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流行歌曲的表演性
有人说:流行歌曲是三分唱、七分演。这种三七开的说法虽然夸大了表演在流行歌曲中的作用,但也说明了表演的重要性。当演唱者走上屏幕或舞台。首先进入观众视野的,是其姿态和表情,在演唱过程中动作的配合、表情的运用,直接决定着演出的成功或失败。表演是演唱者完整表现作品、展示自身形象的重要手段。生龙活虎的“小虎队”,就是因为他们整齐、洗练、优美的舞姿与演唱完美的结合,才使他们成为青少年崇拜的偶像。而台湾电视艺术片《潮》中千百惠的表演则更令人难忘。
《想你的时候》
史俊鹏词曲
面对着爱情的陷阱无法自拔,演唱者无可奈何地将头摆向左侧,然后将长长的围巾甩向身后,迈步走向茫茫的雪野,心中的哀怨寂寥表现得恰到好处。
谭咏麟高雅的风度、梅艳芳飘逸的神韵、张国荣洒脱的舞姿,都令人为之倾倒和叹服。
流行歌曲的表演性,不仅表现在舞台和屏幕上,而且表现在音乐情趣之中,使你分不清是情趣还是歌曲,是生活还是艺术。台湾歌星林灵演唱的《生为女人》是一首戏剧性歌曲,这类歌曲将演唱者表现的情感规定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之中,使听众在特定的情境和人物关系中去体味演唱者的心理。歌曲前奏里飘来一对男女的对话:
这种戏剧性的情境,把听众实实在在地卷进去,让人不能不关心歌中人物的命运,被真实的感受所征服。
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潘美辰的歌《我不在乎》,作曲家张哲用同样的方法在前奏和间奏中加入念白,使整首歌曲的情境充满了戏剧色彩:
在间奏中,女孩用同样方式向男孩低诉着:
一个优秀的演唱者,不仅应该把歌词唱好,而且应该把念白说好。这也正是为什么人们把歌唱艺术看作表演艺术的原因之一。
1987年,姜育恒在台湾推出了专辑《驿动的心》。在这部专辑中,姜育恒首创了完全以念白形式表现的《最后一次等待》,全曲没有一句唱段,可谓标新立异、独辟蹊径,达到了“此处无唱胜有唱”的艺术效果,姜育恒用他那磁性的嗓音将全曲中对往日恋情的追怀和无奈,通过独白表现了出来。
在1993年8月发行的专辑《别让我一个人醉》中收录了一首《梅花三弄》,是台湾著名作家琼瑶的电视剧梅花三部曲《梅花三弄》之“梅花烙”的片头曲,梅花三部曲是改编自琼瑶小说的言情电视剧,由琼瑶编剧、沈怡执导,分为三部作品《梅花烙》《水云间》《鬼丈夫》,讲述了三个动人的爱情故事。这部电视剧一经推出,万人空巷。片头曲《梅花三弄》所要表达的正是感情深处的跌宕与苦涩,歌词虽有励志的价值观,真实刻画的却是作家感情里对真爱的求索。更令人惊叹的是琼瑶在歌曲的间奏里加入了两段念白,要求演唱者既要有很好的演唱功力,四句朗诵也要专业精准、声情并茂,这在之前的影视主题曲中是从没有过的创新。
我们欣赏张国荣演唱的《Monica》时,会发现他不仅有良好的歌舞技艺,而且在强化演唱的力度上也颇具章法。在这首歌中,他运用立式话筒解放身体、尽情歌舞,演唱达到高潮时,他双手抓起话筒支架边走边唱,以强化歌曲的力度,产生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舞台效果。
演唱者不仅要掌握演唱技艺,更要使演说技艺炉火纯青,从而使表演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歌手《2020》”的主题设定为当打之年,清除“老玩家”,迎来新力量,玩的是选拔音乐尖子生,走的是学院派、江湖派、乍红派的大型云考试之路。毫无疑问,当时的华晨宇稳坐歌手C位,即使火药味道再浓,似乎也是毫无悬念的乏味之争,直到第8期一首《达拉崩吧》出场,才觉得要乾坤倒转,在这首歌曲的演绎中,周深一人分饰五角,用小女孩、少年、国王、巨龙、旁白的不同声线来回自由切换,又来了一段《极乐净土》的舞蹈,炸翻整个舞台,成为本季最当打的惊艳存在。
周深不仅是表演分饰五个角色,声音还很好地做到了五个音色的化妆,加上高音处轻松的“海豚音”,更是让对手望其兴叹。流行歌曲的表演性与表演场所的特性分不开。由于剧场,特别是体育场馆面积很大,使演唱者与观众拉开了距离,为消除距离带来的隔阂,周深还秀了一段舞蹈,优美新奇的舞姿与演唱结合达到完美的娱乐效果,以表演的综合实力撼动评委,惊艳全场。
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都必须加以夸张和放大,加之舞台的特殊娱乐功能,也迫使演唱者让自己的表演达到一定的剧场效应。可见,演唱者不光要有高超的歌唱技巧,情感力度的强化只凭借声音和乐队的强度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形体动作的配合和完善的舞台调度,这些都是演唱者舞台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