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小说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 研究思路

本书以茅盾小说在日本被译介研究的历史过程为脉络,以重要作品为聚焦点,以国内茅盾研究成果为参照,梳理和讨论茅盾小说作品在日本各历史时期译介与研究的特点,解析茅盾小说作品在日本传播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借助日本的“他山之石”促发新的学术增长点,为推进我国茅盾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史料文献参考。本书将以微观和宏观的双向方式展开:

(1)微观:对茅盾代表性小说作品日译本的生成、译者评价、翻译动机及译本版本流变等问题展开考证梳理;以国内茅盾研究为参照,对各个时期日本学者的研究展开述论评析;解析茅盾小说对日本作家创作的影响;阐释茅盾小说在异国文化体系中所绽放的特殊文学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2)宏观:以日本历史年号划分方法,即昭和前期、昭和中期、昭和后期和平成时期为分界点,对日本茅盾小说研究的历史脉络与各时期特点作一宏观梳理和简要回顾与总结。按发表时间顺序翻译整理目前掌握的所有日本茅盾研究文献,整合为一部完整的日本茅盾小说译介与研究史,论从史出。


[1]参见周娇燕《英语世界的茅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版;王玉珠《茅盾在俄罗斯的接受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年。另,这里的译著是指茅盾小说、散文及文论等在内的所有作品的译本数量。

[2]参见周娇燕《英语世界的茅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版。

[3]参见王玉珠《茅盾作品在俄罗斯的译介与研究》,《国际汉学》2020年第4期。

[4]关于茅盾作品日译目录详见[日]下村作次郎、[日]古谷久美子合编《日本茅盾研究参考资料目录》,顾忠国译,《嘉兴师专学报》1984年第1期。

[5]据笔者不完全统计,1950年至1979年,日本茅盾研究相关文献共计81篇,研究专著1部,具体参见本书附录一。而据查阅周娇燕《英语世界的茅盾研究》(202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英文参考文献可知英语圈国家仅为22篇;王玉珠博士论文《茅盾在俄罗斯的接受研究》(2015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俄文参考文献仅为30篇。由此可见,此时期日本研究成果数量最多。

[6]参见阎浩岗《茅盾丁玲小说研究》,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7][日]松井博光:《黎明的文学——中国现实主义作家·茅盾》,高鹏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8]参见李岫编《茅盾研究在国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9]参见刘柏青等编《日本学者中国文学研究译丛》,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10][日]下村作次郎、[日]古谷久美子合编:《日本茅盾研究参考资料目录》,顾忠国译,《嘉兴师专学报》1984年第1期。

[11][日]相浦杲:《日本研究茅盾文学的概况》,李岫编《茅盾研究在国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2][日]是永骏:《日本茅盾研究会简介》,《湖州师专学报》1986年第3期。

[13][日]下村作次郎、[日]古谷久美子合编:《日本茅盾研究参考资料目录》,顾忠国译,《嘉兴师专学报》1984年第1期。

[14][日]古谷久美子编:《日本茅盾研究参考资料目录补正》,顾忠国译,《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第3期。

[15]参见李岫《茅盾研究在国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6]参见李岫《茅盾研究在国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7]参见松井博光 「薄明の文学——中国のリアリズム作家·茅盾」、東京:東方書店1979年版(松井博光:《黎明的文学——中国现实主义作家·茅盾》,东京:东方书店1979年版)。

[18]参见相浦杲《日本研究茅盾文学的概况》,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年版。

[19]参见是永骏《日本茅盾研究会简介》,《湖州师专学报》1986年第3期。

[20]参见黎明《日本茅盾研究会的会报和学术例会》,《湖州师专学报》1986年第3期。

[21][日]是永骏《论〈水藻行〉》,顾忠国译,《湖州师专学报》1986年第3期。

[22]参见欧家斤《关于〈水藻行〉的日文译者》,《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第3期。

[23]参见肖舟《〈水藻行〉并非由鲁迅译成日文》,《鲁迅研究动态》1986年第8期。

[24]参见裴亮《轨迹与方法:竹内好的茅盾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年第11期。

[25]参见曾嵘《茅盾文学在日本——以〈子夜〉对堀田善卫〈历史〉的影响为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第4期。

[26]参见裴亮《中国现当代文学日译本过眼录——之武田泰淳译茅盾小说〈虹〉》,《长江丛刊》2018年第34期。

[27]参见连正、阎浩岗《昭和前期(1926—1945)日本对〈蚀〉的译介与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0年第8期。

[28]参见阎浩岗《茅盾丁玲小说研究》,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29]参见钟桂松《二十世纪茅盾研究史》,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