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青龙寺村卷:微产业、小循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目的

我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片区资源环境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观念差距巨大,贫困问题呈现明显的地域特征。精准扶贫说易行难,扶贫开发实践中长期存在的“不精准”问题根深蒂固。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最重要方式之一,对提高贫困人口可持续发展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产业精准扶贫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必须实事求是,从贫困的具体性和复杂性出发,结合不同地方的客观发展条件,制定科学有效的扶贫政策。

基于以上对产业扶贫问题的思考,本书将在梳理贫困相关理论和产业扶贫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产业精准扶贫的脱贫创新机制,同时选取城固县这一位于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研究区域,分析该研究区域精准扶贫、产业扶贫政策及实施效果,并通过青龙寺村的案例研究探讨村和农户层面的产业精准扶贫问题,从而提出针对研究区域产业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

二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目前国内对于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研究已有很多,研究主要集中在扶贫开发的模式与方式上,如研究救济式扶贫、对口帮扶式扶贫等。其研究没有从综合的角度考虑具体到县域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而且,关于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的实证研究中,主要是基于产业发展能力和比较优势角度建立计量模型进行分析。本书则是在众学者研究的基础之上,在精准扶贫视角下探讨产业精准扶贫的动力、需求,探讨产业扶贫的创新机制,对于集中连片区域产业精准扶贫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自身发展能力相对较弱,推进贫困区的产业发展可以有效提升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将传统的输血式扶贫与以提高自身发展能力为目标的造血式扶贫相结合,是解决该地区贫困问题的必要途径。本书通过对陕西省城固县的自然资源条件和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运用特色优势产业的相关理论研究城固县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的现实需求和创新脱贫机制,对于缓解该区域的贫困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