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1章 姜默高升,授将印,龙卫右军都指挥使!(求追读)
东京龙卫营。
校场。
风卷黄沙,战旗猎猎作响。
龙卫禁军早已整齐队列。
盔甲厚重。
刀枪森然。
姜默大步迎出禁营,身后林冲、王进、杨志等人紧随。
众人个个神色振奋,无比期待。
两日前,消息早已在军中传开——指挥使要高升了!
这等大事,自然是所有人的大喜事!
校场上,龙卫禁军兵威显赫。
姜默龙行虎步在禁军中走过,大氅在风中飞扬。
“林冲,今日这阵仗,你觉得如何?”
“指挥使,这场面可不小!”
“弟兄们听说您要升迁,昨晚就嚷着要摆酒庆贺。”
“瞧那校场的兄弟,哪个不是挺胸抬头,等着看您接下印绶的风采?”
姜默闪过笑意,却很快敛。
“风采不风采,倒是次要。关键是这印绶背后,多少双眼睛盯着,多少把刀子等着。你我兄弟,往后怕是要更小心了。”
林冲点头,目光一凛。
“高俅那老贼,怕是气得要吐血了。统领,您说,他会不会狗急跳墙?”
姜默嘴角微勾,语气中带着几分冷嘲。
“他若不跳,我还嫌这戏唱得不够热闹。”
说话间,营门处一阵骚动。
吏部的官员已然入内。
为首一人身着绯色官袍,头戴乌纱,步伐稳健,身后跟着两名随从,一人捧着印绶锦盒,一人持着晋升文书。
姜默目光一扫,认出那官袍之人。
这不是别人,正是他的结义四哥,文武双全的苏轼之孙,苏箕。
苏箕,字子由,宋徽宗朝的吏部侍郎。
年轻时以武举出身,刀马娴熟,后来从文,考取进士,文采斐然,政绩卓著。
他与姜默早年结拜,情同手足。
姜默军中崛起,背后少不了苏箕在朝中的暗中助力。
今日他亲自前来,可见此事的分量。
“哈哈,老五,恭喜恭喜!”
苏箕还未走近,笑声已经传来。
“我这四哥可是巴巴地赶来,生怕晚一步,你这龙卫右军都指挥使的位子就叫别人抢了去!”
姜默迎上前,抱拳一礼,脸上却带着几分揶揄。
“四哥,你这嘴还是那么饶人。怎么,吏部的事务不忙,专程来给我添堵?”
苏箕摆摆手,佯装不悦。
“啧,瞧你这话说的!四哥我亲自给你送印绶,你不感激涕零,还敢嫌弃?”
“信不信我把这文书揣回去,让你继续当你的镇指挥使?军指挥使的位置,没你的份喽!”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哈哈大笑。
校场上的将士们见状,也纷纷松了口气。
林冲低声对王进:“苏大士的孙子,竟然是个妙人。瞧这架势,今日怕是要热闹了。”
王进点头感慨。
“能有苏侍郎这样的人物亲自送文书,指挥使的份量极重,朝中谁还敢小觑?”
“五郎,怎么没看到老八?”
“八弟还在殿前司看高俅的热闹。”
八弟呼延庆经常与徐宁结伴,来找龙卫营蹭饭,今天,苏箕没有见到呼延庆,倒是感觉诧异!
“五弟,武功大夫的官职闲散,不重要,但是马军司右军指挥使的位子,可不是白来的,军指挥使是马帅的继承人,可不是所有人都希望你晋升马帅!”
“朝中那几位,眼睛都红了,尤其是蔡京,听说昨晚在蔡京府上,蔡京砸了一套茶盏。你可得小心些。”
姜默眼中寒光一闪,语气却轻描淡写。
“他砸他的茶盏,我接我的印绶。各走各的路,看谁笑到最后。”
苏箕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随即转身面向校场。
“奉吏部调遣,龙卫禁军指挥使姜默,忠勇可嘉,屡立战功,特擢升武功大夫,马军司右军都指挥使,领禁军一部,三千兵马,!姜默,接印绶!”
此言一出,校场顿时沸腾。
士兵们齐声高呼,声震云霄。
战鼓擂响,气势如虹。
林冲、王进、杨志等人更是难掩激动,纷纷抱拳向姜默道贺。
姜默神色平静,缓步上前,双手接过苏箕递来的锦盒与文书。
锦盒中,一枚青铜印绶熠熠生辉,晋升文书上的吏部,殿前司,马军司,步军司,枢密院,四方大印赫然在目。
他捧着印绶,目光扫过校场。
那些熟悉的面孔,林冲、王进、韩涛、杨志……
以及龙卫禁军!
众多兄弟肝胆相照生死相随,姜默必不能辜负禁军兄弟!
这印绶既是荣耀,也是全力,更是一把双刃剑,握得越紧,伤得越深。
“老五,以后这担子越来越重了!”
姜默回过神:“日后怕是要多麻烦四哥了。”
苏箕哈哈一笑,拍了拍胸脯。
“有四哥在,吏部给你兜着!不过,你这校场上的弟兄们,可都等着你说两句呢。”
姜默点点头,转身面向校场。
“诸位袍泽!今日姜某蒙恩,擢升武功大夫,非我一人之功,乃是龙卫禁军上下同心之果!然朝中局势诡谲,外敌虎视眈眈,姜某虽不才,愿与诸位同袍,共进退,同生死!”
林冲带头高喝:“誓死追随统领,同生共死!”
王进、杨志等人纷纷附和,士气高涨。
姜默与苏箕步入司殿,茶香袅袅,两人对坐。
姜默亲自斟茶。
“四哥今日亲送印绶,感激不尽,这杯茶权当谢礼。”
苏箕接过茶盏,喝了一口。
“老五,你我兄弟,何必客套?倒是这汴梁城,风浪将起,你可得稳住。”
姜默闻言,目光微凝:“可是西门庆一案?”
苏箕放下茶盏。
“西门庆不过是个幌子,高俅与阳谷县的陈文昭是旧交,蔡京家的管家惦记西门庆的家产,蔡京希望获得杨戬产业。”
“你送他去刑部,等于捅了马蜂窝。各方势力,都想让西门庆闭上嘴。贤弟这右军指挥使,烫手啊。”
姜默自然知道苏箕的心意。
马军司的右军指挥使,可掌握三千骑兵,这是姚麟在未姜默铺路,日后顺理成章接受马帅之职。
这如何能被其他人容忍?
“蔡京砸茶盏,高俅藏刀笑,我若不接这印绶,岂不更遂了他们的意?”
苏箕点头,语气加重。
“老五,官场如战场,蔡京老谋深算,高俅阴险狡诈,还有那童贯,更是深不可测。”
“你如今领三千禁军,风头正劲,树大招风,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多谢四哥教诲,我既接了这担子,就没打算退。西门庆的案子,我已布好棋,刑部那边自会有人接手。至于蔡京的生辰,倒是一场大浪的开端。”
苏箕眼中闪过赞许。
“你有这胆识,我佩服。可别忘了,汴梁城里,眼睛多,刀子更多。林冲、武松是你左膀右臂,但朝堂之上,靠的还是心狠手辣,我担心你,太仁慈。”
“多谢四哥提点。姜某虽不擅权谋,但连年征战,连年有兄弟马革裹尸!禁军兄弟的血,绝不能白流。”
“蔡京、高俅若想翻浪,我便让他们见识龙卫营的铁骨!”
两人相视一笑,茶盏轻碰。
杯中茶水映出汴梁城暗流涌动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