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0章 (下)天永崩逝
两月转瞬即逝,北相府内,气氛阴沉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夕。苏蛇快步走进书房,脸上带着几分谨慎,向端坐在虎皮椅上的李枭俯身低语:“主上,圣上自讨伐杵丹失利归来,整个人愈发神志恍惚,行事大不如前了!”
李枭闻言,手中把玩的玉扳指猛地一顿,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阴鸷:“哼,如今太子在禁卫军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寡人的眼睛。等圣上归天之后,禁卫军统领刘季守孝三年期满,到时候新皇即位,寡人自有办法让他把禁卫军统领之位还给刘季。别忘了可是咱们的人?”
政德殿中,大臣们已等候多时,个个神色凝重。终于,李和雍的身影出现在众人视线中,只是他脚步虚浮,手中还拎着一壶酒。大臣们不禁暗暗叹气,往日那个威严果决的圣上,如今已判若两人。
“圣上终于来了!”一位大臣低声说道,语气中满是无奈。另一位大臣则小声嘀咕:“以前圣上从不会迟到,可自打亲征回京后,这是怎么了……”他话音未落,便感受到一道如鹰隼般的目光射来,正是李枭。李枭冷哼两声,那大臣顿时闭上了嘴,不敢再多言。
李和雍摇摇晃晃地走上龙椅坐下,群臣依例三呼万岁,可他却仿佛没听见一般,迟迟不喊“平身”。大臣们只得尴尬地跪着,大气都不敢出。此时,殿内只有李和雍的喝酒声和含糊不清的叫嚷声:“瞧瞧你们这眼神,别以为顺不知道你们在心里埋怨顺执意出兵。告诉你们,只要四方未服,顺就还要亲征,非把他们打得心服口服不可!”他一边说着,一边疯疯癫癫地指着满朝文武,嘴里不时发出阵阵傻笑。
朝堂之上一片死寂,突然,高浩挺身而出。他不顾太子李善煜在一旁暗暗阻拦,大声怒斥圣上:“朝皇,您此前胜仗连连,本就该让百姓休养生息。此次出征大败,分明是上天示警。您若因此一蹶不振,那多年来开创的天永雄风,必将毁于一旦!”
高浩的话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后方一位五品小臣也壮着胆子进谏:“高尚书所言极是,朝皇上朝饮酒,如此如何整顿朝纲,请朝皇三思啊!”
紧接着,文武百官纷纷跪地,齐声劝道:“恳请朝皇三思!”
李和雍听后,原本就通红的双眼瞬间瞪得更大,恶狠狠地扫视着众人。片刻后,他冷哼一声,将手中的酒壶狠狠摔在地上,不顾朝臣们的苦心,大笑着扬长而去。
大臣们面面相觑,无奈之下,只能各自散去。
出宫门后,郭宏与李枭并肩而行。郭宏小心翼翼地靠近李枭,压低声音说道:“王爷,属下已按您的吩咐,成功在太子身边安插了亲信。这些人表面上忠君爱国,绝对不会露出任何破绽!”
李枭微微颔首,应了声“嗯”,眼神中透着一丝狠厉:“不过,不可有丝毫懈怠,密切留意他们的动向,别让太子把人给收买了。寡人也会另外派人暗中盯着太子,以防万一!”这时,李枭的马车缓缓驶来,他一脚跨上车,回头冷冷叮嘱:“记住寡人的话!”说罢,马车便扬尘而去。
此后的半年多时间里,李和雍越发昏聩,时常不上朝。他的癫狂症日益严重,身体也每况愈下,整日沉浸在战败的阴影中无法自拔。而李枭则趁机利用自己的党羽和宫中的亲信,逐渐在朝堂上掌握了大权,朝堂局势愈发波谲云诡。
不久,李和雍一病不起,卧床不起。潇后虽与圣上感情淡薄,但出于敬重,更因他是孩子的父亲,还是在床边悉心照料。看着李和雍日渐憔悴的面容,潇后心中难免泛起一丝怜悯,轻声劝道:“仗打败了就过去了,您都这把年纪了,何必再折磨自己呢?”
李和雍听到这话,原本黯淡的眼睛突然瞪大,吃力地反驳:“没输……顺没输!”说着,情绪又激动起来。潇后见状,赶忙紧紧握住他的手安抚:“好好好,您没输,您没输!”随后,她示意身后的太医,太医用针灸扎入李和雍的手臂,好不容易才让他平静下来,缓缓睡去。
此时,一直在旁守着的太子李善煜对潇后说道:“母后,您累了许久,先去休息吧,父皇就交给儿臣来照顾。”
潇后点点头:“好。”
当天夜里,整个皇宫笼罩在一片寂静之中。李善煜凭借禁卫军统领的职权,叫来副官都尉,低声命令道:“你立刻去把四大宫门的守卫全部换成可信之人,封锁宫门,不许任何人随意进出,尤其不能让圣上病重的消息传出去!”
“属下明白!”副官都尉领命而去,可他表面上应承,转身就把这个消息偷偷传给了李枭。
李和雍在弥留之际,召来了东麟军教头宋武。他气息微弱,但眼神中仍透着一丝期望:“你自天永十一年被提拔为东麟军教头,至今已有十五年。顺百年之后,你一定要全力保护和辅佐太子!”
宋武“扑通”一声跪地,重重叩首:“末将定不辜负圣恩!”
一旁的太子李善煜也跟着跪下,眼中含泪:“儿臣多谢父皇!”
李和雍看着太子,张了张嘴,似乎还有话要说,却被一阵剧烈的咳嗽打断。缓了缓后,他接着说道:“善煜,父皇这些年四处征战,回京后又疏忽了朝政,如今国库空虚……”他的声音越来越低,眼神却始终盯着太子,“父皇最大的错就是骄兵轻敌。现在父皇不行了,听说你一向节俭,攒下了不少俸禄。你登基之后,一定要用好这笔钱,施行仁政,让百姓休养生息。大夏的江山,就……就靠你了……”话未说完,他的手缓缓垂落,闭上了双眼。
太医急忙上前查看,随后脸色大变,高声喊道:“圣上驾崩了!”
“父皇!”太子李善煜悲痛欲绝,放声大哭。安庆殿内,潇后也忍不住悲从中来,哭泣起来。群臣纷纷跪地,一片哀鸣:“圣上……”
天永二十六年——甲元一二一八年二月,李和雍在养心殿驾崩,享年71岁。太子李善煜在灵前即位,年号嘉道。
灵前,太后命太监王一木宣读先帝遗言,后宫妃嫔除贤妃宋颜外,皆要殉葬先帝。
天永二十六年二月十八日,奉天殿内庄严肃穆,新皇李善煜身着酒红衮龙袍,头戴黑冕十二旒,神色庄重;新后郭若云身着翠蓝凤衣裙,头戴百珠云凤簪,仪态万千。二人接受百官朝贺,大典场面恢宏。
次日,李善煜首次上朝,便命太监王一木宣读新政。王一木展开圣旨,高声宣读:“顺知战争致使国库亏空,百姓受苦。故即日起,停止对外宣战,让百姓休养生息。免难民二年赋税,天下万民税收减三成,施行屯田练兵五五制,一年一更,钦此。”
圣旨宣读完毕,百官齐刷刷跪地,高呼:“朝皇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月后,李善煜为父皇上庙号太祖,谥号圣武大帝,将其遗体入葬高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