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章 斐波那契数列
张燕走到讲台上,放下卷子,目光扫视了一圈教室,最后落在了后排几人身上。
她的脸色沉了下来,语气也变得严肃:“今天中午的事情,我已经听王主任说了。”
“张希,赵飞,还有石磊,你们三个,出息了啊?马上就要高考了,还有心思往网吧钻?”
训完了三个罚站的,她的目光又转向了正给后面仨人偷偷做鬼脸的常鹏飞。
“还有你,常鹏飞!”张燕的声音又提高了一个八度。
“别以为你家里条件好,就能不把学习当回事!网吧是你家开的?啊?次次都有你!我告诉你们,在我这儿,没有谁特殊!进了这个班,就都是我的学生,学习就是你们现在最重要的任务!”
张圆圆不像王秃子那么势利眼,对班上的同学向来一视同仁,该批评的绝不嘴软,她是学校唯一一个没收过常鹏飞他爸红包的老师了。
常鹏飞立马蔫儿了,缩着脖子不敢吱声。
一通狂风暴雨,张圆圆把几个去网吧的挨个数落了个遍,道理讲得一套一套的。可怪了……
她愣是没提林西半个字。
是王秃子没告状?还是李老师帮我说了好话?林西心里有点犯嘀咕。
“行了!”张圆圆清了清嗓子,“都给我把精神头提起来!离高考就一百多天!听着多,眼睛一闭一睁,就过去了!现在累点儿,以后上了大学就轻松了!”
听到这话,林西差点没乐出声。
轻松个屁!这话也就骗骗这帮没经历过社会毒打的小屁孩儿。
真信了,大学四年打游戏、谈恋爱混过去,毕业等着傻眼吧。
什么上了大学就好了,找到工作就好了,结了婚生了孩子就好了……
狗屁!
这人生啊,要么躺平等死。
要么被这社会裹挟,卷生卷死。
“好了,废话不多说。”
讲台上的张圆圆已经捡起了粉笔,“我看离下课还有点时间,不能浪费。咱们讲讲这张模拟卷的最后一道附加题。”
底下顿时一片哀嚎。数学课终究是躲不过去。
林西收起了刚才的发散思绪,目光专注地看向黑板。
虽然他已经打定主意,要走竞赛保送这条路。
但编程竞赛说白了,就是用编程的工具去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
学好数学对他接下来的竞赛之路绝对有用!
他这聚精会神的样子,自然落入了讲台上班主任张燕的眼中。
张燕心里是有些复杂的:
林西这个学生,她印象太深了。从高一开始,自己就带这个孩子了。
当初他的入学成绩不错,脑子也活,一点就透,是棵难得的好苗子。
可谁知道,从高一下学期开始,就跟变了个人似的,心思完全不在学习上,成绩也一降再降。
她想了很多办法,都没能把他拉回来。心里是又气又急又惋惜。
可刚才李老师找到她,把网吧里发生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
说林西不仅没打游戏,还在研究竞赛,甚至当场解出了一道竞赛题,张燕心里那点希望的小火苗,又“噌”地一下冒了出来。
难道这孩子,真的转性了?还是又在耍什么花招?
不行,我得试试他。捎带敲打一下,虽说没多久就高考了,但凭他的脑子现在努努力,还是有机会考个二本的。
“林西,你上来,把卷子最后那道附加题做一下。”
这话一出,全班同学都愣了一下,目光齐刷刷地看向林西。
附加题?那可是每次考试用来拉开差距、区分学霸和普通人的存在,难度极高。
“张老师,你让他做附加题?还不如期待母猪会上树呢。”
周围顿时响起一阵压抑的哄笑声。
每个班上总会有那么个别贱人,这个带头起哄的贱人叫王景涛。
如果说常鹏飞是耍贱,那这货就是真贱了。
王景涛家里是开饭店的,有点小钱,常鹏飞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他装逼的快感,连带着对林西也充满了敌意。
成年后这货也狗改不了吃屎,朋友圈里不是炫耀新提的车,就是假装不经意地露出名牌,同学聚会上更是把“不就是那谁吗!都我朋友。”之类的话挂在嘴边。
林西没理会王景涛的嘲讽,起身,走上了讲台。
狗咬你,你不能也扭头咬他一口啊。
“有一个楼梯共10级台阶,一只青蛙往上跳,每次可以跳1级,也可以跳2级。问:这只青蛙从地面跳到第10级台阶,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跳法?”
看完题,林西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一个“解:”字。
然后,他停住了。粉笔悬在半空,眉头微微蹙起,陷入了沉思。
讲台下,王景涛用胳膊肘碰了碰同桌,故意用大家都能听到的声音说:“是不是就会写个解?这水平上什么讲台啊!直接说自己不会就得了呗。”
他身体微微后仰,双臂抱在胸前,一副等着看好戏的狗样子。
讲台旁的张燕,心也跟着提了起来。一时间忘了呵斥王景涛,维持课堂秩序。
高中三年的荒废,怎么可能一下子补回来。
这道附加题,对好学生来说都有难度,让他来做,确实是有些强人所难了。
她有点后悔,是不是自己太心急了?
这样当众让他下不来台,会不会反而打击了他刚刚萌生的一点点学习的念头?
她刚想开口说“算了,林西,你先下来吧。”
林西手中的粉笔动了。
他刚才的停顿,不是因为不会做,而是因为脑子里闪过了一个更高效、更本质的解法。
这不就是个典型的递归问题吗?
设跳到第n级台阶有f(n)种方法。
要跳到第n级,最后一步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从第n-1级跳1步上来,要么是从第n-2级跳2步上来。
所以,f(n)= f(n-1)+ f(n-2)。
这不就是斐波那契数列的递推关系吗?
粉笔在黑板上快速划过,没有繁琐的步骤,只是简洁地列出了几个关键的数字和推导过程,最后,一个清晰的数字“89”出现在黑板上。”
速度之快,过程之简练,与刚才的停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