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传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5章 刘邦称帝 一

第55章 刘邦称帝 一

项羽是个纯粹的武者,这样的性格有利有弊。好处是,项羽很受部下拥戴,每次作战,项羽都身先士卒勇往直前;坏处是,这样的性格容易被人利用。刘邦跟项羽打了大半辈子,几乎没赢过一场战斗,却凭最后一次打败了项羽,进而取得了天下。项羽放了刘邦几次性命,刘邦也向项羽承诺不再战争,结果呢?刘邦一次次自食其言。

当然项羽自己也是不长心,刘邦坐马车逃跑,嫌马车速度太慢,能将自己的儿子与女儿扔下马车,你能指望刘邦讲信用?项羽为了逼刘邦投降,用他父亲的性命威胁刘邦,刘邦投降了吗?他不仅没有,还说:“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你吃我父亲的肉时别忘了给我尝尝。”这样厚颜无耻的无赖,项羽竟然还相信他,难怪最后输给了刘邦。

项王已死,楚地已定。遂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乌江立庙,命有司四时享祭。后人有事叹曰:

争帝图王势已倾,

八千兵散楚歌声,

乌江不是无船渡,

耻向东吴再起兵。

不修仁政枉谈兵,

天道如何尚力争?

隔岸故乡归不得,

十年空负拔山名。

虞姬之别,乌江之刎,最为项氏惨史,经著书人依次写来,尤觉苍凉,令人悲咽。且虞姬守贞,强于吕后之秽;项羽自刎,胜过韩信被诛。美人英雄名播千秋,其足以自慰平生矣!

垓下楚军闻项王已死,季布、钟离昧二人易服逃去,余人皆来投降。内有楚将丁公,以前在彭城时曾经放走汉王,遂到汉营求见。谁知汉王一见丁公,即令左右将他捆绑,丁鲍哭语道:“陛下不记得彭城故事么?”高祖拍案怒叱道:“我正是为了此事才将你加罪,彼时你为楚将,奈何要把我放走?”丁鲍见他恩将仇报,也就不复多言闭目就死。高祖令卫士将他牵出殿门徇示军中,且使人传谕道:“丁公为臣不忠,以致项王失了天下。”传谕既遍,即命将丁公斩首示众。可怜丁鲍因为不忍心杀他,最后却落得身首两分。高祖且道:“朕斩丁鲍,以免后世效尤!”

却说项伯离楚营投奔张良,张良引他来见汉王。汉王道:“项公累有大功又是至亲,我正欲寻访他呢。”于是封项伯为射阳侯,赐姓刘氏。项伯谢恩。同是投降,丁鲍与项伯却是两样。

汉王既斩丁公,其余降将一律授以官职,命人安抚楚地各城。各城守将尽皆归服,只有鲁城坚守不下。汉王自引大军围之,欲待屠城,忽闻城中有弦歌读书之声,因转念道:“鲁乃礼义之国,或者不知项王果死,因此尽忠坚守?”遂令人持项王首级与城上之人观看,城上认得是项王之头,于是开城迎降。

汉王遂命收拾项王尸身,用鲁公之礼葬于谷城。汉王亲自设祭,祭文无非说是前同兄弟,本非仇雠,拘太公不杀,虏吕后不犯,三年留养尤见盛情,死后有知应视此觞等语。汉王不禁悲泣潸然泪下,哭罢尽哀而去。所有项氏支属一概不诛,项伯等四人有功于汉,皆封为列侯,赐姓刘氏。不过刘邦与项伯许婚一节,史书中未曾提及,想是由汉王赖去。

却说汉王打败项羽后还至定陶,与张良陈平二人密议多时,即趋入韩信营中。韩信亟起相迎奉王就座,只听得汉王面谕道:“将军屡建大功得平项羽,寡人始终不忘。如今休兵息民不复劳师,将军可缴还军符仍就原镇!”此时韩信无词可拒,只好把印信取出交还汉王。汉王得了印信立即持去。俄而又传出一令,说是楚地已定义帝无后,韩信生长楚中习楚风俗,可改封楚王,镇定淮北,定都下邳。

此时天下半为封建,半为郡县。封建之中,诸侯王凡有八国,即楚王韩信、韩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长沙王吴芮、赵王张耳、燕王臧荼、闽越王无诸。其余土地皆为郡县,属于天子。惟有南粤一处为赵陀所据,尚未归汉。

韩信复与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等联名上疏,尊汉王为皇帝。汉王假意推让道:“寡人闻‘帝号惟贤者有之’。今诸侯王皆推寡人,寡人何以克当?!”诸侯王皆道:“大王起于细微,灭乱秦,诛不义,平定天下,德施四海,宜居帝位,天下幸甚!”汉王道:“既承诸侯王厚意,寡人敢不从命!”

