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毫小笔之云门香雪(全2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不枉簪花美少年

梦回吹角连营,催发万里加急,军情堪忧,不敌四路分军。十月秋风甚急,烽火眼看入冬。

传令官得令,快速将那加急军书塞入御筒中。“驾——”青青少年快马加鞭,心中只想着快点抵达下一个驿站。这八百里加急,不知道又要累死多少匹好马。

只是战事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由西至东,从陆至海,敌军兵分四路,号曰百万。如今已经横越淮河,直逼长江。

“众六十万,号百万,毡帐相望,钲鼓之声不绝,远近大震。哼!”

前方驿站的檐廊下,此时正倚立着另一位戎装少年。

本正欲下马,却闻军情入耳,这位传令小将心中不由得一紧。

“谁!”小将单手迅速抵刀欲拔。

一阵爽朗笑声传来,“杭孙!你这佩刀,还是我送你的那把么?”俊朗少年此时抬帽相视,露出一双凤眼。

“你是?”传令官一惊。

不错,只见马上的这位小将,白玉镶金入刀柄,红缨刀穗仍殷殷。

廊下少年粲然一笑。手指向了身后的马槽。“好马早就为你备上了。只是你这是要去建康还是临安?”

虞杭孙眼中闪过欢喜,快速翻身下马,跪地回道:“两淮告急,采石矶首当其冲。下官携阵前将士之愿,拟送军急直抵御前。”

“快快起来,既然是去临安,那么就是顺路了。怎么?你不打算先报江淮浙西制置使刘锜大人?”那戎装少年上前扶起虞杭孙。

虞杭孙抬头相望,只见他的领口依然绣着那朵熟悉的梅花,心中忽的闪过一念,采石矶有救。

“下官得父辈所托,有御筒在手,可直送军情入临安。”说完,虞杭孙双手奉上御筒。

那梅花戎装少年,接过这加急军报,嘴边浮现出了一如既往的微笑,“果然是虞家双璧,办事滴水不漏。那么我也助你们一臂之力吧。”

虞杭孙心头一热,再次抱拳一拜:“多谢御史大人,两淮有救!”

而此时那梅花少年已经牵来了两匹骏马,“何需如此多礼。你我年纪相仿,叫我宋源即可。至于军情如何,现在还言之过早。”

两人快速翻身上马,此时虞杭孙心中只想着快点赶去江城。

梅花御史对他嫣然一笑,“我们不走大驿,直取小路。”他执鞭快马先行。

虞杭孙脸上掠过一丝诧异,但很快便被了然于胸的笑容所覆盖。

“驾——”传令官抓紧缰绳,曲背前倾,策马直追梅花御史。他的心中已经安定不少,是的,大宋之运此时不再是他一人背负,那御筒如今已然是在这位执笔御史腰间摇佩。

雕鞍驰射,快马驿道奔波。御笺金书,人臣俊杰,不枉簪花美少年。两淮军急,共催千古美名,君不换,采石矶头箭弩,飞羽双护,梅花吹雪上戎衣。

临安大内丽正门外

虞杭孙紧张地看向那巍峨的大内御门,细细算来,由采石矶一路赶至临安皇城门前,竟然只花了不到原本预算的一半时间。他侧身看了看那位一路相随的梅花御史,心中思忖,万万没想到行走小路,可有如此神速。

而此时梅花御史亦是神色凝重,他面对宫门侍卫,竟未下马,而是直取胸中的牙牌示下。

那守城官员看后,赶忙行礼。

适逢朝会时辰,宋源嘴角微微上扬,取下腰间的御筒对着侍卫说道:“两淮八百里加急军报。望速呈文德殿朝会。”

文德殿内

“报——”一声传报,使得原本已经人心惶惶的文德殿内局势更为紧张起来。

御座之上,黄袍之帝的心中也是为之一紧。

“何处来报!”御前直问到。

“启禀陛下,是侍御史携两淮传令官送上的前线加急军报。”

“两淮?!”殿内百官开始议论纷纷。

“侍御史?”殿中右相此时却是听出了个中玄机。

“速速呈上!”陈右相大声说道。

“是——”

急步如催,步步逼心。待到呈上,宋高宗急忙取出御筒之军报速读。

陈康伯自是从陛下的眉宇中读出了大概。

宋高宗闭目蹙眉,将军报递给了御前内殿直,“速呈丞相阅之。”

“是!”

陈康伯摊开一看,快速阅之:

绍兴三十一年,金完颜亮兵分四路,众六十万,号百万,对我军发动全面进攻。一路自海道进攻临安;一路自蔡州发,进攻荆州;一路由凤翔起,进攻大散关,待命入川。中军为其亲自率领三十二总管兵,进军寿春。

汉南道宋归化军、蒋州、信阳军皆败。另徒单贞领兵二万人,打败我军建康都统王权于盱眙,进取扬州。

后完颜亮率兵从寿春一带渡过淮河,再攻庐州。淮西防务建康都统制王权罔顾江淮浙西制置使刘锜之军令,未加抵抗,退至和州,后又渡江败退采石矶。以致踞守扬州之守将刘锜也被迫退至镇江设防。

由此,完颜亮挥军南下。直逼长江北岸。

金兵前锋军连败宋军,攻占和州后,我军旋即组织和州反击战,但金将耶律元宜击退我军反攻,斩首数万,统制官姚兴力战身亡。无奈之下,我军只得退保江南。

而今,完颜亮大军直赴长江,预计其不日即会于采石矶渡江。军情紧急,望朝廷可直拨军队增援采石矶,以守长江天险。

“长卿,如何?”宋高宗此时心中甚为担忧,“昨日所议之事,看来并非无用之功。”

陈康伯听闻圣意,昨日所议,难道是要再次入明州坐船逃难于海上。心想万万不可如此,于是速速问道:“前来送信之人何处?”

“哦!正在殿前候着呢。”

正欲去请,却已经听闻一声:“不错,丞相,送信之人正是宋姓也!”

陈康伯一听,喜上眉梢,果然不出所料。

宋高宗也看出端倪,举手让其二人直入殿中。

百官回身,只见两位戎装之子,英姿勃发,俊眉秀颜,快步行至御前跪地听令。

“梅花御史!”御前直和宋高宗俱是一惊,另一御前直收到皇上眼神指示,速速隐入偏殿去寻另外两位圣上授意之人。

“宋御史。”赵构抬眼相望。

“正是下官。”梅花御史再次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