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五高”这样做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外治古方,降压找中医

外治法,即不服用任何药物只作用于体表的治疗方法。用这样的方法来治疗高血压虽然难以根治,但具有安全且不会引起药物反应的优点。所谓降压外治法,总的来说,就是利用降压药物与降压穴位、反射区以及经络的相互作用来达到降压功效,值得一试!

穴位按摩来降压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与神经系统、心血管有极大的关联。压力过大、神经高度紧张或疲劳过度,往往都比较容易使血压升高。经常按摩降压的特效穴位,比如太阳穴、悬钟穴、曲池穴以及耳垂、锁骨上窝等,可清脑明目、缓解头痛、舒缓压力,从而改善精神状态,起到一定的降压作用;还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大脑的血流量,调节血压;甚至有利于疏通血管、调节神经中枢,稳定血压。

悬钟穴,控制血压不升高

1.按压悬钟穴:以手指指腹或指节向下按压,并做圈状按摩,施力时方向应略偏向腓骨的后方。

2.敲打悬钟穴:弯曲手指,以指关节轻轻敲打,至局部感觉酸痛即可。

胆经上的悬钟穴是治疗高血压的重要穴位,可以治疗舒张压高的高血压。悬有吊挂之意,特指空中;钟就是古时候的一种乐器,即编钟,声音浑厚响亮。悬钟穴又名髓会穴,其中髓有人之骨髓、骨之精髓之意,专指人体肾气;会则有交会之意。也就是说,悬钟穴专管人体骨髓的汇集,“髓生血”,所以这个穴位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功能特别强,堪称人体天生的降压大穴。如果您的高血压是低压高的话,要每天都敲,一次至少10分钟,而且敲打的时候力度稍大,至穴位及其周围出现酸痛感为最佳,力度太小的话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如果穴位没有酸痛感,则要适当加大力度。

【定位取穴】在小腿外侧,于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正坐位或仰卧位,从外踝尖向上量4横指(3寸)处,腓骨前缘。

【穴位配伍】

◎搭配阳陵泉穴,降压效果更佳,对高血压引起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搭配风池穴,有利于缓解高血压引起的眩晕、耳鸣等不适。

◎搭配昆仑穴、合谷穴、足三里穴、曲池穴等,有利于辅助治疗高血压引起的中风、半身不遂等疾患。

其他穴位按摩来降压

【定位取穴】

太阳穴:位于头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横指处。

曲池穴:位于人体肘部桡侧,弯曲前臂时在肘横纹桡侧止点处。

太冲穴:位于人体足背的第1、第2跖骨结合部前方的凹陷处。

膻中穴:位于人体胸部,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的正中间处。

印堂穴:位于人体头部,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处。

神庭穴:位于人体头部,正坐或仰靠时,在头部中部入前发际0.5寸处。

风池穴:位于人体后颈部,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凹陷处。正坐时,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处即可取穴。

【按摩步骤】

1.双手拇指指腹从印堂穴轻轻抹至神庭穴,其余四指置于头顶以助力,反复操作10次。

2.双手拇指指腹同时按揉太阳穴2分钟,力度以穴位感觉酸胀为宜。

3.用圆珠笔端点或用拇指指端轻轻地点揉曲池穴,左、右两穴各压揉1分钟左右。

4.患者取仰卧位,操作者五指自然分开,手掌紧贴在患者膻中穴,从胸部正中沿肋间隙向两侧,轻轻分推,由上依次向下进行,反复操作5次。

5.拇指与食指相对用力,拿捏患者双侧风池穴3分钟,力度以肌肉感觉酸胀为宜。

6.拇指和食指相对用力,按住耳垂下方,并慢慢向下推压,至锁骨上窝即可,反复推压20次。

高能情报站:正确按摩的感觉是怎样的?

按摩时若是被按摩处自觉有一定的酸胀感,则表明按摩力度和时间把握得恰到好处。若是出现刺痛或疼痛难忍的感觉,甚至出现大叫的情况,则为不正常的表现。若是按摩力度不正确,产生不正确的按摩感觉,极有可能给被按摩者造成软组织挫伤或皮下出血等严重后果。

按摩力度适宜,被按摩者大多会感觉到按摩者的手法均匀、有力、柔软、渗透等。正所谓“轻而不浮,重而不滞,柔中带刚,刚中夹柔”!

