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爱情童话故事评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织女与董永

汉董永,千乘[1]人。少偏孤[2],与父居。肆力[3]田亩,鹿车[4]载自随。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5],以供丧事。主人知其贤,与钱一万,遣之。永行[6]三年丧毕,欲还主人,供其奴职。道逢一妇人曰:“愿为子妻。”遂与之俱。主人谓永曰:“以钱与君矣。”永曰:“蒙君之惠[7],父丧收藏。永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德。”主曰:“妇人何能?”永曰:“能织。”主曰:“必尔者,但令妇为我织缣[8]百匹。”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十日而毕。女出门,谓永曰:“我,天之织女也。缘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语毕,凌空而去,不知所在。

——出《搜神记》

注释

[1] 千乘,古地名,在今山东博兴、高青一带。

[2] 偏孤,父母中失去一方曰“偏孤”,这里指董永丧母。

[3] 肆力,使出全部的力气,这里有努力耕种的意思。

[4] 鹿车,古代的一种车型,因为车身狭小,仅能装下一只小鹿,所以被称为鹿车。

[5] 自卖为奴,把自己卖身为奴。

[6] 行,守。古人守孝,以三年为期。

[7] 惠,好处,恩惠。

[8] 缣,丝织品,多为丝绢一类东西。

评析

“天道酬勤”,这句话在华夏大地广为人知。但通过董永与织女的故事,我们则知道上天不仅会酬答勤劳之人,甚至还会给勤谨自守而无妻之人以佳妻的馈赠,让其有一个理想的结局。董永卖身葬父,主人家赠以万钱,亦不为所动,直至守丧完毕,以自己的勤劳抵偿父死埋葬的费用,董永所为,真正做到了孝顺恭敬,是为人之子的楷模。《周礼》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纵观董永的作为,我们有谁不期盼他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呢?天上织女的及时出现,董永被报答缘由的明白交代,千百年来,激励了无数家境贫寒却品行美好的青年,使他们看到了期望,感受到了奇迹。这,或许正是现代人读董永与织女故事应该体味的真正内涵。

诚然,这个故事讲述的也许并非爱情,而更多的是表述上天对勤谨自守之人的酬报。之所以将这个故事当成爱情童话,是因为后人在这个故事的基础上,将她的情节做了发展:董永私藏织女衣服致其为妻并恩爱育子,织女下界配凡人触犯天条被捉回天界,董永在通神老牛的帮助下负子上天寻妻,终获许仅七夕一见面的结果。后人的演绎成就了人们现在熟知的爱情故事,也成就了一个美好的中国“情人节”——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