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文言文满分宝典:《古文观止》读写思维训练全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石碏谏宠州吁 《左传》

第一部分 原文

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又娶于陈,曰厉妫(guī),生孝 死。其娣(dì)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公子州吁(yù),嬖(bì)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公弗禁,庄姜恶(wù)之。

石碏(què)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 于邪。骄、奢、淫、佚,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zhěn)者,鲜矣。且夫贱妨贵,少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 也;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弗听。其子厚与州吁 ,禁之,不可。桓公立,乃

【注释】

① 卫:国名,姬姓,在今河南淇县一带。齐:国名,姜姓,在今山东北部、中部地区。东宫:太子的居所。

②《硕人》:典出《诗经 ·卫风》中的一篇,乃歌颂庄姜美丽的诗篇。

③ 陈:国名,妫姓,在今河南淮阳。

④ 蚤:通“早”。

⑤ 娣:妹。古时诸侯娶妻,妹可随姊同嫁。

⑥ 桓公:名完,在位十六年,后为州吁所杀。

⑦ 嬖人:妾。

⑧ 石碏:卫国大夫。

⑨ 义方:为人行事的规范。

⑩ 佚:安逸。

⑪ 阶:阶梯。这里用做动词,指一步步引向。

⑫ 眕:克制,不轻举妄动。

⑬ 陵:欺侮。

⑭ 老:告老辞官。

第二部分 高效练习

1.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生孝伯, 死    蚤:通“早”

B.有宠而好      兵:武器

C.弗 于邪      纳:接纳

D.少 长        陵:侵犯,欺侮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美 无子        宠 不骄

B.庄姜 为己子      教之 义方

C. 定之矣        无 不可乎

D.四 之来,宠禄过也   君人 ,将祸是务去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弗听。

B.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弗听。

C.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弗听。

D.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弗听。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义灭亲”中的“义”就符合石碏所说的“六顺”之意。

B.“亦唯伯仲叔季图之”中的“伯”字与“生孝 ”的“伯”字意义相同。

C.“其子厚与州吁 ”中的“游”字与“游学博闻”中的“游”字意义相同。

D. 陈子昂《高府君墓志铭》中“於是因阶秩满,告老归闲”中的“告老”与本文中“乃老”中的“老”字意义相同。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卫庄公娶了陈国太子得臣的妹妹庄姜为夫人,庄姜没有儿子。庄公又从齐国娶了一位夫人厉妫,厉妫生孝伯,孝伯早死。厉妫的妹妹戴妫生了桓公,庄姜把桓公当作自己的儿子。

B.石碏认为疼爱儿子,就应当用正道来教育他,防范他走入邪路。骄横奢侈,纵欲放荡,是走上邪路的开始;而这四种恶习的养成,是由于所得到的宠爱和享受太过分的缘故。

C.抛弃顺理的事而去做逆理的事,这正是加快祸乱到来的做法。作为君主,一定要尽力避免祸乱的发生。

D.庄公不听石碏的规劝,继续宠爱州吁。石碏的儿子石厚常与州吁来往,石碏加以制止,但儿子石厚不听从他。卫桓公继位后,石碏便告老辞官。

6.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

(2)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

第三部分 名师精解

一、行文结构

1.交代了州吁的身世以及和卫桓公的关系。

2.石碏劝谏卫庄公。

3.石碏辞官归乡。

二、主旨概括

怎样做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爱他,就要教给他道义和规矩。石碏所举的“六逆”“六顺”,其中蕴含的道理,对当今的子女教育仍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与积极的借鉴作用。

三、背景简介

针对卫庄公溺子无度的隐患,卫国大夫石碏忠心劝谏。

四、语言风格

使用顶真手法,语意连贯,一气呵成。

五、思维拓展

1.拓展阅读——《论语》关于交友

(1)交友标准:“道不同,不相为谋。”“君子谋道不谋食。”

(2)应结交仁人:“友其士之仁者”;“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之?”

(3)“仁人”的标准:“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4)怎样教会孩子去辨别一个人:“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 ——首先要看他的行为,其次要看他的经历,最后要看他的习惯兴趣。

还有一种更为简便的方法:“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观察一个人的品行,看他的朋友;观察一个人的能力,看他的对手。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5)教会孩子学会包容和兼收并蓄:“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就是说要用一种谦虚和宽容的态度来看待他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特点,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并与之结交。

包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仅仅是一种向别人学习的美德,更是一种宽容的胸怀和情感,是一种“有容乃大”的精神。人只有具有开放、宽容的心态,有容纳别人的精神,才能与不同类型的人交往沟通,从而实现“和而不同”的君子之交,达到“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交友境界。

2.名句赏析

(1)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这是爱孩子的正确道路。民间谚语有:骄子如杀子。

(2)骄、奢、淫、佚,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这是父母教育孩子时一定要杜绝的四种邪恶现象。