于是汉王于汜水之阳即皇帝位,文武百官一齐朝贺,颁诏大赦,追尊先妣刘媪为昭灵夫人,立王后吕氏为皇后,王太子刘盈为皇太子。刘邦自率群臣定都洛阳。

中国历代帝王对天象都极为重视,因为他们认为天象表达天意。在众多天象中有一种备受关注,那就是五星连珠。

什么是五星连珠呢?就是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排成一条直线,这被看成是最吉利的天象。

史书记载刘邦登基那一年曾经出现五星连珠的天象。现代天文学家利用计算机推演,证明五星连珠发生在刘邦继位的第二年。

根据计算机推演,中国历史上还有两次发生过五星连珠的天象:一次发生在吕后称制之时,一次发生在武则天称帝之时。因为史学家不想证明女主顺应天命,所以即使出现五星连珠的天象也不加以记载。或者真的没有看到,那时没有计算机推演。

高祖平定海内不久,就在洛阳南宫大开筵宴,遍召群臣一同会饮。酒行数巡,高祖乃对众人宣言道:“列侯诸将佐朕得有天下,今日君臣同聚,希望直言问答不必忌讳。朕有一问,朕何故得天下?项氏何故失天下?”当有两人起座同声答道:“陛下平日待人侮慢,不及项羽宽仁。但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每得一城即作为封赏,能与天下共利,所以人人效命得有天下。项羽妒贤忌能多疑好猜,战胜不赏功,得地不分利,人心懈体乃失天下,这便是得失的辨别。”两人乃是高起王陵,高祖笑道:“公知其一,不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继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此三人,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所以得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其所以为我擒也。”群臣闻言都下座拜伏,称为至言。高祖大悦,又令大众归座,续饮多时兴尽始散。

一日高祖罢朝无事,正在宫中闲坐,忽有戍卒娄敬求见,高祖便命唤入。

原来娄敬乃齐国人,此次充当兵卒前往陇西戍守,行经洛阳,忽然想出一事,便欲面见高祖。但自顾一个平民,如何能见天子?于是访得一个同乡人姓虞,现为将军,便托其先行介绍。虞将军见他身穿旃衣外披羊裘,甚不雅观,便脱身上绸衣令其更换。娄敬辞道:“凡人须各安本分,应穿绸衣便用绸衣入见;应穿旃衣便就旃衣入见。吾乃平民不敢更换服饰。”虞将军听他说得有理,也不相强。于是先入宫中向高祖说知,高祖即命娄敬入见。

高祖赐他酒食,娄敬食完后说道:“陛下定都洛阳,是否欲与周朝比盛?”高祖说是。娄敬道:“陛下取得天下与周不同,周由诸侯积德十余世,至武王始为天子。周公相成王方营洛邑,后至平王方才东迁。诸侯不服,周不能制。今陛下崛起丰沛灭秦胜楚,大战七十小战四十,专由武力取得天下。为陛下计不如定都关中。关中负山带河形势险固;沃野千里号为天府。骤然有变,百万之众立时可以招集;天下虽乱坚守险要,关中之地亦可保全,是为上策。”

高祖听后便将此语遍问群臣。群臣多是山东之人,不欲西入关中,乃托词说道:“周都洛阳传国数百年;秦都关中不过二世即亡,所谓在德不在险。且洛阳东有成皋,西有殽黾,背河面洛,险亦可恃。”高祖疑惑不决,又问张良。张良道:“洛阳虽然有险可守,但中间平原不过数百里,田地甚薄,四面受敌,非用武之国。关中左有殽、函,右有陇、蜀,三面据险,独以一面东临诸侯。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娄敬之说甚是。”

高祖闻言决定定都关中,且说道:“首先建策定都关中之人乃是娄敬,娄者刘也。”于是赐娄敬为刘氏,拜为郎中,号曰“奉春君”。

又命萧何就渭水之南建筑长乐、未央两宫,待宫成方始迁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