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三角区域发展报告(2012)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结论与启示

本章选取长三角两省一市制造业27个行业的数据,并对这些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产值份额偏离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结果表明,自2000年以来长三角产业结构并没有出现以往人们所普遍认为的同构现象。相反,长三角两省一市产业结构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并且正朝着差异化和分工协作方向演化。这种差异在省、市、县级层面之间表现得相当明显,反映了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城市对产业分工的凝聚作用。

本章研究的主要结论是,当前长三角的产业结构形态和现行的产业分工模式主要是由地方政府主导下的各种投资联合驱动的。这种结构性差异的存在,不仅源于政府主导下各种投资来源和投资性质的差别,而且源于开放条件下企业为了提高产品出口竞争力而主动选择的国际分工的差别化定位。本章统计分析结果还显示,为增长而投资的地方政府投资来源和结构上的趋同是造成长三角产业同构性的主要原因。为此,要研判长三角产业结构是否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同构性,关键是要看各种来源和性质的投资是否出现了趋同或趋异。比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的行业分布趋同会导致产业同构比例上升,尽管其当期影响有限,但其滞后效应较为明显;蒂伯特选择机制下的行业基本建设和企业更新改造投资能够明显地降低产业同构比例;“三资”企业投资和为出口而进口的引致投资也能降低产业同构比例,并且出口产品的来源地和目标地差异越大产业同构程度越低。

本章研究的启发意义在于,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长三角的《指导意见》和《规划》的精神,必须强化地方政府新增行业投资的差别化定位。尤其是在后危机时代,面对不断升级的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面对日益上涨的工资和原材料成本压力,面对人民币升值给当地出口企业造成的压力,长三角现有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分工模式必须适应国际贸易形势的新变化。因此,地方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和投资中,不仅要注重新增投资行业投资方向的审核,而且要加强区际行业分工协调,尤其是要通过制度建设来强化区域统筹,以减少地区行政分割体制和竞争性行业投资造成的市场和资源配置分割的负面影响,促进产业结构向集聚和分工协调方向发展。比如,在产业选择上,上海可进一步向外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专注于资本技术密集型、港口型和都市信息型产业,集中从事通信设备和交通运输设备的研究开发;浙江可继续稳步吸收上海和江苏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重点发展纺织业和电气设备制造业;江苏可充分发挥其先进制造业技术配套上的优势,通过吸收和释放的动态调整,围绕打造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工程的完整产业链来重点配置资源。

本章研究对于如何正确处理区域内产业分工与国家层面的区域整体开发和区域统筹战略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传统的劳动力等比较优势正逐渐成为抑制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的主要因素,而制造业的地理集中则主要由产业的技术偏好、市场规模和产业关联等因素联合推动,具有明显的区域技术外溢效应,越是临近的区域,相互间的溢出效应和反馈效应强度越大。因此,为了更好地配合实现中西部区域振兴并支持培育中西部增长极的国家开发战略,必须缩短区域间的经济距离,加强东中西三大地带区域间的产业协调。在此问题上,长三角和珠三角等东部发达地区要尽更多的义务。一方面,这些地区自身的产业结构必须尽快地实现全面的转型升级,以提升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同时要抓住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国际分工和贸易的新变化,并结合企业的自身比较优势走联合开发和自主创新之路,实现区域内基础产业协调发展、新兴产业共同发展、支柱产业互补发展的一体化战略;另一方面,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要将传统的制造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集中从事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同时,这些率先发展起来的地区要加大对外围地区的福利补偿的力度,要让外围地区也能从核心区产业发展中享受更多的收益。在此方面,政府应有所作为,比如可以在区域开发中结合国家区域整体规划的需要,将东部地区某些产业引导甚至直接“规划”到中西部地区;通过拓展投资渠道并强化投资管理来实现区际产业转移,以弥补单纯依靠中央财政转移手段在促进区域公平和实现福利改善方面功能的不足。

当然,本章研究还存在着多方面值得改进的地方。第一,本章对长三角两省一市制造业27个行业进行了统计分析和计量检验,没有深入到长三角城市群内部的城市和企业层面。第二,在检验三资企业投资和出口结构能否有效降低产业同构比例时,限于篇幅,本章没有报告三资企业出口产品的地区和国别分布状况的统计结果,也没有将工资成本差异及汇率的变化对产业同构状况的影响纳入模型展开分析和讨论。第三,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转换与经济增长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尤其是投资差异度与产业结构差异度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多重因果联系,限于篇幅,本章没有报告这些变量的检验结果,也没有对其传导机制及原因展开分析和讨论。第四,本章没有给出判断产业同构现象严重程度的量化标准,没有给出确定的数值区间来回答产业结构差异度高于哪个特定的临界值时就可以直接判定存在严重同构。基于此,在后续的研究当中,希望能够对上述问题,尤其是对不同空间尺度下克鲁格曼和赫尔普曼的钟形区域差异的内在机理进行建模和仿真。


