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通过研究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的中国文学英译思想和实践,分析其独特的英译特征与研究视角,把中国文学放在一个广阔的跨文化比较的大语境下来考察,以之拓宽本国文学英译者以及文学研究者的研究思路,深化中西比较文学英译的研究,同时有助于挖掘中国文学经典和传统在英语世界的文化交流意义,进而辩证地探讨汉学家对传播中国文学文化的贡献与局限以及所起的作用。英语世界西方汉学家的文学英译与阐释生成了一个特殊的研究领域和文化场域,宇文所安即是西方式的,同时也潜移默化中受到中国文学和文化传统的影响。这两点在宇文所安身上一直处于某种张力和对抗之中。前者而言,可以把他的文学英译看作来自异域的“他者”对中国文学的一种重构;从后者的角度看,则意味着中国文学和文化传统对他的反影响和反征服。其次,汉学家宇文所安的中国文学英译研究能够为我们探讨中国文学、文化如何顺利走向世界提供另一种研究问题的角度。作为我国文学、文化的译介主体,我们的翻译者将中国的文化和文学作品译成英语后,如何让他们进入国外,尤其是当前处于强势的西方文化市场,除了语言问题,背后还有其他复杂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因素在起作用。最后,通过对宇文所安中国文学的英译研究,也能够借“他者”的视域,结合翻译的文化协调作用,为研究中国文学如何有效地融入世界文学主流,传播中国声音并发挥其影响提供一些可参考的资料。
本研究运用比较文学、翻译学、传播学、文学等相关理论以及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结合宇文所安的汉学研究特点,以宇文所安的中国古典文学与文论英译著作为研究对象,将宇文所安他者视野下的文学编译、文论的诗学翻译以及英译的西方视野置于一个有机体中,以形成一个由多层面构成的系统研究成果。具体而言,运用文献法梳理国内外关于宇文所安对中国古典文学和古典文论的英译研究情况。在此基础上,运用描述翻译学研究方法,客观描述宇文所安中国古典文学及文论的英译实践和思想。同时采用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结合翻译理论、比较文学以及文学批评理论深入考察宇文所安汉学研究与文学英译,将宇文所安的文学英译研究放在当代中西文化对话的大背景里综合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