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项目管理:实操、案例与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译员管理与团队协作

第一节
专职译员的管理

管理出绩效。在翻译团队工作过程中,管理的作用似乎比较抽象,看不见摸不着,也不好衡量管理绩效;但管理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而且非常重要。那为提高整体效益,翻译团队又该如何管理呢?笔者认为,翻译公司一般主要从培训、考核和分组管理三方面入手。

1. 培训

翻译公司与加工制造业以及其他服务业相比,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其生产工具是译员,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的人。翻译公司要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就必须让所有译员的水平都一起得到提高。译员的能力,是翻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译员的培训工作,是翻译团队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从译员的成长角度来看,译员的培训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入职培训和在职培训。入职培训,可以让新人译员尽快掌握必备的工作技能和规范;在职培训,旨在让译员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和翻译能力,变为更高层次的人才。

1.1 入职培训

笔者在实践中做过一项统计:从一个毫无工作经验的翻译菜鸟开始,到翻译基础入门,这段的培养时间大概需要整整一年;而能力和悟性较好的译员,可能也需要九个月。译员的培养是一个相当漫长与艰难的过程,不少公司也会面临译员承受不了魔鬼式训练而放弃的情况。如何尽快培养出一批能力优秀、实践规范的译员,是每个翻译公司面临的一大难题。下面,笔者将借鉴译国译民公司在新入职译员培训方面的经验,谈谈如何规划和实施译员的入职培训。

译国译民公司将入职培训分为流程类、技术类、管理类、职业化四个模块,各个模块有详细规划的培训内容。

其一,在流程培训模块,译员通过学习,熟悉公司的翻译流程、校对流程、整稿规范、文件存放和文件命名规范、字数统计规范、翻译量统计表填写规范、译员评级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及学会如何制订工作计划。

其二,在技术培训模块,新人译员主要需要掌握翻译常用工具和方法及最基本的电脑操作、排版技能等。学习的内容有:系列软件的使用(包括Trados,Xbench,Multiterm,Word,Excel,PPT等)、制图方法、查词技能、简单排版操作、常用快捷键的使用和电脑优化技巧。

其三,在管理类培训中,译员要学习翻译内部沟通制度、岗位职责、翻译部考勤制度、行政制度、公司内部晋升机制,并了解翻译行业的发展前景及译员的职业发展方向。

其四,对译员进行职业化培训,让从业新人具备商务礼仪、心态管理、团队精神、职业规划、职业素养、时间管理、自我管理等知识。

以上四个模块的培训,不仅需要经验丰富的老员工或主管作为培训专员,也需要有一定的文字资料。这样,培训工作才能在稳定化、规范化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完善。例如,译国译民公司在流程培训模块,就有一整套的规章制度作为材料,包括《翻译生产流程规范》《翻译与校对流程》《迷你校对流程》《译员常犯错误》《普通文件整稿规范》《整稿规范》《文件管理规范》《译员字数统计规范》《译员评级制度》等。这些成文的规章制度,将培训内容书面化,让培训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也能更大程度地确保培训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当然,培训中也难免有一些不易书面化或者尚未书面化的内容,这时候就需要由老员工带新员工,亲身讲授和示范,手把手地教授。

1.2 在职培训

在翻译公司工作,除了要具备与流程、技术、管理、职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作为一名译员最为重要的是翻译水平。翻译公司在最初的人才招募中,本身就会挑选翻译基本功过硬的译员加入公司。翻译基本功包括中文和英文语法的掌握情况、复杂句和语篇的理解能力、语感的优劣,以及翻译技巧的熟练使用情况等,这些与译员的业务能力有直接的相关性。当然,每个被公司招募进来的译员的翻译基本功都不可能是无懈可击的,都可能存在某些方面的短板。而翻译团队在运行的过程中,就会发现译员的问题。这时,就要及时地指出译员的不足,并在有条件的基础上集中具有相似问题的译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不过,仅仅指望依靠公司组织的培训就能提高译员的翻译能力,也是不可能的。有的基本功,如英文复杂句的理解、语感的培养,需要不断的阅读,尤其是高质量英文原著的阅读来实现。而公司所提供的培训,毕竟也只能涵盖一小部分的内容。有时候,受时间等现实条件的制约,公司也无法组织有针对性的集训。这时候,公司会通过为译员提供一定的方向性指导,营造自我学习和不断提升的公司氛围来促进译员业务能力的提升。管理层在日常工作中也应渗透译员培训,结合公司发展和译员的个人兴趣、发展方向、能力所长等,对译员进行有意识的引导,使译员拥有自己擅长的翻译领域及文件类型,如财经、法律、文宣、机械、工程等。

译国译民公司非常重视译员的个人学习和自我提升。为帮助译员更有效率、更有针对性地做好个人学习,译国译民公司根据实践经验,参考各方素材,罗列出一份译员必读书目。

注:①内容简介摘自书籍本身。

续表

续表

2. 考核

考核,也是团队管理的重要环节。基于设计合理的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表现良好的员工及时予以表扬与鼓励,对表现欠佳的员工予以严厉批评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意见,甚至淘汰不合格人员。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整个团队的战斗力,还能激发团队积极向上的拼劲。因此,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方法并认真执行是十分必要的。而翻译公司,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其考核的内容和标准也会不同于一般公司通用的考核方案。

以译国译民公司的考核方式为例,该公司对员工的考核主要采用计分和评级两种方法。在计分考核中,公司还对就职时间不同、经验层次不同的译员进行区别对待,不同的考核评分表有不同的涵括内容和侧重点。

除了以分数为考核评判工具,翻译公司还可以根据不同译员擅长的不同领域及不同的能力层次,对译员进行评级。对译员进行评级后,将极大地方便管理层对译员的管理。因为经过评级后,管理层可以很清晰地了解译员在各个领域的能力水平,在安排分配翻译工作时有的放矢,扬长避短,从而便于项目的质量控制。关于评级制度,国内并无一个统一的标准,而国内外各级翻译考试的证书因和行业实际有一点差距,也无法作为相应的参照。在这种情况下,不同公司有各自的尝试和规定,这些将在第四章的“PTRA翻译项目质量保证流程与体系”这一小节中作具体的讨论。

3. 分组管理

一般来说,如果译员人数达到10人以上,即可称之为翻译团队。而译员人数规模如果在20人以上,则应该要进行分组管理。比如,可以分成两组,每组10人;亦可分成三组,每组6—7人。每个翻译小组选出一名专业能力强、有领导才能的小组长进行派单与管理。各个小组擅长的领域可以有不同侧重点,小组之间既互相合作又互为竞争。在遇到大项目时,各个小组通力合作,共同完成,在每个月翻译数量和翻译质量上面可以进行良性竞争,激发团队斗志。同时,翻译工作,特别是笔译工作是相对枯燥的,所以管理层需要时不时以小组、整个翻译团队,或整个公司为单位,组织集体活动,作为繁忙工作之余的放松与调整。活动的形式可以多样,比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竞赛、辩论赛、拉练等比赛。这类业余活动有助于增进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增强团队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