参考文献

[1]白重恩等:《地方保护主义及产业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和变动趋势》,《经济研究》2004年第4期。

[2]长三角联合研究中心:《长三角研究》(第二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

[3]陈爱贞、刘志彪、吴福象:《下游动态技术引进对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市场约束》,《管理世界》2008年第2期。

[4]范剑勇:《长三角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制造业空间转移》,《管理世界》2004年第11期。

[5]胡向婷、张璐:《地方保护主义对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经济研究》2005年第2期。

[6]李清娟:《长三角产业同构向产业分工深化转变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06年第4期。

[7]金祥荣、朱希伟:《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经济研究》2002年第8期。

[8]徐现祥、李郇:《市场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研究》2005年第12期。

[9]王业强、魏后凯:《产业特征、空间竞争与制造业地理集中》,《管理世界》2007年第4期。

[10]巫强、刘志彪:《进口国质量管制条件下的出口国企业创新与产业升级》,《管理世界》2007年第2期;

[11]吴福象、刘志彪:《城市化群落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来自长三角16城市的经验证据》,《经济研究》2008年第11期。

[12]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的估算:1952-2000》,《经济研究》2004年第10期。

[13]于良春、付强:《地区行政垄断与区域产业同构互动关系分析:基于省际的面板数据》,《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6期。

[14]世界银行:《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5]Goldsmith, R., “A Perpetual Inventory of National Wealth”, NBER Studies in Income and Wealth,1951(4):5-61.

[16]Amiti Mary, “Specialization Patterns in Europe”, 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1999,134(4):573-593.

[17]Baldwin, Richard et al.Economic Geography and Public Polic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3.

[18]Chong-En Bai, Yingj uan Du, Zhigang Tao, Sarah Y.Tong, “Local Protectionism and Regional Specialization:Evidence from China's Industri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4,63(2):397-417.

[19]Chyau Tuan, Linda Fung-Yee Ng, “The Place of FDI in China's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Emergence of the Globalized Delta Economies”,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2007,18(2):348-364.

[20]Dixon R. J, Thirlwall. A. P. “A Model of Regional Growth-Rate Differences along Kaldorian Lines”, Oxford Economics Papers,1975(27):201-214.

[21]Hoover, Edgar M., Jr., “The Measurement of Industrial Localization”,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36,18(4):162-171.

[22]Arellano, Manuel and Bond Stephen, “Some Tests of Specification for Panel Data:Monte-Carlo Evidence and an Application to Employment Equations”,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1,58(2):277-297.

[23]J. Esteban, “Regional Convergence in Europe and the Industry Mix:a Shift-share Analysis”,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2000,30(3):353-364.

[24]Eleonora Cutrini, “Using Entropy Measures to Disentangle Regional from National Localization Patterns”,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2009,39(2):243-250.

[25]Julio J.Rotemberg, Garth Saloner, “Competition and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a Theory of Interregional Specialization and Trade”,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2000,30(4):373-404.

[26]Krugman Paul, “First Nature, Second Nature and Metropolitan Location”,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1993,33(2):129-144.

[27]Mikhail M.Klimenko, “Industrial Targeting, Experimentation and Longrun Specializatio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4,73(1):75-105.

[28]Overman Henry, Redding Stephen and Venables Anthony, “Trade and Geography:A Survey of Empirics”, Mimeo,2000.

[29]Paul Krugman, “Geography and Trade”, Leuven, Belgium:Leuven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ss.:MIT Press,1991.

[30]Paul Krugman, Anthony J. Venables, “Integration, Specialization, and Adjustment”,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6,40(3-5):959-967.

[31]Sajid Anwar, “Factor Mobility and Wage Inequality in the Presence of Specialization-based External Economies”, Economics Letters,2006,93(1):88-93.

[32]Sebnem Kaleml-i Ozcan, Bent E.Sørensen, Oved Yosha, “Economic Integration, Industrial Specialization, and the Asymmetry of Macroeconomic Fluctuation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1,55(1):107-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