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序言 用文学情怀书写法律人生——序蔺存宝《故事里的民法典》
肖胜方[1]
提到律师,人们可能习惯了法庭上滔滔不绝、谈判桌前据理力争、办公室里伏案冥思、公共场合光鲜亮丽的形象。其实,诉讼和非诉讼这些需要委托人付费的业务,只是律师工作的一部分。律师所做的工作中,还有相当多一部分是不赚钱的,我们律师行业内把律师的这类工作称为公益法律服务。
截至目前,全国66万名律师中,大部分都从事过公益法律服务。就广东省的律师而言,自我担任广东省律师协会会长以来的六年间,全省每年有9400多名律师担任村社区法律顾问,每年有20多名律师从事“1+1”法律援助和援藏工作,全省7万多名律师从事的公益法律服务高达上百万件/次。在这些闪光的数字里,就有本书作者蔺存宝律师的奉献。存宝把他执业20余年来接受媒体采访,免费为社会公众答疑解惑,以及发表在报纸、电台、电视台和网络上的零散文字进行梳理,分享经验,这既是对他借助媒体平台从事公益普法工作的总结,也是广东律师行业公益普法的宝贵财富。所以,当存宝在省律协十二届理事会第六次会议上,把他即将付梓的沉甸甸的书稿拿给我,嘱我作序时,我欣然“领命”。
我与存宝的相识始于2009年,那时我是省律协的理事,存宝是青工委和宪法委的委员。在委员会的一次小型座谈会上,我受邀分享律所管理方面的心得,存宝的勤奋好学、热心公益、能写会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我们共同参与省市律师行业的工作多了,交集也就多了。在这期间,我总能在《法治日报》《检察日报》《人民法院报》《广东律师》《上海法治报》等媒体和网络平台上看到存宝发表的大量文章。他的文章获奖了,我为他颁发奖状,就有好几次。
因职业使然,律师个个能说会道,但能说又能写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存宝就是他们中的典型代表。存宝勤于思考,善于创作,在他的文字里,既有专业见解,也有对律师行业发展的思考,还有随笔、小说、散文、诗歌——流淌着睿智、幽默和他对律师行业的炽热情怀。
2016年年底,我履新十一届广东省律协会长之职,存宝当选为常务理事,后来还做了佛山市律协的副会长、监事长。因为工作关系,我们“走得更近了”。根据惯例,新一届律协要组建新的委员会。在我们开会研究委员会主任名单时,存宝的资料被放在律师文化建设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文化工委)主任的候选人资料里。看到他的资料,大家不约而同地想起他在竞选理事时的精彩演讲,最后一句“请大家支持宝宝!”,为他在律师同行心中留下了“宝宝”的美名(后来我们见到他,都叫他宝宝)。存宝乐于为行业奉献,他的写作才能和他对律师文化建设的思考,使他得以担纲广东省律协首届文化工委主任。
任职文化工委主任期间,存宝果然不负众望,把全省律师文化建设工作搞得红红火火。除了文化交流、开展法律职业共同体书画摄影作品创作展等常规动作外,他创造性地为全省律师设立了文化创作基地,开展“广东律师杯”全国小小说征文比赛,“广东律协杯”全国中长篇小说创作大赛,让全国作家和作者书写广东律师和广东律师事业,为宣传广东律师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0年的一次会议上,存宝送给我一本书——《父亲的至理名言》,这是他的第一本散文集。洋洋洒洒17万字,拳拳赤子之心,情透纸背。存宝在省律协担任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在市律协担任副会长、监事长,还兼职仲裁员、讲师团成员,举行公益讲座,开展公益普法,每年为行业付出上千个小时,还要兼顾律师所的管理和律师业务,有次会议用餐时,我问坐在我对面的存宝:“你写文章的时间是哪儿来的?”在高铁上写,在候机楼里写,在飞机上写,在开会时写,半夜做梦醒了爬起来写,甚至有时候开着车,灵感来了,把车停在路边写……当存宝告诉我他发表了50多万字,创作了中长篇小说的秘诀时,我笑着对他说:“你的写作秘诀我学不来!”
写文章,存宝无疑是认真的。他把自己写成省作协会员、禅城区作协副主席,他和他的律师所主办的“文学佛山·宝慧时光”大型文学品鉴活动,至今已举办了55期,成为在佛山乃至全省都很有影响力的文学品牌活动。以作家的情怀坚守律师事业,用律师的缜密书写生活,执业写作两不误,存宝做到了。
自2021年1月1日起,被喻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我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施行。我因为履职全国人大代表,亲历了法典诞生的过程。十三届全国人大闭幕后,我受邀到省人大、省直机关和全省各地市宣讲了70多场《民法典》,存宝也加入了省律协和佛山市组织的《民法典》宣讲团。他根据受众的不同,精心设计了10多个课件,到政府、企业、学校、商会、协会、妇联、社区、乡村,义务宣讲《民法典》120多个场次,引导听讲者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正是由于他在公益普法方面的奉献,佛山首届“最美普法人”“禅城好人”“佛山好人”“全省律师行业优秀党员”“全国优秀律师”等荣誉纷至沓来,可谓实至名归。
近些年,随着律师队伍的壮大和专业化建设的提升,律师出书已不再是新鲜事。与那些专业书籍相比,存宝的这本《故事里的民法典》以真实案例为素材,按照《民法典》的编纂体例,采用法律事实、法律关系、法律条文、法理分析和解决路径的解析模式,案例翔实简练,语言通俗易懂,法条援引准确,法理分析深入浅出,解决路径切实可行,既是老百姓拿来就能参照使用的生活普法指引,也是法科生和法律爱好者研习的实用教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前提是知法,普法是知法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广东7万多名律师秉持人民律师为人民的服务宗旨,是公益普法的生力军。存宝的这本《故事里的民法典》,既是总结,也是再出发的号角。“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诚如艾青的诗句所言,有爱就有力量,有爱就有希望,愿文思泉涌的存宝在他挚爱的公益普法道路上勇毅前行,用文学的情怀,抒写法律人生。
是为序。
2023年5月3日
注释
[1]肖胜方: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广东省律师协会会长、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最高人民检察院特约监督员、广东省法学会副会长、广东省法官遴选委员会委员、广东胜伦律师事务所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全国优秀律师、全国维权十大杰出律师、广州十大杰出青年、广州市十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