(3)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鲜矣。——人的天性中只能承受越来越好、越来越高、越来越舒适,而难以向下。但人生境遇却是高低顺逆都会遇到,所以对孩子不能太过娇惯,且要常进行艰苦、挫折、逆境教育,让孩子能适应人生中的任何境遇,随遇而安,且心怀感恩。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即说人的天性。

(4)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表示人在社会、家庭与人生中应防范有违道德伦理的做法,以及应遵守的道德伦理标准。相关内容大量见于各古代典籍中。“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仁义礼智信”、“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首孝悌,次谨信”……

3.古今联系

爱子,教之以义方。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与未来,孩子也是国家民族的希望与未来。教育孩子,意义深远,功德无量。每位父母都有责任以教育孩子为己任。

教养孩子,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不能过于宠爱,以免其养成放纵性格;

二是不能过于控制,不要让孩子养成懦弱性格,或是偏执、反叛的性格;

三是不能任意放养,无为而治不等于不顾不问,后天教育非常重要,父母要引导孩子;

四是父母要自身塑造,为孩子树立正面、积极、良好榜样,模仿效仿是孩子成长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手段;

五是父母要不断地学习,学习教育子女之道,为人之道,力争与时代与子女差距不要太远,尽量能理解、了解子女,与他们进行良好坦诚地沟通;

六是对孩子要有一颗平常心,不要过于责备求全,更不要寄予自己未曾实现的理想与愿望,让孩子成为自己;

七是对孩子要有无比的爱心和耐心。

总之,做父母的既不能对子女呼前喝后,高高在上摆父母架子;也不能像对老人一样伺前伺后,趴在地上给子女当孙子。正确的站位应该是:时而在前,时而在后,时而陪伴左右。(在前,引导教导;在后,推动督促;陪伴左右,关注给力。)

考题链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印第安文明的杰出代表玛雅人预言,2012年12月21日将是本次人类文明结束的日子。德国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据此拍摄出灾难大片《2012》。影片虚构了2012年地球遭遇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的故事:火山爆发、地震、海啸、台风等令人生畏的自然灾害集中爆发。影片登陆中国,上映仅3天就拿下了7500万元左右的票房,其火爆程度几乎赶上了《建国大业》。不过,影片中的灾难场面和惊悚特技也引起了争议。著名喜剧演员洪剑涛在博客中直接呼吁“建议停映《2012》”,他在博客中称:“看完电影真的是很后悔,尤其是带孩子去看,更是错上加错。”

你认为孩子能不能看《2012》这样的影片?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示例一:

我认为孩子能看《2012》。该片虚构了“人类末日”到来时的灾难情景,旨在呼吁人们重视环保问题、善待地球母亲,这对增强孩子的环保忧患意识是有积极意义的。现在的孩子生存环境优越,没有经历过大的挫折,通过看该片,可以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示例二:

我认为孩子不能看《2012》。孩子们正处于身心成长的阶段,需要一个美好和谐的生活环境,需要有乐观上进的良好心态。而《2012》利用骇人听闻的灾难场景,刻意渲染“人类末日”的惊悚,会让孩子们对未来产生恐惧、颓废甚至绝望的心理,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言之成理即可)

第四部分 读写对接

适用主题

一、人生成长中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解读】爱孩子,就要教育他正确的人生观,不能让他误入歧途。

人人皆可成尧舜,这一点是目前很多教育学者对于孩子教育的认同,这个观点在儒、道、佛和西方宗教的思想里也都是被认同的。那么既然是孩子天生无贵贱优劣的区分,那么之所以后来的孩子们出现良莠参差,就是与后天的教育有关了,这个教育是广义的,包括给孩子耳濡目染的一切生活环境和接触的人。所以为父母者,承担着极大的责任。因此做父母的其实掌握着孩子一生的命运,对于这个身份特殊的孩子而言,他还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命运和走向。

真题链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的文章。(2004年湖南卷)

目前,我国18岁以下未成年人已达3.67亿,在每个孩子背后,是一双双深情关注的眼睛。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中国的家庭教育,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现代教育意识向家庭的渗透,家长与孩子民主平等关系的建立,家长们春风化雨般的言传身教……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中国目前的家庭教育,也存在不少问题。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你对家庭教育一定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请以“家庭教育”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规定的话题之内。②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

作文立意

1.强调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2.强调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帮助孩子确立强烈的责任感。

示范文段

石碏在《石碏谏宠州吁》中说:“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佚,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这段话给了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那就是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那么什么样的人生观才算是正确的人生观呢?

