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二节 亚历山大里亚陷落:公元前30年
安东尼几乎集中了他所有的军团来应对亚克兴战役,但并不是全部,这个例外是皮那利乌斯·斯卡尔普斯(L.Pinarius Scarpus)在昔兰尼统率的一支由四个军团组成的军队,大概这些军队是留下来保护埃及以免发生政治混乱的,因为像大多数托勒密家族成员一样,克莱奥帕特拉在国内有很多敌人。无论如何,现在这支军队是安东尼唯一的希望,他率领着残余舰队没有驶向亚历山大里亚,而是来到帕莱托尼乌姆(Paraetonium)——一个距离皮那利乌斯军队最近的港口。然而,一切不出所料,他仅存的一线希望,随着皮那利乌斯如此快速地宣称支持屋大维而彻底破灭了,安东尼心灰意冷地返回了亚历山大里亚。克莱奥帕特拉已在那里有一段时间了,她坚定果断地采取行动:杀死众多有嫌疑的贵族,甚至将监禁的阿尔塔瓦斯德斯也拖出来处决了;她大规模地聚敛钱财来收买军队——到目前为止,已经到了没有钱就无法让军队保持忠诚的绝望境地。

图1 亚克兴:战役初期舰队位置
在整个冬季期间,令人沮丧的消息接连传来。曾经得到安东尼鼓励和支持的那些明智的小亚细亚的王公贵族非常敏感地意识到,他们应该更换立场了。阿明塔斯早早地来到亚克兴;犹地亚的希律紧随其后;[317]还有一些地位稍低的人也纷纷前往亚克兴,比如奇里乞亚国王塔尔孔狄摩图斯的儿子们;[318]尽管,我们没有听说阿凯劳斯和波莱摩是何时宣誓效忠于屋大维的,但是此事的发生很可能不晚于这个冬季。[319]亚克兴战役结束后,屋大维本人在萨摩斯岛和以弗所待了一段时间。在那里,他的身边围绕着来自各地的使节,例如,来自罗苏斯(Rhosus)和可能来自米拉萨(Mylasa)的使者们;[320]现在这些城市也明确地承认,屋大维才是它们的主人。到公元前31年年底,屋大维已经有效地接管了小亚细亚,并任命其部下Q.狄狄乌斯为叙利亚行省总督。安东尼一直激励的忠诚还是获得了少许回馈,因为有一些角斗士决心要加入安东尼的军队,以至于他们杀出一条血路,从塞兹库斯(Cyzicus)出发并穿越加拉提亚(Galatia)和奇里乞亚,来到叙利亚。[321]这是仅有的好消息,但没有多大意义。
在这一年的年底,由于意大利出现了一些麻烦,屋大维暂时返回那里。这些麻烦无疑是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的财务问题,尽管现在这些问题得到一些缓解,但是一个更迫在眉睫的问题摆在了眼前:如何安置屋大维自己的老兵和战后投靠他的庞大的老兵群体。他们已经被送回到布伦狄西乌姆,就像他们的战友在瑙洛库斯战役之后所处的情况一样,[322]这些众多的老兵坚持认为他们应该退役了:每个人心里都十分清楚,这场战争实际上已经结束了。他们想立即退役,这就意味着必须解决他们的土地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显著方式就是没收安东尼在意大利的党羽们的土地,可是这类土地似乎是太少了。[323]亚克兴战役结束后不久,阿格里帕便被派回了意大利,看来那里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了。麦凯那斯也已经在那里了。[324]屋大维自己在意大利只能停留一个月,而且他不能前往比布伦狄西乌姆更远的地方:人数众多的元老、骑士以及形形色色的城市平民,从罗马城蜂拥而来与他见面。他也接见老兵们,但不是讨好他们。他举行说明会,明确主张要加强纪律性,但实际上是对老兵们做出了极大让步:那些“自始至终为他卖命的人”——可能是指在亚克兴战役中追随他的那些人——将得到土地,其他的人(可能是指前安东尼党派成员)只能得到一笔钱。这将意味着,需要安置大约4万人或更多的人。[325]可是,从哪里能得到安置如此众多人的土地?整个意大利都在颤抖。佩鲁西亚战争的创伤将卷土重来,这种危险性再明显不过了。所以,最好的一种选择就是购买土地而不是夺取土地,这就是屋大维的选择。当然,他现在没有钱,可是埃及的财富在向罗马招手,这样的许诺一定会令士兵和土地买卖商都感到满意。屋大维不在罗马城的期间里,接二连三地出现了谣言,其中牵涉一场令人不可思议的“阴谋”——由前三头之一的儿子小雷必达(M.Lepidus)领导。[326]但是,意大利必须等待。理由很明显,彻底消灭安东尼和克莱奥帕特拉才是首要大事。目前急需的是埃及的战利品。
