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天辟地
天地剖判
《吕氏春秋》记载:“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浑浑沌沌,离则复合,合则复离,是谓天常。天地车轮,终则复始,极则复反,莫不咸当。日月星辰,或疾或徐,日月不同,以尽其行。四时代兴,或暑或寒,或短或长,或柔或刚。”
古人认为,世界在形成之前,是浑蒙昏暗的,没有具体的形态。后来,天地分离,日月星辰有的转动得快,有的转动得慢,但它们各行其道;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有的热,有的冷,有的长,有的短,不断更替……它们像一个车轮,转了一圈后又回到最初的节点,再开始新的一轮转动,在这周而复始中,万物由此诞生。

太一出两仪
古代的哲学家将上面所描述的天地分离的过程叫“天地剖判”,是一个不知所起、不知所终的自然状态。后世的人们可能觉得这种哲学解释起来太过玄妙,便构思出了许许多多创世神话,一代一代流传了下来。
绝地天通
绝地天通的传说是创世神话之一。《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日月山,天枢也。吴姖(jù)天门,日月所入。有神,人面无臂,两足反属于头山,名曰嘘。颛顼(Zhuānxū)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qióng)下地。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
上面这段话说的是:大荒有一座日月山,这里是天的枢纽,吴姖天门为日月降落的地方。山峰上有一个叫“嘘”的神,他长着人的脸却没有手臂,两只脚连着头,形成了一个圆圈。颛顼生了老童,老童生了重和黎,他们俩天生神力。天帝让重举起天,让黎压下地,使天和地之间不再沟通。后来,黎的儿子“噎”就驻守在大荒的最西端,掌管着日月星辰的运行秩序。于是,世界就初步形成了。
天地的稳固
重、黎二神绝地天通之后,天若是塌下来怎么办?爱思考的古人当然有解释了:相传地有“八柱”,就是八座山,它们撑着上面的天,天就不会塌下来了。
“天圆地方”
古人还认为,“天”就像头上的屋顶一样,是圆形的,“地”就像我们耕的田一样,是四四方方的,因此有“天圆地方”的说法。
基于“天圆地方”的想象,古人又把天地想象成是一只大乌龟,天就是乌龟背上的圆壳,地就是乌龟方形的肚皮,四条腿则是支撑着天地的四根柱子。古人的想象力是多么丰富呀。

天圆地方
杞人忧天
《列子·天瑞篇》记载了一则寓言故事:
杞(qǐ)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wú)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xiù),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chú)步跐(c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故事是说杞国有个人特别胆小,生怕天塌下来,地陷下去,吓得吃不好也睡不着。一个聪明人听到这件事,就劝慰他:“天空是由气聚集起来的,日月星辰只不过是闪光的东西,不会掉下来,也不会砸到人;大地是由土堆积的,遍布了世间每个角落,就算蹦跳、行走都没事儿,所以大地也不会塌陷。”胆小的人这才放心。
这个故事阐述了古代另一种天地观:天空和日月星辰都看得见,摸不着,所以是虚无的,而大地是坚实的,所以很稳固,颇有一种乐观精神。

杞人忧天
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
盘古开天的神话故事最早出现在东汉末年徐整的著作《三五历纪》里,后来很多书籍也记载并丰富了这个故事,比如南朝时任昉(fǎng)写的《述异记》,以及现代作家鲁迅的著作《古小说钩沉》等。
这个故事讲的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世界还是混沌一团,整个宇宙就像一个大鸡蛋。这个大鸡蛋里面有一个巨人,名叫盘古。盘古在鸡蛋里睡了一万八千年,醒了以后,他感觉被鸡蛋束缚着手脚十分难受,就决定把鸡蛋打破。他掏出一把大斧子,咔嚓一下,把鸡蛋壳从里到外劈了个粉碎。于是,混沌之中,轻的东西升上去,成为天;重的东西沉下去,成为地。盘古站在天地之间,用手牢牢撑住天,用脚稳稳支住地,不让天和地再次闭合。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每天长高两丈。就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和地终于稳定下来。这时,盘古也累了,就倒了下来,在睡梦中死去了。
盘古死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变化,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四肢化为山脉,血液化为江河,毛发化为草木……
就这样,这个世界成了我们现在熟悉的样子。

盘古开天辟地
盘古创世说
虽然盘古创世的神话出现的时间比较晚,但更好理解,也就更方便流传。

盘古创世
古人眼中的“天地”“六合”
在我们的先辈眼中,“天地”就是以自己为中心的这片世界。上面的“天”和脚下的“地”,以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构成了天地的边界。这就是古人说的“六合”。

天地六合
中国之谓
古人认为自己身处“六合”的正中,因此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国”。而那个时候,他们称呼中国四周的国家为“四夷(yí)”,认为他们都是野蛮人。
“中国”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哪里
“中国”这个词最早被发现在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上。“何尊”是我们国家的国宝,于1963年在陕西省宝鸡市出土,上面刻有长达122字的铭文,记载了周朝建造洛邑王城的重要历史事件,以洛邑为天下之中,故称“中国”,原文是“宅兹中国”。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考古专家曾经在新疆发现了另一件国宝——“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特别漂亮,寓意也特别美好。
这里的五星,并不是指我们现在国旗上的五颗星,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八个字出自《史记·天官书》:“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五星皆从辰星而聚于一舍,其所舍之国可以法致天下。”意思是说,“五星聚会”是一种很难见到的天文奇观,这五颗行星一起出现在东方天空的时候,国家都会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