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甜料植物罗汉果遗传资源的挖掘与创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罗汉果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植物,早在200多年前古人就学会用它医治咳嗽,迄今仍然是经久不衰的止咳良药。另外,罗汉果很甜,甜过世界上绝大多数甜味果蔬。它的甜不是靠糖,而是含有一种特殊的非糖甜味物质:罗汉果苷Ⅴ。如今,从罗汉果果实中提取的天然甜味剂已获得国内外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正是因为有国内外市场的强力拉动,它也成了广大农民的宠儿,在适宜地区种植罗汉果也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了一条实实在在的致富之路。

罗汉果生产效率的提高除了通过改进种植方法外,归根结底还是需要有好的品种,这就需要我们深入了解罗汉果的遗传规律和遗传特点,选择适合的育种方法,提高育种效率,培育出优良品种。我们这个科研团队已经在这一领域扎扎实实地工作了十几年,如今有机会把我们的所学所悟、所知所得归纳成一部专著,奉献给后来的罗汉果研究者和生产经营者作参考和借鉴,这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在本书中,我们首先介绍了罗汉果的药用沿革、药用成分(皂苷类、黄酮类、糖类)、药用功效、食用特色、产品开发(中药、甜味剂、健康产品)等知识。然后,重点介绍了近年来我们就罗汉果遗传资源进行的研究,包括罗汉果的品质与农艺性状及其遗传变异规律;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鉴定;用杂交育种和多倍体育种方法培育出的优良品种。我们率先解析了罗汉果苷Ⅴ的生物合成通路以及通路中各个合成酶的基因。本书分享了如何挖掘、鉴定、转化这些基因,还介绍了罗汉果苷Ⅴ合成生物学的一些进展,介绍了如何通过基因定点突变来提高罗汉果苷Ⅴ关键合成酶的活性,以及在转基因黄瓜中合成罗汉果苷Ⅴ这样一些颇具创新性的工作。最后,我们也展望了罗汉果分子育种的前景。

与其他药用植物资源学和育种学理论著作不同,本书一点一滴的结果全部来自田间试验和实验室的工作,是每一位参与其中的专家学者们“汗滴禾下土”的结晶。在艰苦的工作中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广西药用植物园、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农业科学院、湖南农业大学园林学院及桂林吉福思罗汉果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专家和学子们始终坚信,再多的付出也是值得的,这对于我国特有的罗汉果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相信本书的出版将有助于专业读者和普通读者了解罗汉果,有助于科技人员在我们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更深入地挖掘罗汉果的遗传资源,有助于企业家更有效的开发罗汉果产品,也有助于青年科技人员把我们在罗汉果上的经验用到别的药用植物育种研究中。

在写作上,我们采用叙议结合的方式撰写本书,文中穿插进许多必要的珍贵图表、照片,既保持了本书的专业性,又兼顾了可读性。值此付梓之际,我们由衷地感谢每一位参与工作的研究者的辛苦付出。需要指出的是,罗汉果生长环境苛刻,山区的研究条件十分艰苦,遗传和育种研究尤为不易,所以在我们所获得的来之不易的结果中,有些结论难免是不成熟、不严格的,期待后人验证。尽管我们在本书编写过程中竭尽所能,但文中错误和疏漏之处仍恐难避免,希望亲爱的读者们谅解并给予指正。

马小军 莫长明

2023年11月3日