反射区按摩来降压

高血压的病因繁多,至今不能明确其发病机制。高血压是多种致病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因此,市面上尚无特效药,不妨试试足部反射区按摩来辅助治疗。

肾上腺反射区,调节内分泌来降压

刮压肾上腺反射区:食指指关节重力刮压足底的肾上腺反射区,至反射区处感觉酸痛为宜,持续按摩5分钟左右。

重压肾上腺反射区:拇指指腹重力按压足底的肾上腺反射区,至局部感觉微热为宜,持续进行3分钟左右。

肾上腺,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与生命息息相关。经常按摩足底的肾上腺反射区,有利于调节高级神经中枢,加速血液循环,调整内分泌,从而积极地改善肾功能,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对高血压发挥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肾上腺反射区藏在皮下组织的深处,故按摩力度要略重些,一般令患者产生痛感即可。唯有这样才能给肾上腺反射区足够的刺激,起到调节肾上腺功能的作用。

按摩肾上腺反射区所发挥出来的作用具有双向性。若是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过多,重力按摩此反射区,就可以减少这两种激素的分泌,使其恢复到正常水平。肾上腺素分泌若是过少,就可以通过按摩肾上腺反射区,使肾上腺增加分泌,同时促进周围毛细血管循环,增加血流量,改善血管的舒张状况,这些都有助于发挥降压功效。

【定位取穴】肾上腺反射区位于双脚足底第2跖骨上端稍外侧,也就是双脚脚掌第1跖骨与跖趾关节处,正好处在“人”字形交叉的外侧。

【穴位配伍】

◎降压反射区(大脚趾的第一指节与第二指节的连接处,即脚趾窝上,用力点按5分钟以上即可降压)。

◎颈椎反射区(用力点按5分钟以上就有降压效果)。

◎耳朵内侧的降压沟(顺着耳朵上的降压点、高血压点以及降压沟进行按压或推揉,降压效果将更明显)。

其他反射区按摩来降压

【定位取穴】

◎肾反射区:位于双脚脚掌第2跖骨下端与第3跖骨下端的关节处,足底中央“人”字形交叉偏下的凹陷处。

◎输尿管反射区:位于足底肾反射区至膀胱反射区连成的斜线形条状区域。

◎膀胱反射区:位于足底内侧舟骨下方拇展肌之侧约45°处。

◎心脏反射区:位于左足底第四跖骨和第五跖骨中间。

◎脾脏反射区:位于左足底心脏反射区下方1厘米处。

◎肝反射区:位于右足底第四、五跖骨间肺反射区的下方及足背上与该区域相对应的位置。

◎甲状腺反射区:位于双脚脚底,在第1跖骨与第2跖骨之间,成带状。

【按摩步骤】

1.食指扣拳依次顶压肾、肝、膀胱反射区各50次,以局部有肿胀感为宜。

2.拇指指腹推按输尿管反射区50次,每分钟30~50次。也可用拇指将膀胱反射区和输尿管反射区连起来按揉,至局部感觉温热为宜。

3.食指扣拳顶压心脏反射区50次。

4.用食指指关节垂直点按脾脏反射区100次左右,直至局部感觉酸胀为宜。

5.指腹推压法推按甲状腺反射区50次。

药物贴敷来降压

药物贴敷疗法,就是穴位敷熨疗法,属于中医传统疗法的一种。它主要以中医经络学说为依据,将一些具有特定疗效的药物通过穴位直接输送到病变组织器官,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高血压患者接受了药效、穴效的双重作用,降压效果更明显;甚至可以通过血液循环的加快、人体阴阳气血的调和,进一步改善人们的情绪,帮助患者缓解失眠、心悸、烦躁等不适。

