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爱情童话故事评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白水素女

晋时,侯官人谢端,少丧父母,无有亲属,为邻人所养。至年十七八,恭谨自守,不履[1]非法。始出作居。未有妻,乡人共悯念之,规为娶妇,未得。

端夜卧早起,躬耕力作,不舍昼夜。后于邑下得一大螺,如三升壶。以为异物,取以归,贮瓮中。畜[2]之。十数日,端每早至野,还,见其户中有饭饮汤火,如有人为者。端谓邻人为之惠[3]也。数日如此,端便往谢邻人。邻人皆曰:“吾初不为是,何见谢也?”端又以邻人不喻其意,然数尔[4]如此。后更实问,邻人笑曰:“卿已自取妇,密着室中饮爨[5],而言吾为之饮耶!”端默然[6],心疑,不知其故。后方以鸡初鸣出去,平早潜归[7],于篱外窃窥其家,见一少女从瓮中出,至灶下燃火。端便入门,取径造瓮所视螺,但见壳。仍到灶下问之曰:“新妇从何所来,而相为炊?”女人惶惑,欲还瓮中,不能得去,答曰:“我天汉中白水素女也。天帝哀卿少孤,恭慎自守[8],故使我权为守舍炊烹。十年之中,使卿居富得妇,自当还去。而卿无故窃相窥掩,吾形已见,不宜复留,当相委去。虽然,尔后自当少差,勤于田作,渔采治生。留此壳去,以贮米谷,常可不乏。”端请留,终不肯。时天忽风雨,翕然[9]而去。端为立神座,时节祭祀,居常饶足,不致大富耳。于是乡人以女妻端。端后仕至令长云。今道中素女祠是也。

——出《搜神后记》

注释

[1] 履,踏,踩,这里引申为触、碰。

[2] 畜,养,蓄养。

[3] 惠,给人的恩惠。

[4] 数尔,多次这样。

[5] 饮爨,爨,音“cuàn”,本义为“灶”,“饮爨”即炊饮做饭。

[6] 默然,默不作声。

[7] 潜归,暗中回家。

[8] 恭慎自守,指为人谦恭谨慎,能循规守法。

[9] 翕然,忽然;突然。

评析

故事一波三折,充满传奇色彩。先讲贫穷少年谢端穷不失志,为人所敬重。次讲其偶得大螺的神奇和令人惊讶之处,最后才道出这样一个令人欣慰的故事发生的真正原因:天帝怜惜谢端之少孤又能纯洁自守!概是人类充满了太多的不公与仁爱,故在古代的爱情故事里才那么多天上仙女下临人间,去抚平那些纯洁自守,有着美好品行的苦难少年,董永、成公知琼、谢端等等,都莫不如是。老子云:“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补有余。”正因为天道的彰显,才使得那些处于困窘而又有美好品德的人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摆脱面前不幸努力的值得!谢端最后的“居常饶足”,是村子里善良人们的愿望,也是无数人们渴望“好人有好报”的回赠!西方有谚语曾指斥“贫穷者受苦受难,富人耀武扬威,上帝却沉默不语”的社会现象,但在传统的中国社会,却鲜能看到这样的文字。社会土壤也更多的是劝慰有谢端这样奇遇的人应该将好品质坚持到底。洋溢在整个中国民间故事里的是充满了善心和仁爱之人得好报的各种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