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兼职译员的管理
兼职译员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有一份主业,利用业余时间来做翻译;另一种是自由译者,所有的时间都用来接单翻译。如果把专职译员比作正规军的话,那兼职译员无疑是游击队。正规军往往训练有素,纪律严明,但占用的成本也比较高;游击队规模小,灵活性强,在项目需要的时候,能够及时召集参与翻译。但是,由于兼职译员的分散性,给翻译公司的管理造成难题。故而,对兼职译员的管理也需要技巧与方法。
1. 约束性条款
一家成熟的翻译公司会储备大量的兼职译员。面对庞大的兼职译员规模,如果不设立约束性条款,则很难做好翻译项目管理。条款主要应包括:
1.1 交稿时间约束
对于习惯性拖稿的译者来说,严格限制交稿时间是非常有必要的。译国译民公司曾经发生过一个极端案例,译员在项目经理规定的时间还未返稿,并不断找理由要求宽限点时间,结果使项目延迟了一天才交付,所幸项目有预留一天的缓冲时间。从翻译公司角度来,该项目管理是失败的,而这名译员是极其不守信用的。因此,在管理兼职译员的时候,需设置严格的交稿时间限制条款。比如延迟一个小时以内,则将扣除一定比例的费用;超过一个小时,则扣更高的费用。同时,也规定如果译者在当月或当季度均如约交稿,可以提供一定金额作为奖金。
1.2 交付质量保证
如果一名译员交付的文件仍需要后期大量的审校,则说明该译员是不合格的,应果断弃用。而对于一名合格的译员,也必须对交付译文的低级错误作出约束规定,因为低级错误是不可原谅的。因此,翻译公司需设置质量约束条款:如在千字/千单词译文中,出现3个或3个以上低级错误时,则将扣一定比例的费用。低级错误包括但不限于拼音、拼写、语法、数字、日期、金额、地名、人名等。同时,也规定如果译者在当月或当季度低级错误控制良好,将予以奖励。
1.3 翻译量保证
翻译公司一般都希望拥有稳定的兼职译员队伍,以便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召集,但这只是理想情况,现实情况是兼职译员一般供职于多家翻译公司,他们接稿遵循的是“先来后到”的原则。这对翻译公司来说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因此,翻译公司可以与兼职译员谈定一个翻译量保证,即一个月可以保证提供一定字数的翻译量业务,增强译员对该公司的“黏性”,同时也降低了翻译公司的成本和质量风险。
2. 质量评价
为了严格把控翻译质量,必须对兼职译员的每一份文件给出质量评分,继而建立质量评价体系。此举不仅有助于提升翻译公司的译文质量,也有助于译员自我质量的改善。在某种程度上,这是翻译公司在培养兼职译员的能力。如果兼职译员认为这种方式能够实现能力提升,也会更加乐于与翻译公司合作。
下表是译国译民翻译公司针对兼职译员的译文质量制定的一份质量评价标准和质量评分表。其中,质量评价标准是以扣分的形式,列出各个方面可能发生的错误及根据错误的严重程度制定扣分分数,这份文件称作《质量扣分表》。而《质量评分表》,则是指由公司的资深译员或项目组长对兼职译员的译文进行抽检并以质量评价标准为参照,以满分100为起始分值,酌情减分,最终得出兼职译员的考评分数。实际工作中,兼职译员其实可以将《质量扣分表》作为自己检查译文的依据,尽量避免其中列出的可能会犯的错误,特别是扣分分值特别高的几项严重错误,从而规范自己的译文。这样也有利于翻译项目的良好推进。

续表


3. 日常沟通与人文关怀
翻译公司和兼职译员之间的合作,绝不是冷冰冰的业务间的往来,双方可以有更深入的交流。如果双方合作顺畅,兼职译员转为专职译员的例子也十分常见。翻译公司的项目经理应保持与兼职译员的良性互动,了解译员擅长的领域、作息时间等,增进双方的互信与了解。比如,可以邀请兼职译员来公司参观、培训、聚餐或者参加集体活动等,以推动双方的进一步合作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