夏枯草,扩张血管控血压

1.吴茱萸、夏枯草各20克,一起研磨成细粉末。

2.夏枯草10克,枸杞叶15克,一起研磨成细粉末。

夏枯草,一味传统中药材,也是广东凉茶配方中的重要药材之一。夏枯草有着独特的生长周期,即冬长夏枯,故得其名。中医认为,它性寒,味辛、苦,归肝、胆经,具有清肝明目、清热散结等功效,降压效果显著。相关研究已证实,夏枯草的茎叶、花穗、全草均有不同程度的降压效果。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方子中一般都会加入夏枯草,以便加强降压效果,尤其适用于肝热阳亢型的高血压患者。换句话说,火气大、头晕、睡眠质量较差、舌红、舌苔发黄的高血压患者用上述两个方子贴敷,长期坚持,降压效果不错。

从现代药理学角度看,夏枯草具有扩张血管、增加冠脉流量、增强心脏收缩力、抗血栓、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并可有效地辅助降低血压。除了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均可试试上述贴敷方子。

【选取穴位】神阙穴(位于脐窝正中,即肚脐)。

【操作指南】取适量药粉直接纳入神阙穴内,用麝香止痛膏贴敷固定即可。

【用法提醒】每日换药1次,10日为1个疗程。

【搭配治疗】加贴涌泉穴(取坐位,卷足,先找到足底掌心前面正中凹陷处的前方,然后找到脚底肌肉的“人”字纹路,再找到“人”字纹的交叉)。

其他药物贴敷来降压

【定位取穴】

涌泉穴:位于人体足底部。将脚趾自然向下蜷曲,足前部凹陷处。

神阙穴:肚脐,位于脐窝正中。

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后缘处。侧坐,在内踝尖直上4横指,在胫骨内侧后缘处。

悬钟穴: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端坐,从外踝尖向上4横指处,腓骨前缘。

内关穴:在前臂掌侧,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伸胳膊掌心朝上,腕微屈,从腕横纹上量约2横指处。

【贴敷方子】

1.天麻生地降压贴:半夏、白术、天麻、茯苓、生地黄、赤芍、川芎、川牛膝、甘草各10克。一起研磨成细粉末,然后加入姜汁调和成糊状,直接敷于神阙穴及其周围,用纱布覆盖,用胶布固定即可。每日换药1次。该方有利于降低血压,改善头痛、头胀、胸胁胀痛、胃脘胀满、四肢乏力、手足麻木等高血压引起的不适。

2.莲子心安神除烦贴:黄柏、菖蒲、云苓、白术、莲子心、丹参、车前子、藿香、佩兰、竹叶各10克。一起研磨成细粉末,取适量药末,倒入醋调和成糊状,直接贴敷于三阴交穴及其周围,用纱布覆盖,再用热水袋熨之。30分钟后取下热水袋,3小时后取下药物,每日治疗1次。长期坚持,有助于清热、除烦、安神,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血压。

3.银杏叶双花贴:银杏叶100克,槐花、菊花各35克,丹参22克。一起研磨成细碎末,取适量药末,倒入生姜汁调和成糊状,直接贴敷于悬钟穴与内关穴之上,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有利于降低血压,改善高血压引起的心悸、失眠等不适。

4.吴茱萸川白贴:吴茱萸、川芎、白芷各30克。一起研磨成细碎末,取适量药末,用脱脂棉裹起来如小药球状,直接贴敷在两足底的涌泉穴上,按紧之后用胶布固定即可。每日治疗1次,10日为1个疗程。

药浴也降压

高血压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不仅需要忌口,还需要注意生活作息,更得保持心情舒畅。在保证做到这些的前提下,合理使用中药材进行足浴或泡澡,在很大程度上也有助于控制血压。

臭梧桐简单泡,降压不麻烦

1.臭梧桐地龙足浴方:臭梧桐叶30克,地龙10克。将臭梧桐叶、地龙分别冲洗干净,小火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加入适量温水,待温度适宜泡脚。

2.梧桐豨莶草茶:臭梧桐200克,豨莶草50克。将臭梧桐、豨莶草洗净,小火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沐浴盆中,泡澡15分钟即可。

