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碳工业:节能提效的转型路径
根据国际能源署发布的数据,全球工业产生的碳排放在碳排放总量中的占比达到了23%,仅次于电力部门。而我国工业产生的碳排放在碳排放量总量中的占比远超全球平均水平,达到了39%。因此,工业企业的碳减排是我国如期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
1.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
(1)淘汰落后的工艺和产能
落后产能指的是一种粗放的生产方式,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能源,而且能源的利用率比较低,会造成比较严重的污染,存在比较大的安全风险。在“碳中和”背景下,我国工业企业要按照国家政策逐步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引进先进技术,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工业产品的附加值,发展低碳价值链,减少能源资源的投入,按部就班地实现碳减排目标。
(2)构建绿色低碳产业链
目前,我国工业企业的低碳转型面临着很多问题,例如重工业在我国工业结构中的占比较大,企业在绿色技术、绿色产品等领域的投入不足,导致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绿色产品供给不充分,而且各区域之间的绿色工业发展不平衡。进入“十四五”之后,我国工业企业应该围绕“双碳”目标,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按照主题功能区对产业结构与规模进行规划,形成绿色产业链体系,在整个工业领域推进低碳行动。
2.推动能源消费结构转型
(1)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目前,在碳排放结构中,能源领域的碳排放占比超过了55%,来源主要是化石能源燃烧。也就是说,在整个能源领域,传统能源产能结构性过剩问题仍比较严重。能源行业想要实现碳减排,必须在保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对能源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在这个过程中,对化石能源有着较强依赖的工业企业,一方面要积极引入先进技术提高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要逐步使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能源,逐步调整能源利用体系,优化能源利用结构。
(2)大力推广清洁能源
企业应主动对能源消费体系进行调整,优化用能结构,使用石油、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代替传统的化石能源,大力推广应用地热能、风能、空气能等新型绿色能源。同时,企业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改造节能技术,推广应用分布式光伏,大力发展以智能电网为纽带,涵盖了清洁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多能能源体系,加大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的开发力度,形成以电力为主、以太阳能和天然气为辅的绿色低碳能源体系,全面提高能源利用水平。
(3)引进智慧能源管理平台
智慧化能源管理平台是一种全新的能源管理工具与模式,企业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实时获取能源消耗数据,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与应用,借助物联网、云端运维和大数据等技术,辅之以能耗在线监测装置,了解企业内部的能效水平,判断节能潜力,对企业的能源消耗情况进行动态化、精细化管理,全面提高能源管理水平与效率,减少在能源领域的支出。另外,企业借助智慧化能源管理平台还可以对用能情况进行诊断,对各个车间的能源消费量、企业整体的能源消费结构进行优化,对碳排放量进行有效控制,提高能源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3.提高企业清洁生产水平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要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淘汰落后的机械设备,积极改进生产工艺,按照排污许可要求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同时,行业要加快对节能减排技术进行规模化推广与应用,围绕节能减排技术创建服务体系,鼓励有能力的企业自主研发清洁生产技术;面向碳减排重点企业编制技术改造指南,并制订重点项目计划,选择一些企业实施节能低碳综合改造工程,推动能源结构向低碳化、清洁化方向发展。此外,行业要加大奖励补贴力度,对积极采用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改善能源结构、改造治污设施的企业进行奖励,鼓励企业积极治理污染物,减少碳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