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与不凡:浙江防疫抗疫一线故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天,453张面孔

□吴朝香 张冰清 杨子宸

2020年2月13日

集结,去武汉!

一大早,谢辞寒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妈妈。

妈妈在电话里很开明地说:“去吧,去吧,我们支持你。”但很快她又发微信语音过来,声音是哽咽的。

谢辞寒是浙大一院肝胆胰外科护士,她说,自己也紧张,但总要有人去,如果都不去,那边怎么办?

谢辞寒的行李中,最多的就是纸尿裤,因为在武汉的同事告诉她,前方很需要这个。

31岁的丁青青是浙大一院肿瘤内科护士。

一早出门,两岁多的儿子突然说:“妈妈不要走,不要走。”那个时候,她心里还是挺难受的。

为何要去武汉?丁青青没想太多,她就觉得应该报名。

汶川地震那年,丁青青报考了护理专业。那个时候,她被很多医护人员的行为感动。现在,疫情来袭,她只是觉得自己应该去一线。

时间仓促,丁青青来不及准备充足的衣物,就从婆婆和老公那里拿了一些宽松的裤子、T恤。

浙大一院肝胆胰外科主治医师李想是武汉人,他从本科到博士都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这次疫情发生时,李想正在美国交流学习,但他立刻就向医院提出,如果有需要,自己随时可以奔赴武汉支援。

2月2日,李想结束在美国的学习,改签了两次机票才回国,这次他也想为家乡尽一点力。

李想期待,疫情结束,武汉的樱花也就开了,那时,他可以回母校和师兄弟们好好相聚,顺便给老婆拍一张武汉樱花的照片。

涂玉琴早早就跟医院表达了去武汉的意愿。她是邵逸夫医院德清院区的护士长。

但是报名后,她没直接和老公说,只是旁敲侧击地说了一句:“去武汉也挺好,还能吃热干面。”

老公一听,就问:“你是不是要报名?”

涂玉琴回答:“还没报,报了也不一定去。”

涂玉琴的老公很了解她,知道她肯定会去,最后也很支持她。

最担心涂玉琴的是她的父母。两位老人很早就对涂玉琴说:“你不要偷偷报名。”他们太了解自己这个独生女儿的性格了。

临出发前,涂玉琴才将这一个消息告诉父母,母亲一直掉眼泪,父亲也哭了,涂玉琴长这么大,第一次见到父亲哭。

父亲说:“你是我们的小宝宝,虽然你有了孩子,但还是爸妈的小宝贝。”

母亲在她的行李中放了一件很特别的东西,那是一包家乡的土,因怕她水土不服而准备的。这是老一辈送别亲人远行的特别仪式。

早在浙江省第一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紧急医疗队出征时,浙大二院呼吸科的朱护士就报了名,不过,这次才轮到她。

前一天晚上,她和住在奶奶家的小女儿通过视频电话道别,虽然一岁半的女儿还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朱护士有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女儿,不过,两个小宝贝身体不是特别好,小女儿身体更弱一些。本来,朱护士打算年后带小女儿去做一个手术,但是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她的计划,朱护士也要前往疫区打一场硬仗。

现在,大女儿住在外公外婆家,小女儿住在爷爷奶奶家,全家都等着她凯旋。

2020年2月14日

出发,去武汉!

453名医疗业务骨干组成的浙江省第四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紧急医疗队集结出征,其中医生115名,护士320名,领队及保障人员18名。

他们由浙大一院、浙大二院、邵逸夫医院为主组建,整合部分市县抽调的医护人员。

他们将参与武汉市新冠肺炎重症、危重型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

同时,大量医用物资设备随队携带,包括3台体外膜肺氧合、12台有创呼吸机、15台无创呼吸机、3台除颤仪、6台中心监护仪和6台心电监护仪。

浙江省第四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紧急医疗队从杭州启程

这是迄今为止浙江省派出的综合力量最强、携带医疗设备物资最多的医疗队。

11点30分,5架包机起飞,将他们运载至湖北武汉。

2020年2月15日

武汉,我们来了!

400多名医护人员正式整建制接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以下简称“协和医院”)肿瘤中心病区,开始收治新冠肺炎患者。

浙大一院接管的重症病区,62张床位在两个小时内全部收满。

浙大二院接管的ICU,当晚迎来了首批6名新冠肺炎患者。

邵逸夫医院冲到抗疫的前线,让病床等患者,医生等患者。

“应收尽收”,这是一个好的开局。

(图片由董旭明、王建龙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