屋大维的军队花费了很长时间才抵达亚历山大里亚。由于叙利亚比较安全,他或许可以将军队运往腓尼基港口,但是那将花费大量时间,因为他们需要在海上往返数次才能把军队运送过去,所以,屋大维宁愿选择沿爱奥尼亚海岸的陆地行军。到了7月他们才靠近埃及。到此时为止,安东尼和屋大维互相交换使者已经有一段时间了。[327]屋大维没有提出任何要求,尽管他这样做似乎是想鼓励一下克莱奥帕特拉。因为他最担心的是,她会毁坏她的宝藏,这可是他眼下亟待得到的东西:有明显的迹象表明,她已经把宝藏堆放到一起并围以易燃的亚麻和引火线。甚至有传言说,假如她交出或者杀死安东尼,她的孩子们(大概是年龄较小的孩子们,而不是处于尴尬地位的恺撒利昂)就能保留王位。所有的传言都不是空穴来风,此前在亚历山大里亚已经见证了一些神秘死亡;并且罗马已经任命了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附属国王。克莱奥帕特拉本人很可能会认真对待这些建议,比安东尼所希望的还要认真:当然,屋大维的信使似乎已经到了她那里,并与她进行了私下会谈——这是很奇怪的事情,除非她给了他们一些鼓励。但会谈不太可能有任何结果,或许屋大维只是在有意地挑拨他们两人之间的猜疑而已,或许是想阻止克莱奥帕特过早绝望地自杀。直到7月事态明朗化了:战争将进行到底。
屋大维策划了一场简单易行的两翼夹击攻势。科尔奈利乌斯·加鲁斯(Cornelius Gallus)已经接管并加强了皮那利乌斯军团的力量,当屋大维的军队经过长途跋涉从东侧压来时,加鲁斯将从西侧进攻。不可思议的是,此时的安东尼自己却率军奔向西侧前线(相比之下那里并非重要);很显然东侧才是更重要的前线阵地。屋大维的军队经过了极其艰难的沙漠行军到达了佩鲁西乌姆(Pelusium),或许由于背叛的原因,他们就像进入无人之地一样,没有遭到任何抵抗,这座城市很快陷落了。不久,屋大维的军队出现在亚历山大里亚城下。7月31日,双方发生了一场对安东尼非常有利的骑兵战役;不过,这座城市已经危在旦夕了。
在7月31日的晚上,发生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或者就像后来的故事所讲述的那样:一种神秘的圣乐之声,一支奇怪的行进队伍,因为狄奥尼索斯神自己抛弃了这座城市。[328]关于实际发生的事情并非无稽之谈。罗马有一种古老习俗,即“召唤”(evocatio)仪式:在一场战役之前,罗马将军举行仪式“召唤”敌方城市的众神祇出来,并邀请他们接受一个新的、友好的罗马神祇家族。这种“召唤”仪式可能是在公元前146年迦太基城陷落之前得到合法认定的;[329]公元前75年,在占领奇里乞亚的城市伊萨乌拉·维图斯(Isaura Vetus)的时候,也举行过这种常规仪式。[330]屋大维总是能够敏锐地利用自己所了解的古老习俗。亚历山大里亚的陷落将是继迦太基之后罗马对敌方城市最伟大的征服,而克莱奥帕特拉是继汉尼拔之后罗马面临的最具威胁的敌人。屋大维本来就是一位庄重地记得关于宣战的古老外事准则的人,所以他绝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正如我们预料的那样,他确实进行了“召唤”仪式。安东尼把自己装扮成狄奥尼索斯-奥西里斯神的时间够久了。现在,他的确要被他的神抛弃了。