臭梧桐是药用价值相当高的药材,性寒,味辛、苦,归肝经,善于凉肝息风、舒筋活络,适用于肝阳偏亢、肝风内扰所致的高血压患者,对改善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头痛、震颤等不适甚为有用。《全国中草药改编》中认为,臭梧桐与夏枯草同用,适用于高血压。《伤寒常用中草药》也指出,臭梧桐能“祛风湿、止痛、降血压”。

臭梧桐,又名八角梧桐、山梧桐、臭桐柴、后庭花、臭牡丹、臭芙蓉等,主要是以其根、茎、叶等部位入药,而根与叶的降压效果都十分明显。从药理学角度分析,长期服用臭梧桐煎煮的汤饮,有利于舒张平滑肌,并直接使血管扩张,从而有利于降低血压。

另外,臭梧桐可长时间地抑制腓神经与颈动脉因受到刺激而产生的升压反射,还可通过对肺血管内感受器的后射作用,使得血压不但不会升高,反而下降。但臭梧桐不宜长时间高温煎煮,否则极易影响降压效果。而且,尚未开花的臭梧桐降压效果明显胜过已经开花的臭梧桐。

臭梧桐的降压功效和缓且持久,与地龙或豨莶草搭配改善高血压效果更佳,而且有利于恢复心脏功能,有效地对抗小动脉痉挛等问题。每日坚持使用上述方子进行药浴,一般会在第5周左右出现血压下降。

紧急警示牌

血压下降后还得继续进行药浴,以便能够将血压维持在正常的范围内。

其他药浴来降压

高血压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甚至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故不得不用药物来进行,但有些高血压患者运用中药材进行简单的足浴或者全身浴即可有效地稳定血压。

1.钩藤降压足浴方:钩藤、牛膝各30克。将以上2味药加清水适量,浸泡1小时左右,然后煎煮,去渣留汁,与热水一同放入足浴器中,先熏蒸,待温度适宜后浴足,并配合足底按摩,可中途加热水延长浸泡时间,以症状减轻或消失为1疗程。此方可平肝清热、补肾填精、息风定惊、引热下行,适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

2.槐米苦丁茶泡澡方:槐米100克,野菊花80克,苦丁茶5克。将以上3味药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留汁,与热水一同放入足浴器中,先熏蒸,待温度适宜后进行药浴,并配合足底按摩,每日1次,每次20~30分钟,20天为1个疗程。此方能滋肝补肾、软化血管、清热降压。

3.柿叶足浴方:柿叶150克,香蕉皮300克。将以上2味药放入药锅中,清水浸泡20分钟,加水2000毫升煎煮,煮沸20分钟,去渣留汁,待温度适宜后足浴。每次30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10天为1个疗程。此方能清热利湿,息风降压。

4.芹菜藕节足浴降压方:鲜芹菜、鲜荠菜各250克,藕节150克。将以上3种食物加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足浴器中,待温度适宜后泡脚。每次30分钟,每晚1次,10天为1疗程。此方可清热凉血,对血热型高血压引起的失眠、心悸、气短等不适有辅助治疗功效。

5.生姜洋葱降压方:切适量洋葱片及少许生姜片,一起倒入盆中,加入适量沸水,待水的温度适宜再进行全身浴,有利于改善高血压引起的血液循环不畅,其中对手脚冰冷的改善功效显著。

6.冬瓜皮茯苓泡脚方:冬瓜皮(鲜)200克,茯苓100克。将以上2味药用纱布包裹起来放入2000毫升水加热煮沸,改小火煎煮30分钟,取汁足浴,可加热水。注意水温不高于40℃,水要没过脚踝,每次20分钟左右,最好在睡前进行。该方有利于控制血压、降低血脂,进而预防并缓解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不适。

7.海带海藻泡脚方:海藻60克,橘皮、海带各50克,杏仁、半夏各20克。将以上5味药加水煮沸,转小火煎煮30分钟,煎好后去渣取汁,倒入足浴器中,先进行双足熏蒸,待温度适宜后足浴。每晚1次,每次30分钟,30天为1个疗程。该方可燥湿、化痰、调经,从而有效降低血压与血脂,改善高血压引起的痰湿咳嗽、失眠、心悸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