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章 遇匪
抵达葫芦山地界,已经是一个时辰之后的事,杨纵骑在马上,一边行进,一边观望附近的山形地势,以及环境。
少顷,至一路口,远远便见前方一座营寨耸立,道路正中设一排路障,四名挎刀背弓的士卒百无聊赖分立两旁。
“葫芦山乃交界之地,往西是陵县县城,往东则是会稽山阴县,方圆数十里杳无人烟,常有私盐贩子偷偷过境。”
“巡检司为此专门设立哨所盘查,打击走私,不想近来又有刘彪一伙流窜于此,尽干些伤天害理的买卖。”
“此处便是葫芦山哨所了,内藏弓兵三十,由队正、副队正两人共同辖制统领,大人可要进去看看?”
张沿先是向杨纵解释一番,继而出言询问一句。
杨纵来此的目的,一是熟悉地形环境,二是了解情况,既到了哨所门口,哪有不进之理,当下答应一声。
“进去吧!”
一行人到得路障边上,当值的四名弓兵见了来人,慌忙上前行礼,同时搬开了拒马。
当中一人眼力劲十足,飞一般的跑去禀报队正了。
哨所的队正是个三十来岁的黑胡子大汉,也姓张,唤作张历,闻听消息后,匆匆出门相迎,见了张沿,看他的眼神明显有些不对。
直至张沿向他介绍了杨纵,方才肃然收敛。
“不知大人莅临,有失远迎,望乞恕罪。”
他恭恭敬敬,向杨纵抱拳行礼,并不因为人家年轻而有所轻视。
能被委任到这个位置上的,要么自身有一定实力,要么背后关系非凡,无论哪一点,都是他们惹不起的存在。
杨纵打量他一眼,随意拱了拱手,下了马,跟随他进入寨中。
打眼望去,便见一处宽阔校场,场内十几名兵士正在舞刀弄枪,进行操练。
杨纵顿了顿,没有拐弯抹角,直接开门见山,向他询问起刘彪这伙盗匪之事。
张历对此毫不隐瞒,当即一五一十,将自己所知道的情况逐一汇报。
原来他们曾与刘彪打过两次交道,奈何这帮人太过狡猾,还没等交上手,便跑得无影无踪了。
往山里面一躲,让人毫无办法。
除非调来上千人的军队成地毯式搜捕,不然想抓住他们,几乎没有可能。
杨纵来时亲眼目睹过山势环境,对他的这种说法亦持认同态度。
葫芦山山高林茂,范围广阔,又与山阴县接壤,要想搜山,别说他们这点人马,就是再多上几倍,也远远不够。
看来缉盗之事,还需另想办法。
杨纵心中暗自计较。
正沉吟间,忽然营寨之外一人跌跌撞撞的闯将进来。
“急报,急报!”
那人灰头土脸,气喘吁吁,完全无视了杨纵张沿等人,径直跑到张历面前禀道。
“头儿,出事了,李大哥率我等巡视,于老鸹口撞上了刘疤瘌一伙劫道伤人,我们人手不够,他叫我回来报信,还请头儿速速派人支援。”
他一口气说完,满脸焦急之色。
张历闻听此言,脸色刷的一黑。
“他奶奶的……”
本能爆了句粗口,猛然想起两位官长就在旁边,赶忙就此打住,反将目光投向二人,一副请示的模样。
“大人……”
突如其来的一幕,使得杨纵也是微微一怔,他面色一沉,并不多想。
“既如此,事态紧急,赶紧发兵。”
有他这句话,张历再无顾忌,应诺一声,立时集结弓兵,出寨援助。
杨纵此时翻身上马,转而望向张沿,淡淡开口。
“来的早不如来的巧,既然赶上了,我倒真想会一会这所谓的刘疤瘌。”
张沿心领神会,点头称“是”。
————
老鸹口是前往山阴县的必经之路,距此不过数里。
杨纵一队人马浩浩荡荡赶去,沿途早见两名打扮富态的男女没命奔逃。
拦住一问,正是被劫苦主的家人,而且果不其然,巡检司的人已与对方交上了手。
众人不敢耽搁,沿路全速前进。
不多时,隐隐听得刀兵交接之声,循声望去,便见前方道路上车马倾倒,有几人倒在血泊之中,赫然是死了。
眼前的惨状触目惊心,浓郁的血腥气直灌鼻腔,令人生理不适。
无论前世还是今生,这种场面都是第一回见,杨纵内心一阵剧烈起伏,本能有些反胃,不过他还是强行忍住了。
身处这个时代,又干着这一行,以后这种事情只多不少,如果过不去这个坎,日后如何统领下属?如何行使本职工作?
说句不好听的话,这辈子也就到头了。
何况杀匪,相对没什么心理负担。
这般想着,不觉间,他的内心渐渐镇定平静,目光也随之凛冽坚毅下来。
道路旁边的林子里,两拨人马正缠斗在一起,杀得难解难分。
一伙身着皂衣,披了皮甲,清一色的刀枪硬弓,排开阵势攻防有序,另一伙则服装各异,兵器不一,行动毫无章法,一眼便可辨别谁是兵,谁是匪。
杨纵扫视一眼,看清局势,暗忖如若放箭,只恐误伤自己人,不大可行。
念及此,索性“锵”的一声,抽出腰间佩刀,高举一挥,直指那伙盗匪。
“给我上!”
随着一声令下,身后一众弓兵纷纷挥舞兵器,如出山的饿狼一般,发一声喊,直直掩杀过去。
杨纵为克服心理恐惧,亦是不再犹豫,他咬牙策马上前,看准一名盗匪,趁其与一弓兵交手,无有防备,居高临下,照着他后背便重重挥刀砍下。
然而“珰”的一声,想象中的刀砍入肉、鲜血飞溅的场景并未出现,反倒是一声脆响,却似砍在了石头之上,震得虎口微微发麻。
那名盗匪闷哼一声,竟毫发无损,反而因此被彻底激怒。
奋力一脚将面前弓兵踢开,扭转身形,面目狰狞,手中钢叉朝着马上杨纵便直刺过来。
杨纵尚不明白是怎么回事,陡然见对方迎面杀来,哪里还敢分心,连忙回刀一拨,险之又险将钢叉挑开,心里暗道此人气力着实不小。
他不敢大意,顺势刀锋一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再度照着他心口刺去。
不管怎么说,他终究也学过两年武艺,加上将近六尺的身高,孔武有力,等闲七八名壮汉近不得身,且又有兵器在手,一般情况下单打独斗,并不逊色于人。
岂料这回一如既往,刀尖刺中那人皮肉,却无论如何也刺不进去。
杨纵面色一凝,又惊又疑。
“怎么回事?这人……刀枪不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