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设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 服务设计的内涵

1.1 什么是服务设计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创新时代,设计以其独有的价值越来越受重视。设计总是一步步地向“人”靠近,从产品设计到交互设计,从体验设计到服务设计,设计由以物为设计对象发展到了以事为设计对象,设计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使得设计的边界不断拓宽。服务设计的核心在于改变“优先产品,服务辅助”的传统设计理念,先以服务的角度看问题,然后从整体服务的角度系统地看待设计问题。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设计的对象也从有形深入到无形中,也就更多地需要服务设计思维。服务设计是一个全新的、整体的、跨领域的综合性领域,它帮助创造新的服务或提高现有的服务,使它们令客户觉得更加有用、好用、满意,并且对组织来说更加有效率。通过对事物的系统和过程进行研究与分析,使用户得到更好的服务体验与价值。通过实践感知,服务设计更注重的不是产品本身单个系统“元素”,更多的是从系统的角度整体把握事物间不同“关系”的设计,这种服务设计与传统产品设计在思维上有着先后之别,使设计出来的服务给人更全面的体验与价值。服务设计更多的是对现有设计领域,如产品设计、交互设计、视觉设计等的整合,在设计中融合管理、技术、营销、系统领域的知识与思维,是在设计上进一步的发展。

“服务设计”(service design)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它是伴随着世界经济转型而诞生于当代设计领域的全新概念。在国际设计研究协会主持出版的《设计词典》中,对服务设计作出如下定义:“‘服务设计’从客户的角度来设置服务的功能和形式。它的目标是确保服务界面是顾客觉得有用的、可用的、想要的;同时服务提供者觉得是有效的、高效的和有识别度的。”

总的来说,服务设计基于严谨的逻辑思考,是以用户需求为基础重新创造价值的过程。但服务设计至今没有相对统一的定义,它与产品设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又和交互设计的表达形式非常相似。服务设计是结合所有参与者共同合作,寻找痛点提升已有服务,重新创造价值,建立情感联系,最后让用户享受有价值有意义的服务旅程。

服务设计就是向用户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服务,它可用于改进现有的服务或从头开始创建新服务。为了适应服务设计,用户体验设计师需要了解服务设计的基本原则,并能够在创建服务时应用它们。2010—2019年,“服务设计”走向成熟。2010年,《服务设计思维:基本知识-方法与工具-案例》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五个服务设计基本原则。

(1)使用者中心

讲用户听得懂的语言,提供用户需要的服务内容。过去,企业“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比较严重,做选择时往往会被业绩、指标、预算等因素所主导,而没有把用户放在第一位。而有的时候,企业的大部分精力被消耗在和竞争对手较量上,而忽视了最应该关注的用户。

以星巴克(Starbucks)为例,他们选择性定位目标客户。“Starbucks”这个名字来源于美国一位声誉度很高的作家麦尔维尔的小说《白鲸》里的人物角色,这个人物是一位极具个性且酷爱喝咖啡的大副。由于阅读小说《白鲸》的人有一定的生活质量和审美品位,所以,星巴克的店内细节注重体现目标客户的需求,从一流咖啡豆选择,到原木皮革的家具、昂贵的制作机器设备、背景音乐的选择、书刊的提供,都是由各类专业设计师精心设计过的。

目标客户需要一种低调自然的热情,但同时又需要一定的自我空间和安全感,所以星巴克门店的设计都是落地玻璃、自然光线和暖色光源,货架都是开放式的,体现一种欢迎和无距离感。

他们的店面设计、商品陈列和饮料制作又是一丝不苟,具有高度一致性。让客户无论在世界哪个角落选择星巴克都可以确定会有相同的口味、相同的感受,而且在星巴克里无论坐多久,都不会有店员来驱赶或打扰。

目标人群会有一定的精神层面的需求,所以,星巴克会非常强调环保理念。例如,自己带杯子可以享受折扣,餐巾纸、杯托等都是使用再生纸,由全回收材料制成饮料杯,也经常举办涂鸦咖啡杯设计、废物利用大赛等。

(2)共同创造

在设计服务的过程中,设计师充当了一个协调者的角色,应把服务提供者、服务接受者等请到一起来共同参与设计。由于顾客类型多种多样,不同顾客的需求与期待也有不同。

同时,提供服务也需要许多不同的伙伴参与,比如一线的服务人员、后勤员工、经理人员、营销人员、设计人员、工程人员等,有时候还包括物品,如自动贩卖机、网站、APP等。所有相关的人或物参与,都会对服务方案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共同创造强调用户的参与,用户参与的时候就会出现责任。用户获得的服务体验是受用户参与的方式,以及用户和服务提供者之间的互动影响的,可能有惊喜,也可能有悲剧。所以在做产品研发、空间规划、服务流程设计时,多听取各方诉求十分必要。做所有事都是在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只有最优解,而没有唯一答案。如何找到最合适的路径,共同创造是一个非常实际的方法。

(3)按顺序执行

服务是一系列过程的衔接,有次序,有时间段。服务次序对用户非常重要。先做什么,再做什么,什么样的心理期待值会直接影响用户的感受。例如先收费,再提供服务,就可能会引起抱怨,用户会有不被信任的感觉。同时服务的节奏也很重要,也会影响用户的情绪。例如排队,等待的时间长了用户肯定会不舒服,但是如果轮到他的时候,速度突然加快,或者有点被催促的感觉,他一定也会很不舒服,有被应付、不公平对待的感觉。所以服务设计要考虑好每个环节的节奏,做精准的节奏控制、用户情绪控制,以用户的舒适度作为出发点,把用户与服务每个互动的环节清晰地连接起来。

因此服务设计的流程需要精心设计,每个接触点都会影响用户的情绪,好的设计在不给用户造成压力的前提下让用户抱有期待。

(4)实体化的物品与证据

这是让无形的服务设计有形化的一种方法,让用户增强对服务的感知,同时将服务延长到服务后阶段,提升用户忠诚度,促使用户将服务推荐给其他朋友。

善用实体证据,可以提高用户的忠诚度,彰显那些容易被忽视的幕后服务工作(如将洗手间的卫生纸折角代表清洁工作已完成);滥用实体证据则会造成反效果(如频繁发送用户不感兴趣的广告邮件)。服务的实体证据有很多种形式,如账单、信件、电子邮件、产品目录、纪念品等。

(5)整体性

用户的体验是一个完整的流程,所以即使其中一个环节做到了极致,但是因其他方面考虑不周,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容易抹杀掉那些极致的成效。例如,产品技术功能性很强,但是外观不好看,或者产品介绍短片中全是技术参数的堆积,这样会使产品无趣,没有特点,可能比不了那些功能性不足的产品。

所以,设计师在设计中要抱有大局观,相较于单独的接触点,设计的环境才是更加应该注重的,有意识地关注用户潜意识里对服务认知的感受,把握用户的情绪和服务的节奏很重要,更重要的是由点及面地进行全局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