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现代诗导读(1937-1949)
孙玉石更新时间:2015-04-21 12:44:43
最新章节:第163章 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中国现代诗,也叫“新诗”,是指发端于“五四”时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段时间的白话诗,即应用现代汉语的、自由抒发思想感情的、形式上不拘一格的诗歌。本书收录了多篇诗人与解诗者的文学对话。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07-11-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中国现代诗导读(1937-1949)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第163章 后记
- 第162章 无题
- 第161章 群体生命的欢乐颂
- 第160章 秋之色
- 第159章 自然与人生的性灵之作
- 第158章 莲花
- 第157章 美不能在风光中静止
- 第156章 诗抄
- 第155章 在古老的爱情神话背后
- 第154章 女面狮
孙玉石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中国接受俄国文论研究
本书对中国接受俄国文论过程中发生的照搬、误读、纠偏、阐发等现象进行准确辨析,对其原因进行深层次分析,并对中国接受俄国文论的得失进行论证,认为中国对俄国文论的接受既促进了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型,也助长了中国文论中工具论的增长,从而为当前中国文论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同时,本书还对中国接受俄国文论资料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完成了中国接受俄国文论的年表工作。文学17万字 - 会员
激情的样式:20世纪80年代女性写作
本书从多重女性视角考察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梳理了女性文学生成的背景与资源,剖析了女性意识形态混沌的内存逻辑,审视了女性文学的形态、特质及发展轨迹。同时指出女性写作如何承继“五四”女性解放的脉动,如何呼应西方现代性的导引,进行有跨界的移动与时空的切换,从而参与主流话语系统所需要的时代精神、人性诉求的诗意表达,逐渐实现从本源性母体剥离之后的蜕变,从精神赋格的层面展示了女性的激情、意志、志向文学27.6万字 - 会员
洪亮吉诗歌研究
洪亮吉是清代的朴学大师,又是乾嘉文坛的巨子,以词章考据著称于世。本书从要素论、本体论、功能论、创作论四个方面阐述了洪亮吉的诗学理论。结合洪亮吉的文学活动、思想个性和创作心态,对其诗歌题材进行分类研究,揭示其诗歌创作的艺术成就和审美风貌,进而把握其诗风演变的轨迹,借以管窥乾嘉学者型诗人创作的典型特征。对洪亮吉的其他文体创作及学术研究进行评析,将其置于乾嘉文坛的背景下衡定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文学17.2万字 - 会员
美华文学中的美国形象研究
本书主要研究美华文学中的美国形象,由两部分极致成:一是空间视域下的美国地理形象,如古墓与围城意象、天堂与地狱的小幻象、美国家园形象等;二是族群社会学视野下的美国各族裔形象,如华人移民形象、白人“拯救者”形象、犹太人形象及黑人形象。借助比较文学中形象的研究方法,本书对美华文学中复杂多变的美国形象进行了深入探讨。文学20.3万字 - 会员
形式主义莎评经典研究
形式主义莎评是20世纪莎学最具活力的部分。形式主义莎评提倡文学批评的独立自主性,借助反讽、隐喻、意象、象征、原型、解构、细读等概念进行研究,在文学作品内部作了理论化尝试。本书将形式主义莎评分为新批评莎评、意象莎评、象征莎评、原型批评莎评、解构主义莎评、细读式莎评等六个流派,从每一个流派中选取经典莎评著作进行深度解读,揭示其特点,以点带面,以期对诗学建构有所启示。语言之美、结构之美、人物之美是莎士比文学22.7万字 - 会员
鲁迅北京交游研究
本书从城市空间的角度,论述了北京城市空间的政治性对鲁迅思想和创作的影响,将鲁迅在北京城与不同个体或群体的各种交游相互关联起来,形成网络结构,呈现出一条鲁迅从教育部官员到新文化人,再到高校教师、深受青年敬仰的思想家和文学家的发展脉络。文学18.4万字 - 会员
不寻常的讲述: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非常态人物叙述者研究
本书首次提出“非常态人物叙述者”的概念,具体是指一种特殊叙述者,它主要由智力、精神、心理、道德、形态、状貌等多个方面与正常态的人存在较大差异和区别,并且已经参与到故事进程当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相对具体和形象化的人物来担任。本书主要针对20世纪中国文学中引人注目的癫狂型、痴呆型、幽灵型和比拟型这四个非常规形态的人物叙述者类型展开专门探讨和深入论析。这是在取法和借鉴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叙述者、不可靠叙述(者)文学29.3万字 - 会员
张爱玲晚期写作研究
本著基于张爱玲1955年赴美之后的文学创作和文学行为,从张爱玲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生命哲学的形成及表现形式入手,系统展开张爱玲晚期文学研究,全面探讨了张爰玲人与文的绝望、虚无和颓废内涵,动态地呈现出其对中华民国深沉绝望的过程,尤其在“港战”叙事上以国家不幸自家幸的妥协与投降意识,导致其人与文底线一再下滑。这些深刻地影响着张爰玲创作格局的拓展和境界的提升。本著能在张爱玲的文学文本和成长体验的对文学21.3万字 - 会员
《小说新报》与中国文学的内源性变革
《小说新报》(1915—1923)是民初市民作家(即所谓的旧派作家或鸳鸯蝴蝶派作家)的一个大本营,是持续时间较久(9年),发行期数较多(共94期),发行范围较广,影响较大的大型通俗文学刊物,具有代表性。本书摈弃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研究中普遍使用的“冲击——反应模式”,采用“自感——反应模式”,突出“内源性”而非“外源性”。全书包括《小说新报》与民初长篇小说的正统性及其变革、《小说新报》与民初短篇小说文学24.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