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我要造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5章 夜谈(求收藏 追读)

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

这是自古以来的真理,无数次上演了一遍又一遍。

以前大家都穷,好也好不到哪里去,穷也穷不到哪里去,都差不多。

大家什么时候能买自行车,什么时候能买收音机,这都是可以预估得到的,无非早晚一两年的事。

可是现在,陈凯发家,整个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陈凯虽然私底下被骂是‘资本家’,可是毕竟实实在在的百万富翁,家里换了漂亮的大房子,而且不是一套,而是四套,这就让以前他父母的亲朋好友,产生了很明显的变化。

借钱,这种事也就自然而然发生了。

“升米恩斗米仇啊!”陈凯搓着澡,轻轻叹了口气。

相比起借钱,他更愿意的是带着大家发家致富。

可是现在的情况是,多少人私底下瞧不起他,有工作的绝不会辞职到他厂里跟着他干。

在国营厂一个月工资30元,胜过在他的厂基本工资40元。

借钱这种事,往往是有借无还。而且人家还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了,你现在借,以后不借了,他就会对你记仇。

陈凯洗了个头,身体洗了一遍,擦干身体,换上干净的衣服。

出来的时候,米线已经煮好了,陈丽蓉、陈雨蓉姐妹两个已经在等着。

这段时间家里伙食的改善,姐妹两个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不再像以前那么瘦,多了一些肉。

以前家里穷,吃得一般,没啥油水,两人都瘦瘦的。

“赶紧吃,等会凉了就不好吃。”刘红英盛了一盆米线给陈凯。

陈凯道:“妈,你也一起吃。”

陈凯三人用的是盆,刘红英用的是碗。

“哥,你真的成为百万富翁了么?”陈丽蓉边吃边好奇问道。

“差不多吧。”陈凯笑了笑。

按照资产来算,确实是达到了。

从公司注册成立来算,他就是百万富翁。

“我的乖乖,那得多少钱!万元户就很了不起,哥你这都等于一百个万元户了。”陈雨蓉说道。

陈雨蓉还记得,之前父母谈起万元户,最大的目标就是以后,他家也成为万元户。

结果这才多久,家里就直接起飞了。

比万元户厉害得多,直接是百万元户了。

“你们两个,给我老老实实读书,好好考个好大学,跟你哥一样,要是没考个好大学,我打断你们的腿。”刘红英说道。

她现在就希望,两个女儿以后也上个好大学,接受良好的教育。

离开工厂,刘红英这段时间承受着方方面面的思想冲击,一天赚的钱远超以前一个月,甚至是一年。

再加上陈凯的洗脑,刘红英现在也认为,个体工商户也是劳动致富,没有什么丢人的。

现在她已经可以撑得起一家店面了

“妈说得没错,你们两个好好读书就可以。”陈凯说道。

“哥,有人骂你是‘资本家’,在剥削底下的员工。”陈丽蓉道:“你听了会生气么?”

“生气?生气什么!”陈凯笑了笑:“我这是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大家一起勤劳致富。现在工厂有152个工人,这些人以前可是没有工作,现在因为我有了工作机会,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赚钱,改善家庭。”

现在这个时候,羊城仅仅是登记的失业人数就高达40万人,而没有登记的,恐怕是超过百万人之巨。

很多人都没有工作,年轻人要找工作太难太难了,第一选择是父母让出工作机会给子女,第二选择就是有个体工商户雇佣,去给个体工商户打工。

“我也相信哥你不是剥削员工的资本家。”陈雨蓉说道。

刘红英这时候道:“小凯,车行还要再开么?”

“嗯,再开一家,刚好小姨现在也差不多可以当店长。”陈凯点点头。

之前是两家店,中间就隔了半个月时间。

现在第三家店,也可以开了,第二家店是他伯母负责的。

羊城这么大,别说开三家店铺,就是开十家都没有问题。

而等到后面,就得考虑在周边城市建立销售渠道,不然的话单靠着羊城,可消化不了工厂的产能。

像现在,两家店面,都是有两个雇工,其中有一个就是培养下一个店面的店长。

陈凯说实在的,心中是希望,这车行也搞成公司的形式,这样财务统计之类,也比较简单明了。

只是现在,‘民营企业’全国独此一家,是作为试点的,短时间再想申请注册很难。

“店面应该再有两天就弄好了,营业执照也快下来。”陈凯说道。

刘红英道:“那我跟你小姨说一下。”

当店长,自然是跟当销售员不一样,比如工资方面,就提高了20元,也就是70元,这个工资已经是相当高了。

更不要说,车行最大的收入,不在于工资,而是抽成。

销售人员卖出一辆自行车,就可以获得1元的抽成。而店长,同样也可以获得1元的抽成。

至于刘红英,那是例外。

每卖出一辆自行车,刘红英就获得10元!

其他人羡慕也没用,因为刘红英是陈凯的老妈!

陈凯现在规定,工厂给车行的价格是100元/辆,车行每辆自行车售价是120元/辆,这个价格属于市场正常价格,不会高也不会低,再加上自行车的超高颜值,优越性能,让他的自行车深受欢迎。

扣除各种费用,每个车行,卖出一辆自行车可以获得17块钱的利润。

若不是工厂产量爬升需要一个时间,培养销售员也需要时间,陈凯一个月开十家车行都没问题。

“妈,还有没有亲戚,要跟着我们一起干?”陈凯问道。

“没有了,其他人都有工作。”刘红英道:“倒是有之前的工友,想要他们的孩子去你工厂,或者到车行。”

陈凯点点头。

车行的规矩,目前是只招女工。

而工厂就不一样了,不管男工还是女工,都要。

“过段时间,工厂会再招一百个工人,扩大生产。”陈凯说道:“到时候可以让他们过来,如果是女的话,妈你看着。”

“车行你做主,谁让你不开心,就开除掉。”陈凯笑了笑道:“车行那里,天大地大,妈你最大。”

“还要扩大生产?卖得掉么?”刘红英不免有些忧虑。

“卖得掉,我们自行车多么受欢迎,妈你是最清楚,市场上最受欢迎的自行车,非我们‘飞燕’牌自行车莫属。”陈凯自信地说道。

产品,才是核心!

好的产品,根本就不愁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