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 结语
完善中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工作仍然面临诸多挑战,择其要者有二:一是如何提高外部质量保障的有效性,二是如何内外结合促进高校的多样化发展。要推动有效的外部质量保障,归根结底还是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层面的协调机构。按照国外学者的观点,这个机构要独立于政府。中国高等教育的治理结构与欧美国家有很大差别,因此,在中国高等教育实践中,我们不能回避历史和体制的因素。中国国家层面的高等教育评估机构带有半官方性质,如果从协调有效性的角度来考虑,一种更为可行的改革路径是:积极推动管办评相对分离,努力实现各方的平等参与,特别是高校和行业的参与,将国家质量保障与评估的专门机构建设成开放式、智库型、专业化的评价和咨询机构。这个机构既需要服务于政府决策,又需要服务于高校和社会公众,但其实现服务的主要形式应为提供专业知识,而非实施行政权力。此外,也要为其他社会中介机构留出充分的发展空间,同时合理化地利用外部评估结果。此外,与大多数欧美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天然地具有多样化和低权力重心的特点不同的是,中国的高校具有较严重的同质化倾向。因此,在保证基本质量标准的同时,如何通过外部质量保障和评估活动引导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实现多样化发展,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7年,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01707/t20170710_309042.html。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号,教育部网站,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168/201403/165450.html。
Frans A.Van Vught and Don F.Westerheijen,“Towards a General Model of Quality Assessment in Higher Education”,Higher Education,1994,28.
[1] 王战军博士是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2] 这里主要指“五位一体”的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制度,即以高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为主要内容,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估制度。
[3] OECD,AHELO Brochure,http://www.oecd.org/dataoecd/37/49/45755875.pdf,201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