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搞军工,我的无人机卖爆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4章 时代变了

中越边境,亚热带丛林。

浓密的、几乎化不开的湿热空气像是凝固的胶水,紧紧包裹着每一个在林间穿行的人。

阳光艰难地穿透层层叠叠的阔叶,在布满腐殖质的地面上投下斑驳陆离的光影。

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尚未散尽的刺鼻气味,混杂着泥土的腥味、植物汁液的涩味,以及……浓郁的血腥味。

“快!快撤!向指定区域靠拢!”

一个嘶哑的、带着明显惊惶的声音在林间回荡,是越南语。

阮文勇,原越南人民军某渗透分队副队长,当然,现在他是代理队长了。

就在十几分钟前,他的上司,阮文雄上尉,那个作战勇猛但也有些刚愎自用总爱吹嘘自己过往英雄事迹的指挥官,还在信心满满地指挥着他们这支精锐,准备给对面那支“装备落后”的龙国侦察连一点颜色看看。

可现在。

他就在阮文勇左手二十米开外。

只不过已经变成了一具布满弹孔、倒在血泊中的尸体。

不,甚至不能说是一具完整的尸体。

他的脖颈、脑袋和胸膛至少被四五发子弹同时命中,半边脑袋都被掀飞了。

不知道范文同上校还能不能将他认出来,并给他的家属一笔钱。

阮文勇现在想起来还忍不住打寒颤。

那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在那一瞬间,至少有三名以上的龙国士兵,同时将枪口精准地对准了他们的指挥官!

那种协同,那种精度,简直像是排练过无数次的死亡之舞。

“妈的!快跑!他们追上来了!”

一个越军士兵惊恐地尖叫着,一边跌跌撞撞地在湿滑的林地上奔跑,一边胡乱地举起手中的AK-47朝着身后扫射。

橙黄色的弹壳叮叮当当地跳落在草丛里,子弹呼啸着钻入茂密的枝叶,打得树叶碎屑纷飞,却连一个龙国士兵的影子都没碰到。

更多的越军士兵也是如此。

他们丢盔弃甲,扔下同伴的尸体,像一群被猎犬追赶的兔子,仓皇地向着预定的撤离点逃窜。

沿途,可以看到不少遗弃的装备——水壶、背包、弹匣,甚至还有几支保养尚可的M16自动步枪。

这些M16,可是他们不久前通过特殊渠道弄到的“战利品”,原本被视为对抗龙国军队的利器。

毕竟,在他们的认知里,M16那可是美国人的先进装备。

轻便、精准、射速快,在之前的战争中让他们吃了不少苦头。

比起龙国军队手中那傻大黑粗、据说还是二战后仿苏设计的63式自动步枪,不知道要强到哪里去。

阮文雄上尉当初拿到这批M16时,还得意洋洋地说:“有了这个,龙国人的老枪就是烧火棍!”

可现在...

他们手中的M16和AK-47喷吐着火舌,却如同泼水一般,毫无准头。

而身后追击的龙国士兵,手中的63式步枪发出的枪声却短促而精准,每一次“砰砰”的点射,几乎都伴随着一名越军士兵的惨叫和倒地。

“他们的枪……他们的枪怎么回事?”

阮文勇一边跑,一边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

恰好看到一名龙国士兵从一棵大树后闪出,举枪、瞄准、射击,动作一气呵成,枪口几乎没有明显的上跳。

一名落在后面的越军士兵应声倒下,背上飚出一股血花。

“难道他们的步枪没有后坐力吗?”

这个荒诞的念头不可抑制地从阮文勇心底冒出。

他自己也用过63式。

在他印象中那玩意儿后坐力比毛熊的AK-47还要大,怎么可能打得如此稳定?

更让他无法理解的是准头。

他们自诩枪法不错,又有M16这种精度相对较高的武器,可刚才短暂的交火中,他们根本无法有效压制对方。

反而是龙国士兵,用着那款“老旧”的63式,打得他们抬不起头,精准的点射如同死神的镰刀,不断收割着生命。

是哪里出了问题?

难道龙国人一夜之间给他们的步枪施了魔法?

还是说……他们对龙国军队的实力,从一开始就判断错了?

