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尉迟家的傻儿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宴席

戌时,尉迟敬德看着侍女先是给每位老兄弟上了一碗羊肉汤,然后紧跟着就是一小碟炸着金黄的条状食物,一碟子丸子,之后又是一小碟卤鸡的鸡块。

看着这小家子气的碟装吃食,尉迟敬德微微发怒,“这是大唐第一武将的家宴,就给上这么点东西,够谁塞牙缝的?”想到这,尉迟敬德将尉迟宝琳叫了过来。

“大郎,怎么回事?怎么就这么点东西?这不是让人笑话吗?”

尉迟宝琳看到了尉迟敬德因微怒而瞪大的双眼,他也很无奈,刚才在尉迟宝琪的院子里,就听了一刻钟的抱怨。虽然尉迟宝琪一直抱怨,但也是给出了办法。

“阿耶,宝琪根本不知道今天您要宴请各位叔、伯,他那也没有准备那么多的材料。我们兄弟合计了一下,家里的厨娘已经开始忙了,宝琪那边也在忙碌着。”

听到尉迟宝琳的解释,尉迟敬德微微点了点头,然后抬头环视一眼,才发现正堂内居然有三十多个老兄弟,再一想他们的饭量,也是微微皱眉,“告诉宝琪,多做些。克明、玄龄、辅机等文臣也是从军队里出来的,他们的饭量也不小。”

不到半个时辰,尉迟家的厨娘便做好了自己的拿手好菜。有烧烤,如金铃炙、光明虾炙;有贵妃红,是精制的加味红酥点心;有白龙,即鳜鱼丝等等,全部端到了正堂。

而尉迟宝琪看着其中一位做着“雪婴儿”,即把青蛙(俗称田鸡)剥皮去内脏后,粘裹精豆粉,煎贴而成,其银色白如雪,形似婴儿,故称为“雪婴儿”。看着她的精湛技艺,尉迟宝琪也是不断的点头,真是“熟能生巧理相通,万事开头旨为终。路本弯弯多坎坷,需凭智勇向前冲。”。

看着她们的菜肴已经端了上去,尉迟宝琪回到自己小院,发现锅里的“红烧肉”已经好了,马上吩咐侍女,拿盘子装菜,上菜。

之后,尉迟宝琪便开始他从一位厨娘抢过来的一道菜,御黄王母饭,即就是肉和鸡蛋等做的盖浇饭。

只见尉迟宝琪拿出一大块的猪瘦肉,黑木耳、鸡蛋、胡萝卜、和一根黄瓜(这还是李二陛下赏给尉迟敬德的。)尉迟宝琪很快将配菜做好,便准备开始下锅翻炒。

这时,就见尉迟宝琳领着一位身穿甲胄的将军,进入自己小院。

原来尉迟宝琪准备好红烧肉的同时,李二陛下也是快马赶到了尉迟府。尉迟府门房只看见一位身穿赤黄色圆领袍的贵人从马上下来,自己身旁便站立了一队百骑,他的门房,已不再属于他。

百骑迅速的涌入尉迟府,而在前院的各家部曲、护卫听到大队人马进入尉迟府,齐齐起身,观看情况。

但他们没走两步,就看见了迎面走来得李君羡。各家部曲互相看了一眼,明白能让百骑的头子,来护卫的前院打招呼的,必是圣人亲至。各家的护卫头子,拱手向李君羡施了一礼,便领着人返回了屋内。

而此时还未到28岁的李二陛下,正龙行虎步朝着尉迟府大堂走去。

“哈哈哈哈,你们聚会居然不喊我(注1)?敬德,这次你可做的不对呀。”大堂内一众初唐的大牛们,正在饮酒聊天,猛然听到这声音,大堂内立即悄然无声,然后便是众人起身,行礼后的问候声。“不知圣人至,微臣惶恐。”、“圣人至,恕微臣失仪”……

而此时的尉迟敬德已经起身,引着李二陛下坐到主人的位置上。

“圣人至,臣府邸真是……真是……”

“蓬荜生辉。”尉迟宝琳看着磕巴的父亲,马上小声提醒。

“对,真是蓬荜生辉呀。”

李二陛下看着尉迟敬德和尉迟宝琳的小动作,不由莞尔,“你呀,让你多读书,你不听,看看,丢人了吧?”

