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东自然人文景观诗辑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华山

顾炎武

四序乘金气,三峰压大河。

巨灵雄矗屃,白帝俨巍峨。

地劣窥天井,云深拜斗阿。

夕岚开翠巘,初月上青柯。

欲摘星辰坠,还虞虎豹诃。

正冠朝殿阖,持扙叱羲和。

势扼双崤壮,功从驷伐多。

未归桃塞马,终负鲁阳戈。

山鬼知秦帝,蛮王属赵佗。

出关收楚魏,浮水下江沱。

老尚思三辅,愁仍续九歌。(11)

唯应王景略,岁晚一来过。

(选自《亭林诗集》)

【作者简介】

顾炎武(1613—1682),初名绛,后改名炎武,字宇人,别号亭林。明末清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人,晚年曾化名蒋山佣,迁居华山脚下。顾炎武是一个有多方面造诣和成就的爱国诗人,著有《亭林诗文集》《日知录》等。

【注释】

①四序:指春、夏、秋、冬四季。乘金气:古人把五行中的金和西方、秋天相联系,而华山为西岳,所以此处的“乘金气”,既言华山为西部名山,又有自己在秋天来到华山之意。三峰:指华山最高的三个峰,亦以之指代华山。大河:黄河。

②巨灵:神话传说中劈开华山的河神。矗屃(chù xì):耸立的赑(bì)屃,此指高耸有力的样子。白帝:古神话中五天帝之一,主西方之神,亦为华山之神。俨:庄重。巍峨:高大雄伟的样子。

③劣:低下。天井: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此指华山沟壑深处。斗阿:即星斗或北斗。二句言华山下可窥见“天井”,上可参拜云深处的星斗。

④夕岚:暮霭,傍晚山林中的雾气。翠巘(yǎn):青翠的山峰。青柯:指青碧的树木。青柯亦地名,华山有青柯坪。

⑤虞:忧虑,担心。诃:同“呵”,呵斥,此指吓唬。

⑥正冠:整理、端正帽子。朝:朝拜。殿阖:殿阁,此指华山上的宫殿道观。叱:大声呵斥。羲和:上古神话中的太阳神。叱羲和:意思是要太阳慢些行进。

⑦扼:扼守,守卫。双崤:指东西崤山。驷:借作四。语出《礼记·乐记》:“天子夹振之而驷伐,盛威于中国也。”

⑧桃塞:即桃林塞。古地区名,具体地点存有争议,大致位于函谷关以西,潼关以东的区域内。此地名源出《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逐日”神话: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邓林即桃林,故名。负:辜负,对不起。鲁阳戈:力挽危局的手段或力量。典出《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与韩搆(ɡòu)难,战酣日暮,援戈而撝(huī)之,日为之反三舍。”此二句用与太阳有关的两个典故照应前“持杖叱羲和”句,言未能挽回时间,寓有作者复明之志未酬的感慨和悲愤。

⑨山鬼:山神。蛮:古代对南方各族的称谓。赵佗: (约前240—前137),恒山郡真定县(今河北省正定县)人,原为秦朝将领,与任嚣南下攻打百越。秦末大乱时,赵佗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疑此句以“秦帝”暗指明王朝,以“蛮王”赵佗暗指清王朝。

⑩出关:出函谷关。收楚魏:指刘邦和韩信从函谷关出发夺取原楚国和魏国一带地方,最终统一天下。浮水:渡过水。下:攻占。江沱:指长江和沱江一带。这二句表达作者恢复明王朝的雄心壮志。

(11)尚:还。三辅:西汉以京兆府、左冯翊、右扶风为三辅,后亦以之代指“三秦”。 九歌:《楚辞》的篇名,原为中国神话传说中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战国时楚屈原据楚地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改作加工而成。此以其代指屈原的爱国精神和自己理想不能实现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