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壽限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故中年而壽盡矣,見《靈樞》卷八第五十四《天年》篇。自黃帝曰其氣盛衰至末,見《甲乙經》卷六第十二。自黃帝問於岐伯曰人年老而無子者至末,見《素問》卷一第一《上古天真論》。
高按,今見日鈔本,篇名限字下有注音“切胡簡反”四字,今存之。
黃帝曰,人之夭壽各不同,或夭或壽,或卒死,或病久,願聞其道。
岐伯曰,五藏堅固,血脈和調,肌肉解利,皮膚緻密,營衞之行不失其常。
呼吸微徐,氣以度行,六府化穀,津液布揚各如其常,故能久長。
案,肌肉解利,解,舒也,緩也。利,疾也,善也。解利者,舒緩而流利,巧善也。緻,楊注云大利反,恐有誤。高按,楊注以爲此乃得壽九端,實則兩端,營衞之行不失其常爲一端,津液布揚各如其常又一端。
黃帝曰,人之壽百歲而死者,何以致之。
岐伯曰,使道隧以長,基牆高以方,通調營衞,三部三里,起骨高,肉滿,百歲乃得終也。
案,使道者,血氣所行也。隧,音遂,回也,轉也。《莊子·天下》,“若羽之旋,若磨石之隧”。長,鬯也,達也,恆也。使道隧以長者,血氣之行回旋悠長,無所不到,無所窒礙,恆而無衰也。基牆,人之肌膚筋骨是也。高以方者,言其小大上下與血氣相得也,《韓非子·解老》,“所謂方者,內外相應也,言行相稱也”。基牆高以方者,肌膚筋骨內外相應也。故能使營衞通調,三部三里各得其常,則其人骨肉勻稱,乃曰可壽。起骨者,或稱爲高骨,乃謂人身可見或可觸及之骨,類如今人所謂骨性標識。腎主骨,脾主肉,骨高者腎精足,肉滿者脾胃壯,血氣足也。
黃帝曰,其不能終壽而死者,何如。
岐伯曰,其五藏皆不堅。使道不長,空外以張,喘息暴疾。又卑基牆,薄脈少血,其肉不實。數中風,血氣不通。眞邪相攻,亂而相引。故中年而壽盡矣。
案,此數條不壽之狀,可對勘上文。
黃帝曰,善。
黃帝曰,其氣之盛衰,以至其死,可得聞乎。
岐伯曰,人生十歲,五藏始定,血氣已通,其氣在下,故好走。案,其氣在下者,陽氣始動,由下而上,順。若人長身高,在於下也。好者,多也,下同。走,奔走,言其善動。
二十歲,血氣始盛,肌肉方長,故好趨。案,趨者有所趨向,言其動則有嚮。
三十歲,五藏大定,肌肉堅固,血脈盛滿,故好步。案,步,安步當車之步,意在堅固。
四十歲,五藏六府十二經脈,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榮華頹落,髮鬢頒白,平盛不搖,故好坐。案,大盛以平定,以,猶而也。重在平定,故又曰平盛不搖。又,二十,三十,四十,今見日鈔本分別寫作廿,卅,卌。
五十歲,肝氣始衰,肝葉始薄,膽汁始減,目始不明。案,肝之陰血漸不足也,血氣日損。
六十歲,心氣始衰,喜憂悲,血氣懈惰,故好臥。案,血氣懈惰者,言血氣之用也。
七十歲,脾氣虛,皮膚枯。
八十歲,肺氣衰,魄離,魄離故言喜誤。案,喜,多也。
九十歲,腎氣焦,藏枯,經脈空虛。案,焦者竭也。腎主水而主血,腎之氣焦藏枯者,精血皆去也。
百歲,五藏皆虛,神氣皆去,形骸獨居而終矣。
黃帝問於岐伯曰,人年老而無子者,材力盡邪,將天數然。
岐伯曰,女子,七歲,腎氣盛,更齒髪長。
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伏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
三七,腎氣平均,故眞牙生,而長極。
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
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髮始惰。
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髮白。
七七,任脈虛,伏衝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
案,試作天癸解云,天者,天生自然之道也。癸,十二天干之末,又揆度之揆,又癸者歸也,又太歲在癸曰邵陽,月在癸曰極(《爾雅》)。天癸者,言天道所歸可揆度之而取而行者也。天癸至,至者,極也。天道極,陰陽和,則人道可行矣。人之所生,前十餘年有賴天生之數而長,長極而可行天道,卽天癸至者也,卽生生之道也極。下文之地道又可與此天癸爲對文,地道者坤道也,女道也。後人以天癸爲某物,地道爲某物者,略未安。又,材力盡邪,邪,日鈔本寫作耶。髮始惰,惰,墯字省,墮也。
丈夫,年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
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寫,陰陽和,故能有子。
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眞牙生,而長極。
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
五八,腎氣衰,髮惰齒藁。
六八,陽氣衰於上,面焦,鬢髮頒白。
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藏衰,形體皆極。
八八則齒髮去。
案,齒藁,藁,草枯曰藁,木枯曰槀,今人通用槁字。又,藁,今見日鈔本寫作稾,稾,稈也(《說文》),枯禾也(《集韻》),又作藁(《經典釋文·禮記郊特牲》)。又,腎藏,腎精也。
腎者生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寫。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墯,天癸盡矣,故髮鬢白,身體重,行步不正,而無子耳。
案,此搃結一段。五藏盛乃寫,寫,轉輸之寫也。又,墯字今整理本作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