竟这镇上除了我们这里收肉,别的地方也不收,你下次要是再看到他,记得叫我。”
小李不知道师父为什么一定要见一下钱龙,但还是点了点头:“好。”
钱龙带着老爹到了民众食堂。
“服务员,要一份回锅肉,一个酱肘子,四碗米饭……”
他点着菜,服务员和钱红军都吃了一惊。
“酱肘子可有点贵哈,两块一份。”他提醒钱龙。
“我知道,照上。”钱龙不以为意。
“行。”服务员笑着写了菜单:“肘子两块,回锅肉八毛,米饭一毛,一黄两块九。”
钱龙点头:“好。”
服务员走了,钱红军拉着钱龙:“这咋地吃个饭花这么多钱?”
刚才有服务员在,他一直忍着,现在再也忍不住了。
“这就算赚到点钱,也不能这么花啊。”
钱龙笑了笑:“爹,我问你,钱赚来要干什么?”
“当然是花……”钱红军一想自己说得不对,又改口:“我说提另外的花法,还钱,建房子,娶媳妇……”
以后要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呢。
“对,就是要花。”钱龙哈哈大笑:“您看,您说的那些,是花,我这,也是花,其实都是一样,您放心,以后我给您挣大钱,这挣大钱还不得吃饱了才行啊?”
他油嘴滑舌,钱红军也没办法了。
毕竟今天自己儿子是真的挣钱了,挣这么多,花一点也没什么。
两父子从来没一起在外面下过馆子,这回可得好好的吃一顿,钱龙又要了一瓶二锅头,两父子对着喝了起来。
也没喝多,就是浅尝了几杯,剩下的都打包带回去。
这顿饭吃了一个多小时,一边吃,一边聊着天。
越聊,钱红军越发现钱龙跟以前不一样了,不管是对未来的规划,还是当下的情势,都说得头头是道。
先前还觉得钱龙是不务正业,可一顿天聊下来,他发现自己才是不懂的那个,虽然钱龙现在说的很多东西他都不知道,可还是听了出来,钱龙知道的东西比普通人多多了。
这些,想必都是从农机厂学来的吧?
想到农机厂,他又有些可惜,要是钱龙一直在那里上班的话,以后眼界肯定会更加不一样。
钱龙也不知道他的想法,只是看爹听得认真,就把接下来几年的发展局势都跟他说了一遍。
说到后来,东西全部吃完了,两人才站起来回家。
……
家里。
钱美玲已经回镇上的初中去住校了,只剩下了张竹一个人。
刘婶又来了。
“他婶,咋没做饭呢?”她自动的坐到了张竹的身边。
张竹正在院子里捡种子:“人都没在,我自己吃了个窝窝头就作数。”
刘婶缝着鞋垫:“你也真是省,对了,你家龙龙咋还没回来呢?”
张竹捡种子的手一顿。
她也有些担心,钱龙出去两天了,没个音讯,也不知道咋样了。
“我昨天听说有人进山被狼给叼了,那人该不会是龙龙吧?”刘婶道。
“你才被狼给叼了呢。”张竹忍不了了,站了起来:“你这人咋这样,跑到我家来咒我儿子,你这嘴是缺了德还是咋地。”
“我哪咒他了,我这不是担心他嘛。”刘婶也不高兴了:“你家龙龙啥德性你又不是不知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他平时干成过啥事?不是我说你,这上山拉木头的事,他能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