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4章 廷议
“陛下,前线军报,鞑子要南下了!”
曾林慌慌张张的说道。
“现在马阁老和一干大臣在议政堂等待陛下。”
昨晚两少女侍寝皇帝的事情曾林自然知道,一直不敢打扰皇帝雅兴,只能在门口一直等待,好在皇帝并没有像以前宠幸两歌妓那样不分昼夜,日晒三竿都不起床。
“朕,知道了!”朱由崧平淡的点了点头,就向议政堂走去。
拥有上帝视角的朱由崧早就知道清军会南下,而且前天也收到了林峰的情报,多尔衮派多铎率4万大军南下。
4万大军南下就想灭南明,听起来很荒唐,毕竟南明号称拥兵百万,单单江北四镇也有二十多万军队。
多尔衮就是这么自信,敢用四万大军灭拥兵百万的南明,这四万大军中还不是纯满八旗,真正满八旗还只有两万多,也就是一半多一点,其他都是蒙八旗和汉八旗。
西征的阿济格统帅八万人,其中满八旗三万人左右,剩下蒙古八旗、汉八旗以及投降大同、宣府等地投降的明军。
从这一点看,在多尔衮眼中,拥兵百万,坐拥富庶之地的南明还不如已经是丧家之犬的李自成,不得不佩服多尔衮的眼光,的确看的很准。
无论是建虏、闯逆,还是南明,甚至张献忠的大西,99%的将领和官员都认为南明还很强大,是可以和建虏扳手腕的级别。
议政堂就是廷议的地方,所谓廷议就是朝廷中少部分大臣和皇帝一起商量军国大事的地方。
廷议不同于朝会,一般级别不够无法参与,还具有保密性。
朱由崧一来到议政堂,就看到南明一干重臣基本都在。
马士英、蒋德、姜日广、高弘图、钱谦益、张慎言,甚至就连督师扬州的史可法也回来了。
众大臣脸上都是一片愁容。
“陛下!”
看到朱由崧进来,众人纷纷拱手行礼。
朱由崧点了点头,直接走到廷议的主位上。
“陛下,兴平伯高杰已经打探到建虏即将南下,统帅是豫亲王多铎!”
“多铎此人能征善战,从小跟随老奴酋征战辽东,追击闯逆正是多铎。”
史可法直入主题说道。
酷爱历史的朱由崧自然非常了解这位建虏战神,是老奴酋野猪皮的第十五子,十岁开始就跟随野猪皮一起征战辽东,在关乎大明国运的松锦会战中起到很大作用,一生战功赫赫。
野猪皮很能生,一共生下16个儿子,8个女儿。
8个女儿全部都成为野猪皮的联姻工具,16个儿子几乎个个都很能打,多铎算是其中的翘楚。
后世乾隆就评价多铎是“开国诸王战功之最”。
野猪皮家族非常能生,康熙就是其中之最,一生55个子女。
从野猪皮开始到溥仪退位,两百多年的历史中,拥有爱新觉罗血脉的就有三十多万人。
这一点其实和老朱家也差不多,不过老朱家是因为藩王待遇好,藩王生的多。
满清吸取明朝的教训,对待藩王待遇就不是特别好,除了铁帽子王可以世袭罔替,级别不变之外,其余王爷,就算是亲王,每一次世袭爵位都会降一级,这样几代下来,基本上就是边缘化了。
“建虏已经进入徐州?”朱由崧问道。
高杰原本是李自成部下,因为和李自成第二任妻子有染,怕被李自成知道,索性和李自成妻子一起离开农民军投奔了大明,后因和农民军作战勇猛,不断高升,最后拥立朱由崧称帝有功,封为兴平伯,镇守徐州,成为江北四镇之一。
江北四镇在南明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相当于唐朝的藩镇,高杰类似于节度使,拥有藩镇的人事、军事、财政大权,说白了,完全属于诸侯。
南明之所以能够允许江北四镇的存在,主要是想学唐朝利用藩镇来对抗建虏。毕竟藩镇虽然独揽大权,但是效率却很高。
唐朝就是在边疆设立节度使,不仅可以用来抵御外敌,在中央军出征时候,藩镇也会派出地方军协助。
如果是在中央强大时,皇帝一句话就可以让藩镇的节度使从千里之外屁颠颠来京城朝见,不过中央军衰败时,藩镇很可能就是尾大不掉的存在。
高杰驻防徐州,靠近山东,算是最前沿,主要负责防御山东方向的建虏。
如果建虏要南下,高杰的驻地就属于桥头堡。
“目前还没有!”史可法继续说道:“建虏西路军已经从开拔,南路军还没有。”
多尔衮制定的统一策略里面,优先对付闯逆,其次南明和张献忠的大西。
朱由崧点了点头,心中略微松了一口气,看来历史还是没有因为自己的来到发生根本变化。
按照历史南下的多铎刚一进入山东,还没有和兴平伯高杰的军队交手,就被多尔衮紧急调去对付闯逆,准备和阿济格率领的军队形成钳形攻势,上下夹击李自成部。
这一切都是因为李自成的反攻,在阿济格军队刚一进入山西,农民军就突然进入河南打下怀庆,连续攻克多地,怀庆总兵金玉和战死,这一消息让建虏高层震动,完全没有想到闯逆可以爆发出这样的反攻力度。
最终经过协调,多尔衮不得不改变南下计划,紧急让南下的多铎先救怀庆,然后北上拿下潼关,最终和南下的阿济格对西安形成钳形攻势,最终消灭李自成。
这一过程,大概有半年左右,也就是李自成的反攻将为朱由崧争取半年的时间。
“陛下,兴平伯高杰、东平伯刘泽清、广昌伯刘良佐、靖南候黄得功上书朝廷,紧急调拨粮草和军械。”马士英开口说道。
作为南明屏障的江北四镇,一听到建虏即将南下的消息,立刻向朝廷要钱要粮。
原本调拨物资这些事情,马士英作为内阁首辅,只需要给皇帝汇报一声,自己就可以调拨。
不过前一段时间朱由崧抓权之后,尤其是在军械粮草这一块,所有调拨必须他亲自同意。
“要多少?”朱由崧淡淡问道。
“兴平伯高杰要,,,,”
“直接说总数!”朱由崧打断道。
“总共需要粮食30万石,白银150万两,还有其他物资和军械!”马士英回道。
“哼!”
朱由崧心中冷哼一声,真是狮子大开口。
江北四镇除了黄得功稍微忠心一些,高杰忠心谈不上,不过能够抗清,至于剩下的两人,完全就是投机分子,多铎大军一到,没有任何抵抗,直接投降。
“马阁老,廷议结束你回复几人,只要和建虏开战,物资立刻送到。”
现在还不是和江北四镇闹翻的时候,需要稳住几人,但是朱由崧又不想给粮草和白银,只能先拖着。
30万石粮和150万两白银,以及大量军械物资,完全足够朱由崧再次武装一支五万人的军队起来。给江北四镇,完全就是给敌人送钱送粮,壮大敌人。
“这,,,”闻言,马士英有些为难,建虏马上就要南下,现在还不拨钱粮,等到建虏南下根本没时间。
“你就这样回,朝廷正在筹措,一定在建虏南下之前调拨钱粮。”
朱由崧这话没毛病,因为南下的多铎,用不了多久就会调转方向进入怀庆,根本没有和南明交手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