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湘学考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近代湘学述略

作为中华传统学术文化的地域化形态之一,“湘学”通常指历史上湖南地区形成的各种学术与思想。湘学的源头无疑是楚文化,但作为一个具有明确内涵的概念,学界倾向于认为湘学是指“唐宋以后形成的湖南地区的知识传统”,尤以两宋时期周敦颐及胡安国、胡宏父子作为湘学的开端,以南宋“湖湘学派”的形成作为湘学崛兴的标志,“他们的学术是湘人之学或产生于湘地之学,也是具有学理意义的知识体系与学术思想”[1]。湘学从萌生、成长到繁荣,经历过一个漫长的演进过程,其中有波折,但总体上呈现出来的趋势是后来居上、后出转精,所以千年湘学史上,当数近代百年最辉煌。然而,纵观学界对近代湖湘文化史或湘学史的研究,发现关注焦点、研究热点始终在晚清嘉道以下至民国初期,有意无意地忽略“五四”以后的湖湘学术文化,尤其对新思潮下的旧学人、旧学术遗忘殆尽[2]。这种研究格局,无疑割裂了近代百余年间湘学自身发展的历史进程,也难以体察近代湘学辉煌灿烂的全貌与本相。以下仅就湖湘经学、小学、诸子学和版本目录学的源流略作梳理,述其梗概,明其盛衰,冀能揭出近代湘学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与基本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