毕淑敏曾说:人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但是你得为之确立一个意义。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人生确立一个意义,为自由而活,为追求知识而活,为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而活,为成功与快乐而活,这些都是人生积极的意义,也就是正确的人生观。

当孩子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父母应该指导他们用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不能消极厌世。例如,当孩子考试不如意,感觉身心俱累,从而认为考试没有意义、生活没有价值时,如果父母能够指导孩子用积极的态度来看待失意,孩子健全的人生观也就建立起来了。当他们乐观地看待困难和挫折,本身就是健康人生观的一种表现,同时这种品质还会让他们更容易关注他人和社会的需求,从内心确立强烈的责任感。

因此,孔子在《论语》中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二、读书与人生

【解读】一本好书伴读一生,国务院原总理温家宝曾经说过:“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真题链接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06全国Ⅱ卷)

据有关部门调查,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造成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识字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多数说“没时间”,青年人多数说“不习惯”,还有人说“买不起”“没地方借”。

与图书阅读率走低相反,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1999年为3.7%,2003年为18.3%,2005年为27.8%。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立意

读书的真谛。

示范文段

读书要读千古道义的书,比如读《石碏谏宠州吁》,书中就明确告诉我们“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鲜矣”。只有读书,才能让我们“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才能让我们适应人生中的任何境遇,随遇而安,且心怀感恩。

朱熹说:“学固不在乎读书,然不读书则义理无由明。”他告诉我们读书的意义。

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他告诉我们读书的作用。

书能带给我们丰富的知识,书能教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书能让我们博古通今……漫步在书的海洋中,和书中人物同喜同悲,因他们的欢乐而欢乐,因他们的悲愤而悲愤;和作者一起嬉笑怒骂,阅尽世间百态;和那些哲人圣贤共同研修设身立命、为人处世之道,感悟人生的真谛……

书籍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读书可以改变人,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通过读书温暖人心,提振信心,寄托希望;通过读书掌握知识,增强本领,勇于创新。

第五部分 参考答案及参考译文

石碏谏宠州吁·参考答案

1. C。纳,使进入的意思。

2. A。A项均为连词,表示转折关系,译为“却”。B项庄姜以为己子:介词,译为“把”;教之以义方:介词,译为“用”。C项乃定之矣:连词,译为“就”;无乃不可乎:“无纳”为一个词,比较委婉地表示对某一事或问题的估计或看法,译为“恐怕”。D项四者之来,宠禄过也:用于数词后,指代事物;君人者,将祸是务去:代词,代人,译为“……的(人)”。

3. B。正确标点是: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弗听。

4. C。“其子厚与州吁 ”中的“游”字含义是“交往、来往”之意;“游学博闻”中的“游”字含义是“出外求学”之意。

5. A。“陈国”与“齐国”的位置颠倒。

6.(1)(州吁)受到庄公的宠爱,他喜欢玩弄兵器,庄公不加禁止,可是庄姜却很讨厌他。

注:重点难译字词:“宠”“兵”“恶”。

宠:宠爱,疼爱;兵:兵器;恶(wù):厌恶。

(2)而且卑贱的人妨害尊贵的人,年少的人凌辱年长的人,关系疏远的人离间关系亲近的人,新来的人离间旧有的人,名位低的人压制名位高的人,淫乱的人侵犯正直的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六种逆理的事。

注:重点难译字词:“妨”“加”“破”;

妨:妨害;加:压制;破:侵犯。

参考译文

卫庄公娶了齐国太子得臣的妹妹为夫人,名叫庄姜,庄姜容貌很美,可是没有儿子,卫国人便为她作了一首名为《硕人》的诗。庄公又从陈国娶了一位夫人,名叫厉妫,厉妫生孝伯,早死。厉妫的妹妹戴妫生了桓公,庄姜便把桓公当作自己的儿子。公子州吁是卫庄公爱妾的儿子,受到庄公的宠爱,他喜欢玩弄兵器,庄公不加禁止,可是庄姜却很讨厌他。

大夫石碏向庄公进谏说:“我听说,疼爱儿子应当用正道来教育他,防范他走入邪路。骄横奢侈,纵欲放荡,是走上邪路的开始;而这四种恶习的养成,则是由于所得到的宠爱和享受太过分的缘故。如果要立州吁为太子,就赶快决定;如果还不决定,纵容他就要逐步发展成大祸患了。至于那种受到宠爱而不骄横,骄横而能约束自己,约束自己而不埋怨,埋怨也能安分守己的人,那是少有的。而且卑贱的人欺压尊贵的人,年少的人凌辱年长的人,关系疏远的人离间关系亲近的人,新来的人离间旧有的人,名位低的人压制名位高的人,淫乱的人侵犯正直的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六种逆理的事。而为君者举动能合乎礼义,为臣者能执行君命,为父者能慈爱子女,为子者能孝顺父母,为兄者能友爱弟弟,为弟者能敬重哥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六种顺理的事。抛弃顺理的事而效法逆理的事,这正是加快祸乱到来的做法。作为治民的君主,务必尽力避免祸乱的发生,但如今反而加快祸乱的来临,这恐怕不行吧?”庄公不听石碏的规劝,继续宠爱州吁。石碏的儿子石厚与州吁来往,石碏加以制止,他不听。卫桓公继位后,石碏便告老辞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