“没事,在圣人面前丢人,不算丢人。”尉迟敬德一双虎目,此时已笑的快成月牙状了,一张黑脸更是因为高兴,而隐隐泛着红光。

尉迟敬德为什么会这么高兴?还不是李二陛下实在勤勉,基本不会去大臣家中。除了长孙无忌的府邸外,尉迟府是李二陛下自登基以来,第一次前往的大臣府邸。尉迟敬德怎能不高兴?这说明尉迟家,还会是那个风光赫赫的尉迟家;尉迟敬德,还会是那个简在帝心的尉迟敬德。

就在此时,侍女们端着红烧肉上来了。

李世民看着眼前盘子内,那色彩红润,晶莹剔透的“红烧肉”,不由得口内生津,便招呼着诸大臣,一起品尝。一旁的内侍张阿难正准备试菜,李世民朝着摆了摆手,“不用。”

“不错,肥而不腻。”这是已经47岁的房玄龄。

“不错,香甜松软。”这是41岁的杜如晦。

“不错,入口即化。”这是被长孙无忌请过来,已经50岁的高士廉。

李二陛下看着大堂内坐着长孙无忌和高士廉,微微点点头,朝着旁边的张阿难吩咐道:“去,将河间郡王和江夏郡王请来。”

……

这时尉迟宝琳他们也走到尉迟宝琪面前,看着尉迟宝琪一脸疑惑的模样,那位身穿甲胄的将军开口说道:“怎么,泾阳县男。不认识某了?秦王府,可是我和我大兄将你抓到皇后面前的。”

“你。”尉迟看到那张平平无奇的脸,就准备拿起羊肉汤内的铁勺。

“二弟,不得无礼。这是百骑的江旺,江头。”尉迟宝琳连忙拉住了尉迟宝琪。

尉迟宝琪恨恨的望了江旺一眼,扭头不搭理他们,只是尉迟宝琳还是清楚的听见了一声,“哼。”

“圣人至。你赶快做,都等着呢。”尉迟宝琳在一旁催促着。

没过一会儿功夫,尉迟宝琪将木须肉炒好,然后吩咐侍女将盘内先装好米饭,然后再加上菜,魔改版的御黄王母饭,便制作完成了。

尉迟宝琪拿了一个盘子,装了点饭,又加上菜后,递给了旁边留口水的尉迟环。

等侍女上菜的功夫,尉迟宝琪从自己房间内取出一个成年男子脸庞差不多大的砂锅,又拿出在家中找到的两根已经晒成干装的海肠,将海肠研磨成粉后,取出炒好的羊蝎子,放入砂锅中,加好羊汤,里面再加入油豆腐和萝卜。然后加入适量的青盐和胡椒粉调味,最后加入海肠粉。

之后,尉迟宝琪去放置生土的地方,将砂锅保温的底座拿了过来,往里面加入烧透的木炭,便吩咐侍女给李二陛下送过去。

“不用她们,我们来。”江旺一听是要给李二陛下送过去,马上开口道。

尉迟宝琪看了他一眼,然后扭头说道:“还有这个小勺子和这个碗,一起拿过去。”

看着江旺端着饭食走了出去,尉迟宝琪看看旁边三口锅内刚加进水和羊骨头的羊汤,剩下的两口锅内,是干干净净,只剩下油污了。

尉迟宝琪一边涮锅,一边看了旁边忙碌的厨娘们,开口问道:“羊后腿肉,切好了吗?”

“好了。”

听到回答声,尉迟宝琪便开始炒孜然羊肉这道菜。

等孜然羊肉开始上桌后,尉迟宝琪看了看剩下的食材,只剩下一点小酥肉、半盆油豆腐、和一盆白豆腐,自己也只能给自己的部曲做点酥肉汤了。

“你们做胡饼吧。我做个酥肉汤,咱们还饿着肚子呢。”尉迟宝琪低头处理着食材,向旁边的厨娘们吩咐道。

“泾阳男,我们兄弟也饿着肚子呢。拜托多做一点。”一道陌生的声音响起。

尉迟宝琪猛然抬头,就看见尉迟宝琳旁边又站着一位身穿甲胄的将军,因为已经是黑夜,且天阴沉沉的,而他们又背对着火把,尉迟宝琪没能看清他的长相。

“泾阳男。某江兴,江旺的大兄。”江兴走到尉迟宝琪面前,笑着说道。

这时尉迟宝琪终于看清这张和江旺有七分相似,也是平平无奇的脸庞。“哼。”尉迟宝琪紧了紧手中的菜刀,扭头又开始忙碌起来。

……

在尉迟宝琪忙碌的时候,各家夫人、郎君也被家中护卫告知,家主在尉迟府饮宴。而白天从张大象、程处默嘴里得知尉迟宝琪做的饭很香,准备明天去找尉迟宝琪的大唐二代们,一下做不住了,不约而同的朝着尉迟府汇集。