8月1日,屋大维展开了进攻,亚历山大里亚陷落。首先,在港口发生了一场彻底击败安东尼海军的战役,致使他的整个舰队都投向了屋大维;接下来,在一场步兵交锋中,屋大维再度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安东尼返回宫殿,他死了。普鲁塔克和其后的莎士比亚都描述了这个故事的壮观场面——安东尼听到了克莱奥帕特拉的死讯,其实这是个虚假消息,他慢慢地脱去盔甲,由于他的奴隶在没有完成对主人的致命一击便自杀身亡了,所以当克莱奥帕特拉和女仆将他拖向陵墓时,他还在痛苦地抽搐。至少我们可以相信,在混乱中安东尼听到了令他困惑的消息,也有可能他完全错误地相信了克莱奥帕特拉确实已经自杀的消息:这是迟早要发生的事。不过,事实上屋大维的部下先是将她监禁起来,使她又多活了九天。[331]
屋大维本人畅通无阻地进入亚历山大里亚,并在一次精心准备的演说中宣称他对这座城市的宽恕。但是,他的宽恕是有条件的,他理所当然地拿走了宝藏。他找到了恺撒利昂并将其杀害;安东尼的长子安提鲁斯也遭到了同样下场;还有其他的遇害者,包括刺杀优利乌斯·恺撒的最后一个凶手卡西乌斯·帕尔门西斯(Cassius Parmensis)和亚克兴战役的将领坎尼狄乌斯·克拉苏。但有很多人获得了赦免,其中有克莱奥帕特拉的其他子女——至少当下他们被赦免了。[332]其实,他们得到暂时的赦免只是为了凯旋仪式上的炫耀和罗马民众的嘲弄。可能对克莱奥帕特拉本人也是这样的想法:但是,屋大维的计划在她身上破产了。
比起安东尼之死,克莱奥帕特拉之死的故事更加不同凡响,且令人难以揣测。根据古典史料,特别是根据普鲁塔克和狄奥的记载,[333]他们都肯定地认为,屋大维竭力阻止她自杀,甚至拿她的孩子们进行威胁以确保她继续活下去。当然,他的目的是使她耻辱地在罗马举行的凯旋仪式上示众。古典史料描述,当克莱奥帕特拉意识到自己将遭到的命运是何等恐怖的时候,最终决定以自杀了结痛苦。她开始沐浴并穿上她最豪华的君主盛装——作为一场隆重葬礼的重要部分就是沐浴和更衣,这样的描述有些怪异。然后,她用双臂紧抱着眼镜蛇坐上了王座,侧立在身边的两位忠诚的女仆伊拉斯(Iras)和卡尔米翁(Charmion)自愿选择与她们的主人一起死去。当卫兵冲进来的时候,发现她们已经死亡——场面如画如戏,克莱奥帕特拉赢得了最后一场绝妙的胜利。这是一种最适合于她的死亡方式,因为这种成对的眼镜蛇是古老的托勒密家族的一种象征,即“圣蛇标志”(uraeus):在托勒密家族的头饰上,眼镜蛇赫然挺立,好像随时准备向威胁王位的任何敌人发起攻击。[334]现在,克莱奥帕特拉的生命已经对自己不利了,王室的眼镜蛇发起攻击是再适合不过了。
这一版本的追溯非常贴近事件本身。几年之后,在贺拉斯写作克莱奥帕特拉颂歌时就已经形成了事件的轮廓。[335]但是现代学者对此怀有疑问。[336]他们指出,克莱奥帕特拉之死对屋大维是有利的:即使是这样,埃及的纷乱仍然持续了几个月之久,[337]如果克莱奥帕特拉活着继续扮演一位潜在的傀儡国王,那么局面就会变得更加危险。对屋大维来说,除掉她事情不是更好吗?如果谋杀本身太残忍,那么他至少可以留下毒药,或者可以明确地送去眼镜蛇,或者是送去可以直接了结生命的武器——就像放在军官桌子上一把十分显眼的左轮手枪那样。这种观点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更加复杂了。例如,屋大维为什么允许她继续活了九天,原因不明;我们得知,他甚至阻止了两起她早些时候的自杀企图。[338]屋大维在攻占城市之前就已经明确了自己的打算。克莱奥帕特拉可能在第一天的混乱中就决意去死了,所以很容易被描述成自杀身亡的,毫无疑问是使用了一种野蛮的自杀方式。屋大维将发表深表遗憾的讲演,并向听众展示他的宽容:在元首制早期,这将是司空见惯的场面。但是,我们所了解到的这个故事的含义却是完全不同的,而且其中几乎没有任何对屋大维阿谀奉承的描述。没有人能避开这样的推论——屋大维不顾克莱奥帕特拉的意愿而试图让她活着,但他失败了。除此之外,屋大维向来是一位技艺高超的宣传家。当然,最好的假设是:如果他让她活着,他确实想让她在凯旋仪式上露面,就像他的支持者们所希望的那样。[339]故事的一些细节很可能是虚构的[340]——例如,那个著名的无花果篮的故事也许就是虚构的。然而,我们至少可以这样概述:她那壮丽的、安详的、胜利的死亡很可能是历史,而不是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