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书研究采用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河西走廊出土的魏晋十六国时期镇墓文、墓券资料进行整理与研究。鉴于本书涉及的镇墓文、墓券资料较多,因此我们力争在全面整理的基础上,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镇墓文、墓券及相关文书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考证。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记载,对魏晋十六国时期河西民众的丧葬习俗及相关社会生活史内容进行研究。
本书研究不仅重视对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而且注重材料的真实性和视角的独特性。就材料而言,考古发现的魏晋十六国时期河西镇墓文、墓券等资料是本书研究的基础。除此而外,我们还特别注重从纷繁复杂的传世文献尤其是历代基本文献史料中,搜求反映这一时期河西历史文化的相关记载。另外,本书的研究还将把河西本地出土的简牍材料及嘉峪关、高台、武威等地的墓葬壁画和实物作为研究的基本素材,并以上述这三个方面的资料互相印证,运用镇墓文和墓券资料、其他考古资料以及传世文献相结合的“三重证据法”进行研究。
就研究视角而言,本书研究立足河西走廊出土的魏晋十六国时期镇墓文、墓券资料,但并不局限于河西走廊,而是将其置于中国古代镇墓文、墓券发展、演变的历史背景之中进行考察;本书研究在深入挖掘河西走廊出土的镇墓文、墓券的河西地方特色的同时,还注重其与周边地区同类墓葬文献之间的区别和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