离着尉迟府最近的程家兄弟,先一步到达尉迟府门前。程处默一行三人,正准备进入尉迟府,就看见门房内走出一人,程处默正要打招呼,便发现不对,仔细一瞧,立即领着程处亮和程处弼过来行礼,“见过李将军。”

“嗯。原来是你们呀,进去吧。”说着,李君羡便又回到门房内。

程处默三人互相望了眼,便准备从侧门进入。

这时,就听见“轰、轰”的马蹄声,由远方传来。而此时天空开始飘起了雪花。

听见马蹄声的同时,李君羡已经站到尉迟府大门处,手握着刀柄,一双虎目,朝着看着远方二十多骑的人影看去。

等马匹停到尉迟府门前,就见为首的两人,穿着郡王的常服,李君羡马上行礼,“百骑李君羡,见过河间郡王、江夏郡王。”

两人下马来,朝着李君羡拱了供手,便从正门进入,朝着大堂而去。而下马的护卫,纷纷朝李君羡行了一礼,将马匹交给尉迟家的部曲,纷纷进入了前院。

李君羡目送两位郡王进入尉迟府后,低头嘀咕道:“难道尉迟家的傻儿子做的是琼楼玉宴?怎么今天会有这么多人来尉迟府?”

程家的三兄弟,看着两位郡王进入了府邸,又互相看了一眼,便急忙朝着尉迟宝琪的小院走去。

……

两位郡王刚进入大堂,便听到一道声音传来,“尉迟家的小崽子,这是在我们这藏拙了呀。给圣人的羊汤,鲜,真鲜。再看看我们的,就是普通羊汤。”

“就是。”

“就是。”

李孝恭和李道宗刚进大堂,就看见申国公(注2)高士廉端着小碗,一边吃一边骂道。而旁边的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也是手端小碗,一边吃一边附和着。

随着李孝恭和李道宗进来,众人纷纷起身行礼。而李孝恭和李道宗确是赶忙朝着主位上的李二陛下行礼。

“堂兄、堂弟。快快免礼,今天我借花献佛,好好和你们叙叙旧。”李世民朝着李孝恭和李道宗摆了摆手,然后扭头朝张阿难吩咐道:“告诉尉迟宝琪这个傻小子,别给我糊弄,给两位郡王也上份和我一样的羊肉汤。”

张阿难领命,便朝着尉迟宝琪的小院走去。

这时的尉迟宝琪,也刚刚得知河间郡王和江夏郡王入府的消息。他马上拜托程家兄弟,回家拿五只处理好的羊,然后将他们家的猪肉也拿一些过来,备用。他则准备给李道宗做个羊蝎子砂锅,给李孝恭普通的海碗上一碗羊肉汤便是。

为什么尉迟宝琪会区别对待呢?首先,唐朝选拔人才分为举荐制和通榜,为了能上通榜考生应试前则需要多方行卷。尉迟宝琪能获得泾阳县男的爵位,是李道宗八百里加急将陷马坑送到李二陛下的御桌上,这才有后面陷马坑的光辉战绩,所以李道宗相当于尉迟宝琪的举主,这是大恩;其次,尉迟家的海肠实在是不多,直到清朝时期我们才知道,海肠晒干后,磨成粉,就是古代的简易味精。尉迟敬德和尉迟宝琳还没尝过呢,凭什么便宜外人?最后就是,尉迟家请的工匠,只做了五个砂锅,一个大的,四个小的,给李二陛下端上去的,就是一个小的,而那个大的,容积是2.5倍左右小的的容积。

正当尉迟宝琪忙碌的时候,就听见锅的旁边响起了声音,“泾阳男,圣人吩咐:别糊弄,给两位郡王上一份和他一样的羊肉汤。”

尉迟宝琪听到声音,便抬头望去,发现是内侍张阿难,便等张阿难说完后,立即回道:“小臣遵旨。”

注1:李世民在两仪殿、和亲近人说话的时候,都是自称“我。”,只有非常正式的场合,才会称“朕。”

注2:高士廉贞观元年,获封义兴郡公,贞观五年封申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