阮文勇不敢再想下去,恐惧像藤蔓一样缠住了他的心脏。

他现在唯一的念头就是活下去,带着剩下的人逃出这片该死的丛林。

“保持队形!交替掩护!”

与越军的混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追击的龙国侦察连队形严整,战术清晰。

侦察连连长李卫国正冷静地下达着指令。

他的士兵们分成几个战斗小组,利用地形交替前进,火力压制和精准射击配合得天衣无缝。

他们的动作迅捷而有力,每一次跃进、每一次据枪,都透着一股久经训练的沉稳。

而他们手中的63式自动步枪,正是这次追击战中最大的功臣。

李卫国自己也端着一把改良后的63式。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与以往的不同。

枪身轻了,长时间携行负担小了很多;据枪更稳,尤其是连续射击时,后坐力明显减小,枪口上跳幅度不大,让他可以更快地进行下一次瞄准;而最关键的是精度,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以前用老63式打移动目标,超过一百米就得靠信仰。

现在,一百五十米内,只要对方稍有停顿,他就有把握将其撂倒。

“妈的,姜晨那小子,真是个天才!”

李卫国在心里暗骂了一句,虽然他并没见过姜晨。

出发前,当陈参谋带着几箱“特殊改装”的63式步枪和一批弹药找到他,并简单说明情况时,李卫国心里其实是有些打鼓的。

一个刚从学校出来、在后方工厂烧锅炉的大学生,能捣鼓出什么名堂?

别是把好好的枪给改废了。

他宁可拿着刺刀和这帮越南仔玩命,也不愿意相信一把没有经过磨合的武器。

但陈参谋的态度很坚决,而且这是军区下发的“试验性”命令。

李卫国只能将信将疑地让连队里枪法最好的一批战士换装了这种改良步枪。

没想到,实战效果竟然如此惊人!

按照以往的经验,这种丛林遭遇战,双方会打得非常胶着,伤亡往往也不小。

可这次,战斗几乎是一边倒。

凭借着改良63式步枪的精准火力和稳定性,他们迅速打掉了越军的指挥官和机枪火力点,瞬间摧毁了对方的抵抗意志。

接下来的追击,更是如同赶鸭子一般。

“陈参谋,您看!”李卫国放慢脚步,来到陈参谋身边。

陈参谋并没有直接参与追击,他更像一个冷静的观察者,记录着战场上的一切。

此刻,他正弯腰捡起地上的一支越军丢弃的M16A1自动步枪。

这支枪的枪身是经典的黑色,采用了大量的工程塑料和铝合金,比起全钢木结构的63式要轻便不少。

枪管细长,带有鸟笼式消焰器。

陈参谋掂了掂手里的M16,眼神有些复杂。

“好枪啊……”他低声自语。

作为曾经的军工技术人员和战地观察员,他当然认识这款枪。

当年在越南战场上,他亲眼见过美国大兵端着这种枪,配合空中优势和重火力,打得装备了56式冲锋枪和63式步枪的北越军队节节败退。

那时候,M16在他眼中几乎是单兵自动武器的巅峰之作——轻便、精准、火力持续性好。

龙国当时的武器与之相比,确实存在代差。

可现在……

他看着不远处仓皇逃窜、连M16都用成了烧火棍的越军士兵,再看看自己部下手中那焕发新生的63式步枪,心中感慨万千。

时代变了。

武器固然重要,但使用武器的人,以及武器本身是否适应当前的战术需求,同样重要。

“卫国。”陈参谋抬起头,将M16递给旁边的警卫员,“通知各小组,穷寇莫追。打扫战场,清点战果和伤亡,收集越军遗留装备,尤其是他们的通讯器材。”

“是!”

李卫国敬了个礼,转身去传达命令。

陈参谋看着李卫国的背影,又望向越军逃窜的方向,眼神深邃。

这次战斗的胜利,改良的63式步枪居功至伟,这一点毋庸置疑。

姜晨那个年轻人,确实给了他一个巨大的惊喜。

这批改良步枪的实战数据,足以让军区那些对“小修小改”不屑一顾的老爷们闭上嘴了。

但这并不是全部的原因。

越军这次溃败得如此之快,如此彻底,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他们事先得到的一些“有趣的情报”。

陈参谋的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