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章 治军严谨赢民心
上回提到,李渊本想坐山观虎斗,可没过多久就遇到了麻烦事。太原起兵之后,多数郡县都归附了,只有西河郡丞高德儒公然抵抗,不肯投降。李渊打算先拿下这个障碍,把这当作进军关中的首次试探。虽然敌人不算强大,但李渊对这场战役十分重视,视其为夺取天下的关键一战。他任命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为统帅,还派温大有参与军事谋划,说道:“咱们现在兵马还少,必须善于谋划经营,建立功名。要是能顺利攻下西河,帝业就有望成就。”
接着告诫两子:“你们年少,需先行攻打此郡,检验兄弟临战如何。三军上下都在看着你们,务必全力以赴。”
兄弟二人恭敬应诺,跪下发誓:“儿等自幼听父亲教诲,今日大战关乎家国,绝不懈怠,必攻克西河。若不能成功,愿受军法处置。”
出师之前,李建成、李世民和温大有商议。李世民问:“大哥,此次用兵何事最为紧要?”
建成答:“挑选精兵良将,备齐攻城器具,鼓舞士气,争取一战而克,早日凯旋。”
李世民微微一笑:“我认为,严明军纪才是关键。我们率领的新兵多未经严格训练,若不严肃军纪,交战时必成散沙,何谈攻城略地?更重要的是,此次出兵不仅是为了西河,更是为了传扬唐军的威德仁义,收拢人心,军中不得扰民,否则与盗贼无异。要做到这一点,严明军纪至关重要。”
温大有对李世民的话极为赞许,建成也颇觉有理。于是,三人连夜草拟军法,第二天便颁布于军中。
六月三日,大军启程西征。一路上,将士们敬畏军纪,秋毫无犯。沿途虽有卖瓜果和熟食的摊贩,士兵们也都按规掏钱购买。炎炎夏日,天气燥热,行军间,衣服早已湿透,饥渴难忍,嗓子干得像冒烟。
正值近午,离西河尚有数十里,路边出现一片桃园。绿叶间,鲜艳的大桃子挂满枝头,仿佛在向士兵们招手。走在后队的头领雷永吉,曾是太原山林中的小匪,刚归附唐公,对这样的艰苦行军从未经历。他经不住诱惑,咽了口水,对几名弟兄使了个眼色,十多人悄然离队,灵巧攀上树,尽情享用桃子。
此事迅速传到李世民耳中。他刚颁布军令,却有人公然违犯,事态严重。李世民令建成继续前进,自己则策马奔向桃园,找到桃子的主人,施礼道:“因治军不严,属下偷吃了你的桃子,我来赔罪。”说着,取出五两银子,“这算是买桃子的钱,请您恕罪。”
老头儿惊愕不已,自隋末乱世以来,谁还敢付钱?慌忙推拒:“几个桃子值不了钱,算是我对大军的孝敬。”
李世民笑着将银子塞入老头儿怀中:“我们唐军不兴白吃白拿。”随即抱拳告辞,骑马离去。
雷永吉对此感到震惊,心头狂跳,想:自己公然违令,若李世民追究,恐难逃一死。他心乱如麻,想逃跑,或是组织哗变,甚至等死。
正当他心绪不宁之际,听见前方传来军令,队伍停下休息,开始做饭。他心里一紧,看来今日难逃惩罚。李世民果然要以此事警示众人。他登上高处,严声道:“将士们,行军途中有些人偷吃百姓的桃子。军法颁布不过三日,便有人公然违犯,怎么办?”
众人齐声道:“军法如山,理应严惩。”
“不错,违者应当斩首。但西河之役乃我军首战,开战前杀自己人,实非吉兆。幸好我已替他们付了钱,未造成扰民,因此暂且饶过他们。不过,”李世民声色骤变,执剑斩断一棵小杨树,“若再有人违令,便是如此!”
雷永吉心中惊喜,明白李世民是在暗中庇护自己,给了他一条生路。作为一个七尺汉子,他不能因为一己之事而毁了军纪。于是,他勇敢站出,跪下道:“李将军,我雷永吉便是那个偷桃子的人,请将军以军法处置,以警后人。”
李世民惊愕,随即大笑:“敢做敢当,真男子汉!不过,今日之事不再追究。到了西河,你可与弟兄们英勇杀敌,立功赎罪。”
雷永吉连连磕头,激动地说:“谢将军不杀之恩,从今往后,俺这条命就是将军的,任凭将军驱使,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大军抵达西河城下,已是傍晚,暮色苍茫,鸟雀归林。城中守军未料唐军如此迅速来袭,城门仍然敞开,百姓们正忙于归城。李世民一声令下,率四五百骑如旋风般冲向城门。
城门瞬间混乱,回城的百姓蜂拥而入,年轻力壮的挤上吊桥,老人、妇女和孩子们则被挤到一边,有的被踩倒,有的跌入护城河,哭喊声震天。守军忙于收起吊桥,一位年轻妇人抱着孩子站在河边,惊恐地看着骑兵,犹豫着是否投河自尽。李世民见状,心中一紧,若冲过去,数百无辜百姓将面临死劫。
他立刻勒住马,剑指城上守军,高声道:“为保护无辜百姓,我今日暂不攻城。明早,大军围城,告诉高德儒好生守护。”
翌日清晨,军队汇聚城外,随着号炮声响,千军万马如潮涌来。雷永吉赤膊冲到最前,李建成与李世民身先士卒,冒着飞石督战。士兵们架起云梯,奋勇攀登,城上守军拼死抵抗,滚木和礌石如雨落下。
激烈的攻坚战中,双方杀红了眼,胶着不下。就在此时,东门轰然打开,吊桥被放下。李世民以为城中将有敌军杀出,正欲迎敌,没想到有人高举白旗呼喊:“唐军弟兄们,快快进城,我们倒戈了!”
李世民与李建成大喜,迅速带领骑兵冲入城中,牢牢把守城门,指挥队伍陆续入城。守军见唐军已涌入,纷纷投降。正当李世民准备搜捕郡丞高德儒时,郡衙中的朱知谨求见,跪下感谢:“李将军救了我全家,恩同再造,朱某终生难忘。”
李世民诧异:“我与先生从未相见,哪里来的恩情?”
原来,昨日那位欲投河的妇人是朱知谨的妻子,怀中的婴儿是他们朱家的独苗。妻子外出探亲时遭逢唐军攻城,恐遭乱兵侮辱,正要投河以全名节。岂知唐军顾念百姓,停止攻城,朱家逃过一劫。朱知谨的父亲对小孙子担忧至极,看到唐军所为,认定这是仁义之师,遂劝他做内应,协助唐军。
朱知谨当天夜里联络军民,趁攻城之际杀死东门守兵,打开城门。李世民听后感慨,民心不可违,得人心者得天下。因一念之仁,他未曾想到会因此而夺得城池,避免了将士的伤亡。
李世民随即下令,除了斩杀高德儒,其他人不杀。各级官员恢复原职,百姓不得侵犯,务必安抚,让他们恢复生活。远近百姓皆欢喜,城头易帜,郡中却安然无恙。
李建成与李世民分派人马驻守西河后,率军返回太原。西河之役仅用九天,李渊见儿子们凯旋,喜不自胜,拍着温大有的肩膀道:“西河之战顺利,实在始料未及,如此用兵,纵横天下亦可。”
西河战役的胜利,给了李家父子更大的信心。接下来,李世民又会有怎样亮眼的表现的。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